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推荐一部动画片
1.能清楚明白地把主要内容会看法、体会介绍给他人。
2.养成用普通话流利地讲解,认真倾听,与同学进行友好交流的习惯。
3.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能从推荐的动画片中得到感悟。
交际目标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推荐一部动画片”。我们看过许多动画片,其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把它推荐给同学们吧!
交际任务
1.分组讨论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动画片,把自己喜欢它的原因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
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了解别人讲的内容。积极沟通,取长补短。这样,你可能会对之前看过的动画片有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
交际指导
示例一:
我推荐《熊出没》这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如赏红枫、处理落叶、森林防火等。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以熊大、熊二为首的丛林动物们和光头强展开了斗争。过程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欢看。
交际示例
示例二: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动画片是《星猫历险记》。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是星猫。星猫很勇敢,很有智慧,干什么事情都一定会干到底,绝对不会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而且他的厨艺高超,做的所有菜肴都对身体十分有益,谁吃了星猫做的菜谁就很幸运。因此,我特别喜欢星猫。
示例三:
我喜欢动画片《狮子王》。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非洲大草原苏醒了,万兽群集,荣耀欢呼,共同庆贺狮王穆法沙和王后沙拉碧的小王子——辛巴的诞生。这部动画片讲述了辛巴是如何从一只小狮子慢慢成长为新一代的草原之王的。故事十分有趣,而且富有教育意义。
谢谢观看(共48张PPT)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于尔克·舒比格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知文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含义。
4
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改变。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当
dānɡ:当心 以一当十
dànɡ:上当 安步当车
觉
jué:感觉 不知不觉
jiào:午觉 睡觉
形近字
功( ɡōnɡ)成功 徒劳无功
劝( quàn)劝说 劝告
反( fǎn )反复 适得其反
返( fǎn )返回 举一反三
式( shì )样式 各式各样
试( shì )考试 跃跃欲试
由( yóu )由于 自由自在
油( yóu )油菜 油然而生
词语学习
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造句: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
词语理解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造句:我必须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造句:姐姐对气味特别敏感。
主意:主见;办法。
造句:我们家许多事情都是妈妈拿主意。
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造句:小妹妹反反复复就会说几句话。
近义词
必须——(务必) 开始——(起初)
譬如——(比如) 主意——(办法)
决定——(抉择) 慢慢——(缓缓)
反反复复——(反复无常)
开始——(结束) 成功——(失败)
粗糙——(光滑) 开头——(结局)
简单——(复杂) 容易——(困难)
反义词
1.第2自然段,重读“粗糙、吓坏”等词语,以舒缓的语气朗读描写太阳学习怎样生活的句子。用幽默的口吻来读太阳学唱歌的句子。
朗读指导
2.第3自然段,“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下子变圆,一下变缺”写出了月亮学发光的经过。朗读这两句话时,重读“不好、不错、一直、反反复复”等词语,语速稍慢,读出月亮犹豫不决的心理。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当世界年纪还小时,万物都必须学习如何生活。
第二部分(2~5):世界万物都在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情。
第三部分(6~8):万物在生长,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第四部分(9):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界万物还会发生很多变化。
2.课文都介绍了谁的学习?他们都学了什么?
太阳:上、下山,唱歌。
月亮: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往低处流。
1.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它学习本领,尝试着唱歌。这样写富有童真童趣,耐人寻味。
2.太阳为什么没学会唱歌?
因为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粗糙”“吓坏了”说明唱歌并不是太阳最容易做的事情。
词语搭配
(敏感)的新世界 (敏感)的神经
(敏感)的人 (敏感)的部位
(粗糙)的声音 (粗糙)的大手
(粗糙)的家具 (粗糙)的性格
3.第3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拟人。“无法决定”“反反复复”写出月亮和太阳不一样,发光对于月亮来说,并不是最容易的事。
4.太阳和月亮开始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吗?
