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分课同步检测共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分课同步检测共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2-02 12:44:20

文档简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广东广州二模文综)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2.在学校历史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各项中被广泛认可的答案是(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
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3.马克思、恩格斯曾把那些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的人称为“发明家”。这些“发明家”指的是(  )
A.巴黎公社的领导人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启蒙思想家 D.科学社会主义者
4.(2011年广东汕头高一期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张(  )
①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③无产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④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
A.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在一场革命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 D.法国“七月革命”
7.(2011年广东梅州东山中学高一期末)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工人阶级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8.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
A.巴黎公社 B.法国大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七月革命”
9.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根源在于(  )
A.放弃暴力斗争原则
B.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C.敌强我弱,力量悬殊
D.没有掌握革命的武装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11.(2011年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材料二 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 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 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
——1871年3月29日公社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指出它成立时世界的阶段特征。
(2)公社的命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府的趋势。”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单项选择题
                  
1.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
是(  )
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
D.列宁的“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方向
2.《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3.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  )
A.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坚持暴力革命
B.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政权
C.较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
A.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5.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强调农村包围城市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6. “‘人民委员会’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这些举措实施于(  )
A.巴黎公社时期 B.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C.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2011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统考)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①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战线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发挥作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弄得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在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又是怎样夺权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态度的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主要进步性?
第19课
1.A 2.A 3.B 4.C
5.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发达阶段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列宁却成功探索出在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联系《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以判断C项是继承的内容,B项是中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故答案为A项。
6.C 7.D 8.D
9.(1)用暴力夺取政权。原因:《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在资产阶级的残酷镇压下遭到失败,说明进行和平革命是不可能的。
(2)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
(3)特点:“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主张和平过渡,实际上是通过暴力夺权。因素: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和对人民进行镇压。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当时的情况及革命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0.(1)都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没收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合作社监督管理,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将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了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