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2.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的消毒剂,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离子
C.氧气 D.氧元素
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变
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核外电子数是92。则铀-214原子的中子数为( )
A. 122 B. 92 C. 214 D. 306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
有间隔
D.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6.【2021·安徽】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N 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7.【2021·自贡】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应用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医用酒精
C.水泥砂浆 D.冰水混合物
8.【原创】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联合研究组研制出一种镓基液态金属人工肌肉,为开发基于低功率驱动器的机器人系统铺平了道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镓的原子质量为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D.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9.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现,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箔,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极少数α粒子有较大偏转,乃至被弹回。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大多数α粒子直线穿过金箔是因为金原子核非常小
B.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是因为撞到了金原子核
C.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α粒子带负电
D.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说明金原子核质量远比α粒子质量大
10.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带正电荷
C.一个“四中子”的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11.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属于同一周期
B.X、Z均能与Y形成两种化合物
C.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
D.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12.【2021·泸州改编】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反应Ⅱ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C.反应I的文字表达式:水过氧化氢+氢气
D.催化剂(C3N4/CQDS)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2021·丽水期末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4月13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宣布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的消息引起了全球关注。
材料一: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事故,为持续冷却核反应堆而产生的核废水已经达到130万吨,该核废料中除了氚,还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铯、锶等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正常运行且按国际通行标准排放的核废水中,也存在一定含量的氚元素,但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
(1)氚原子、氢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其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
(2)氚原子含2个中子,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字母),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关于核废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氚元素,所以应禁止发展核电站
B.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C.按国际通行标准排放的核废水,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14.(6分)【2021·湘潭改编】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图1是1至18号元素,图2是38号元素锶(元素符号为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________。
(2)锶元素和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你还能发现的规律:同一周期(横行)从左往右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下同)依次递增;同一纵行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递增。
15.(6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当a=12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
④上述②③对应的粒子相互作用形成________。
16.(6分)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如图1所示,甲烧杯和丙烧杯中装有20 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乙烧杯中装有10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甲、乙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请将猜想③补充完整。
猜想①:从乙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②:从乙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丙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①是不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一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不变色 氨气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②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在另一片干燥滤纸上滴几滴________,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 滤纸变成红色 猜想③正确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4)按图1装置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组同学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新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步骤】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图1实验装置,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 kg。
(1)C12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一、1.D 2.D 3.D 4.A 5.A 6.C 7.D 8.B
9.C 点拨: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线通过,说明金原子核非常小,A选项说法正确;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金原子核,B选项说法正确;原子核带正电,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α粒子带正电,C选项说法错误;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质量大得多,D选项说法正确。
10.B 11.B
12.C 点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A正确;反应Ⅱ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B正确;由图可知,反应Ⅰ为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选项中的文字表达式漏掉了一个反应条件,C错误;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可知D正确。故选C。
二、13.(1)氢;1 (2)A;3
(3)B、C
14.(1)17
(2)Be;Mg;最外层电子数
(3)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15.(1)原子;分子
(2)①10
②阴离子
③Mg2+
④MgO(或氧化镁)
16.从乙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甲烧杯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使酚酞变红
(1)与甲烧杯进行对比对照
(2)无色的酚酞溶液中本身就有水,却是无色的
(3)不能;错误;水
(4)①与B、C作对比,同时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17.(1)6
(2)解: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