太阳和月亮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它们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学习,最终才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和生活方式。
5.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此处省略号是对内容的省略。说明世界上有秩序的、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
省略号的作用很多,而在课文中则表示内容的省略,如“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世界上有秩序的、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此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我们在列举事物的时候,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列举出来,可以选择一两个例子,其他的用省略号代替。
6.第9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第9自然段在这里起照应前文,并且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照应第1自然段,表现了作者的留恋之情。
用“只要……就……”造句:
示例:
只要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春游。
只要有问题,就一定要解决。
7.第5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因为只要所有的东西按照自然规律去做,按照自己的初心去做,不忘本真,世界就会变得很自然、很美好,秩序井然。
8.再读课文,思考:每一样东西应该怎样学习生活?
每样东西都应该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情。
9.万物怎样做,生活就变得简单了?
万物都做自己最容易的事,生活就变得简单了。
10.太阳、月亮、水分别是怎么学习生活的?
太阳开始学习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
月亮一直无法决定,反反复复,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11.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哪些最容易做的事,然后世界会比较有秩序呢?
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吵闹,上车时排队,坐地铁时过安检,等等。
1.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拟人)
2.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反复)
佳句积累
有关世界的俗语。
世界总是张开双手,准备接纳英才。
世界上三件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世界上再没有比智慧更令人敬仰的东西了。
世界上唯一的财富是知识,世界上唯一的邪恶是愚昧无知。
拓展延伸
世界(地球)地理区域划分。
分为为七大洲、五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本文用通俗的语言和事例,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的道理。
课堂小结
总说:万物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学会发光、上山下山
分说 月亮学会不断变化
水学会往低处流
结尾:照应文章开头
结构图示
世界会变得美好而有秩序
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当堂测试
填空。
(1)发光对于 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事,而对于 却不是, 才是月亮最容易做到的事。
(2)星星学会了 ;风学会了 ; 学会了 。
太阳
月亮
不断变化
一闪一闪的
吹动万物
雨
滴落下来
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哪部分?好好读一读。
课后习题
示例:我最喜欢描写太阳和月亮的部分,把太阳和月亮描写得像天真可爱的小孩一样,它们尝试着寻找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后找到了自己最容易做的事情。
点拨:朗读这两部分要用轻松、愉悦的语气,读出太阳和月亮的可爱之处,读出童真童趣,读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示例: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每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上山下山,发光发热。月亮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圆,有时缺;水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动物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快乐地生活着。
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谢谢观看(共52张PPT)
祖先的摇篮
吴 珹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
培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作者介绍
吴珹,上海崇明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作品有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乡野的童话》《荷叶上的露珠》,游记《亚澳美欧见闻》等。
原始森林,指天然形成的,未遭到人的破坏的完整生物圈。原始森林能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具有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原始森林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增强土壤肥力、减轻自然灾害等。
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曾
cénɡ:曾经 曾几何时
zēnɡ:姓曾 曾祖父
逮
dǎi:逮住 狗逮老鼠
dài:逮捕 力有未逮
形近字
浓( wū )浓淡 浓度
农( mǎ )农民 农业
蓝( lán )蓝天 青出于蓝
篮( lán )篮子 菜篮
摘( zhāi)采摘 摘要
滴( dī )水滴 滴水穿石
赛( sài )比赛 赛跑
塞( sài )边塞 塞翁失马
词语学习
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造句:我们一起在坪坝上做游戏。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造句: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词语理解
遥远:很远。
造句:遥远太空的奥妙令人神往。
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造句:漫步在海边,只见海天一色,苍苍茫 茫。
近义词
祖先——(祖宗) 原始——(古老)
美好——(美丽) 遥远——(久远)
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原始——(现代)
浓——(淡)
遥远——(邻近)
反义词
词语辨析
美好 美丽
相同点:都有“好” 的意思。
不同点: “美好”形容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如美好的未来、美好的心愿、美好的理想。 “美丽”形容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或形容好看,比如美丽的祖国、美丽的衣服、美丽的花朵。
运用示例:
1.我有一个( )的愿望。
2.花园里盛开着许多( )的花朵。
美好
美丽
1.第1节,重读“多大”,要读出不可思议和惊奇之情,还要读出原始森林的大。
2.第2节,用舒缓的语气读出对祖先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读“摘、掏、看”。
朗读指导
3.第3节,以充满儿童情趣的口吻,读出祖先森林生活的快乐。重读“逗、采、捉、逮”这四个动词。
4.第4节,要用感叹的语气读出对原始森林的赞美之情。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仔细阅读课外,标出小结,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4个小节。
第一部分(1):引出摇篮,总写原始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
第二部分(2、3):详细介绍,用疑问句的形式具体介绍了人类祖先当年在森林里的生活。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再次重申古老的原始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
1.阅读第1节,思考:祖先的摇篮是哪儿?
课文解读
原始森林。
2.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原始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很形象,很具体。
比 喻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
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3.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4. 请分别用一个字和一个词来概括原始森林的特点。
大、一望无边。
含数字的四字词语拓展: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八仙过海 四面八方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一干二净
5.读第2、3节,找出描写祖先们生活的词句。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
6.品读“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野兔赛跑”“蘑菇打伞”,再现了祖先生活的快乐。
7. 仿写疑问句: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你知道小华现在在做什么吗?
8.诗歌第2、3节为什么用问句的形式?
因为这是对祖先生活的猜测,猜测祖先是否在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是否在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拓展示例:
(浓绿)的树荫 (浓绿)的青菜
(浓绿)的湖水 (浓绿)的翡翠
9.第4节“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中的省略号有什么用处?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语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省略号的作用:
(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
(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
(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
(9)表示沉默的省略;
(10)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
(11)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
10.文中恰当运用了哪些动词?
文中的动词用得很准确、巧妙,如:“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中的“摘、掏、逗、采、捉、逮”。
11.为什么把原始森林比作“祖先的摇篮”?
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原始森林为祖先提供了吃饭、休息、嬉戏的地方,祖先也从中获得了快乐,就像婴儿在摇篮里一样,所以把原始森林比作“祖先的摇篮”。
12.我们的祖先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活很艰苦,但是很快乐。
1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存的原始森林?
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爱护森林里的动物,维护森林的生态平衡。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比喻句)
2.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感叹句)
3.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动词)
佳句积累
前后照应。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写法借鉴
文章的开头写“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诗歌的最后“我”又发出由衷的感叹“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这样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更完整,结构更紧密,主题更突出。
1.AABB式词语。
苍苍茫茫 郁郁葱葱 浩浩荡荡
纷纷扬扬 花花绿绿 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
花花绿绿 隐隐约约 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 吞吞吐吐 慌慌张张
世世代代 家家户户 辛辛苦苦
拓展延伸
2.关于森林的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
这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食材库,他们在这里摘野果,掏雀蛋;这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也是我们祖先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捉红蜻蜓,逮绿蝈蝈。这片森林里留下了祖先的欢声笑语。保护原始森林,从我们做起。
课堂小结
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回忆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结构图示
祖先的摇篮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好而遥远
当堂测试
(1)哗哗 哗哗
(2)呱呱 呱呱
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
(1)小河流水,“ , !”
(2)青蛙唱歌,“ , !”
想想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课后习题
示例: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树枝上尝试着钻木取火?可曾在那些石头上雕琢石器?
谢谢观看(共21张PPT)
语文园地
ɡōu chǎn
钩(钩子) 金 铲(铲子)
méi shì
梅(梅花) 木 柿(柿子)
yuán zhǎnɡ
源(源头) 水 涨(涨潮)
识字加油站
——————————
jù càn
炬(火炬) 火 灿(灿烂)
kuǎ fén
垮(垮掉) 土 柿(坟墓)
这五组生字分别是用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作为偏旁组成的。
第一组生字是带有金字旁的字,“钩”是悬挂器物的用品;“铲”是削平东西或把东西取上来的器具。这两种东西一般都是金属制品,所以“钩、铲”都带金字旁。
第二组生字是带有木字旁的字。“梅花”和“柿子”都是植物,所以“梅、柿”都带有木字旁。
第三组生字是带有三点水的字。“源头”指水流的起始处;“涨潮”指海水上涨。这两个生字都和水有关,所以都含三点水。
第四组生字是带火字旁的字。“火炬”是用来照明和传送火的工具;“灿烂”指光彩鲜明夺目。这两个生字都与火有光,所以带有火字旁。
第五组生字是带有土字旁的字。“垮掉”指倒塌、坍塌;“坟墓”指安葬死者的坟头与墓穴。这两个生字都是与土有关的,所以都带有土字旁。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忽然 突然 立刻 马上
一瞬间 一眨眼
逐渐 渐渐 慢慢 徐徐
慢吞吞 慢悠悠
字词句运用
——————————
句子示例:
突然:他突然跑出门外,一溜烟不见了。
渐渐: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
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例句是写最后一个太阳因为害怕,非常慌张地躲进了大海里。加点的“害怕极了”,是形容最后一个太阳十分害怕的心理;“慌慌张张”是AABB式的叠词,更加突出太阳害怕的心理。
参考答案:太着急了 急急忙忙地
神 祖 礼 福
补 袜 衫 被
我的发现
—————————
这组生字是含有“礻”“衤”的字。
“神、祖、礼、福”这四个带有“礻”的字往往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祭祀有关。
“补、袜、衫、被”这四个带有“衤”的字与衣服有关。
这组生字是含有“冫”和“氵”的字。
“冰、冷、冻、凉”这四个带有“冫”的字与冰有关,有“冷”的意思。
“海、流、洒、滴”这四个带有“氵”的字与水有关。
冰 冷 冻 凉
海 流 涵 滴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海宁袁花人。清代诗人,著有《武侯论》《他山诗钞》等作品。
日积月累
—————————
词语理解
书:这里名词作动词,写、记。
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诗句翻译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 。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古诗赏析
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十分鲜明。黑夜——孤灯——萤光——满河星,作者将光亮变化加以表现,又极富匠心地抓住了极有表现力的一刹那,即从静到动转瞬过程的留影。
会认的字
伟大(wěi) 世代(dài) 父亲(fù)
解除(chú) 记载(zǎi) 情况(kuànɡ)
药效(xiào) 危险(xiǎn) 积累(lěi)
经验(yàn) 饿(è) 拜访(bài fǎnɡ)
猎人(liè) 药材(cái) 纲目(ɡānɡ)
我爱阅读
—————————
词语理解
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世代:(很多)年代。
诊费:指诊察病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照顾受伤的。现用以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革命主义精神。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完善:完备良好;使完善。
严寒酷暑:严寒是冬天极其寒冷的时候,酷暑是夏天非常热的时候。严寒酷暑,表示环境的恶劣难以适应。
著名:有名。
中心主旨
本文记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而从小立志学医的精神,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
谢谢观看(共53张PPT)
羿射九日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3
感悟神话传说的神奇和美妙,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学习羿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排除万难的气魄。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当时生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
知识链接
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空
kōnɡ :天空 海阔天空
kònɡ :空地 空白
难
nán :难受 左右为难
nàn:遇难 多灾多难
形近字
值( zhí )值日 价值连城
植( zhí )植物 植物
艰( jiān )艰难 艰难险阻
良( liáng )善良 良师益友
此( cǐ )因此 此起彼伏
些( xiē )一些 些许
新( xīn )新年 日新月异
亲( qīn )亲人 和蔼可亲
词语学习
轮换: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造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要轮换着当小组长。
炙烤:在火上烤;曝晒过度。
造句: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词语理解
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变为液体。
造句: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可以制成器物。
艰难:困难。
造句:他们一家的生活非常艰难。
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
造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近义词
温暖——(暖和) 炙烤——(暴晒)
艰难——(艰辛) 脱离——(摆脱)
爆裂——(炸裂) 炎热——(炽热)
害怕——(恐惧) 繁茂——(茂盛)
慌慌张张——(急急忙忙)
光明——(黑暗) 艰难——(容易)
炎热——(寒冷) 害怕——(无畏)
繁茂——(干枯)
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勃勃生机——(死气沉沉)
反义词
1.第1自然段,用舒缓的语气,读出起初十日轮流值日时的美好、安宁。
2.第3自然段,重读“晒枯”“烤焦”“蒸干”“熔化”,读出紧迫、危急之感。
朗读指导
3.第5自然段,“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这句话写出了最后一个太阳因为害怕,躲进了大海里的场景。重读“害怕”“慌慌张张”“躲进”,要带着慌张的语气去读,读出最后一个太阳特别害怕的心理。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
本文讲的是由于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让它造福百姓的故事。
2.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很久以前,扶桑树上的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第二部分(2、3):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世界万物变了样,人类也过得很艰难。
第三部分(4-6):神箭手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了苦海。
1.品读: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课文解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太阳比作大火球,突出了太阳形状的圆和温度的高,使太阳的形象更生动、具体。
2.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后,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这是羿射日的主要原因。
学句式:排比句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排比句在文中起到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示例:
(1)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2)冬天的雪花飘过,留下了纯洁的宁静;春天的暖风吹过,留下了花开的甜蜜;夏天的细雨润过,留下了绿叶的清凉;秋天的红枫飘过,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3.第4自然段中的“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是准确的数字吗?
不是准确的数字。是用“九九十座高山”和“九十九条大河”来泛指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而历经的千辛万苦。
4.他登上了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登上”“搭上”“拉开”“对准”描写了羿射日的动作,用得准确、生动,表现出了羿的英明神武。“嗖”“噗噗”这两个象声词使句子更加生动,表明了羿射得很准,射箭技术的高超。
“一××式”词语:
一团团 一个个 一只只
一把把 一条条 一朵朵
一片片 一首首 一颗颗
一块块 一棵棵 一本本
5.“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拟人的修辞手法。“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写出了最后一个太阳内心无比惧怕。“躲”字写出最后一个太阳被侥幸保留下来的原因。
6.羿为什么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因为如果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就会一片黑暗,没有了阳光,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有办法活下去。
7.羿射九日后,“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你能把这幅景象描述一下吗?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山坡上树木茂盛,野花遍地,小河欢快地向前流去;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茂盛……景色真美啊!
AABC式词语:
勃勃生机 头头是道 念念不忘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多多益善
窃窃私语 默默无闻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依依不舍 彬彬有礼
栩栩如生 跃跃欲试 空空如也
8.故事中的羿是一个怎样的人?
故事中的羿是一个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处处为大地万物着想的大英雄。
9.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写了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结果。
10.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起因是:天上出现十个太阳,人们的日子很艰难。
故事的经过是:羿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想到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就一片黑暗,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故事的结果是: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1.你觉得这个故事神奇在哪里?
“十日当空”的景象很神奇,“羿射九日”的过程也很神奇。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排比句、“被”字句)
佳句积累
1.表示慌张的词语。
慌慌张张 心惊胆战 忐忑不安
心神不定 心烦意乱 焦急万分
惶恐不安 惊慌失色 惊魂未定
拓展延伸
2.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叶公好龙 天衣无缝 精卫填海
牛郎织女 女娲补天 八仙过海
3.拓展阅读。
嫦娥奔月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 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
“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这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它内容精练,结构紧接,语言简单生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神话传说的魅力。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造就了数不尽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像羿这样的神话英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不畏艰难,为民造福的精神,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课堂小结
十个太阳轮流值班
十个太阳一齐出来
羿射九日 羿射落九个 造福人类
大地恢复了生机
结构图示
当堂测试
(1)土壤 花草树木
(2)毛茸茸的小熊 可爱
照样子,补充句子。
(1)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没有了 ,就没有了 。
(2)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非常
。
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课后习题
示例: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羿就准备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