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22: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了解自由和自治是中世纪城市的典型特征。
2.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知道市民的身份与阶层等史实,了解中世纪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3.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知道中世纪大学也是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想一想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谚语
中世纪时,欧洲人不应该是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之下吗?
中世纪庄园平面图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农奴耕作图
地方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交易市场逐渐变成经常性的市集,作为工商业交易的集中场所的城市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任思源《图说欧洲史》
商业贸易增长
农业技术提高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到公元10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逐渐安定下来。阿拉伯人向欧洲的扩张得到遏制……欧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到公元11世纪,商业与贸易再次兴盛起来,在意大利和佛兰德斯,商业最先发达起来……而佛兰德斯则是波罗地海沿岸地区同西欧各地之间贸易的中转站,正是在这两个地区,城市又开始重新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在意大利,以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代表的商业城市成为最为繁荣的国际性都市,它们吸引了来自东西方的商人,佛兰德斯,布鲁日、根特、依普热、里尔等成为南北方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它们是北欧、法国、英格兰、甚至意大利商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黄洋、付昱《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优越的地理位置
相对和平的环境
人口数量的增加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城市的特点
相关史实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九上历史教材“相关史实”
地理位置优越、规模小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3.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斗争原因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
同样是在领主的土地上,为什么佃户不反抗呢?
土地是其生活来源,被束缚在土地上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4.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斗争方式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琅城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城市。这个城市的领主戈德里主教,把城市居民当成农奴,不择手段地榨取市民的财富。
1106年,市民通过支付赎金的方式跟国王、副主教缔结了琅城获得自治权的协定……但是戈德里不守承诺,于1112年取消琅城公社的自治权。琅城市民发动起义,杀死戈德里,重新建立公社。不久,这次起义在国王军队镇压下失败了。后来,琅城市民进行了多次起义。
————摘编自王乃耀主编《世界通史故事》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根据材料,市民与领主斗争的方式有哪些呢
根据封建法律,领主只可以向他的封臣征收某些确定的捐税,而且总是限于同样的几种。因此领主不可能专制地迫使城市缴纳人头税,而且无论怎样急需也不可能向城市索取献纳金。在这方面城市特许状给予城市以最庄严的保证。
——摘编自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特许状”是什么?它为什么能限制领主向城市征税?
5.城市自由和自治的确立
国王或领主
特许状
颁发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5.城市自由和自治的确立
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有什么不同呢?
名称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和任意征税。
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权利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5.城市自由和自治的确立
国王和城市之间通过“特许状”建立了怎样的利益关系?
国王
城市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获得自由与自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市民
政治上:享有人身自由
经济上:享有财产权,不会被随意征税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中世纪谚语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城市居民的身份

1.商人和手工业者
农民或农奴想去城市里生活,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成为城市的居民呢?
住满一年零一天。
农民和农奴到了城市后靠什么生活呢?
手工业、经商
手工工匠、商人(基本居民)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市市民……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从这个城市的自由居民中间逐渐产生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手工业者
商人
普通手工业者
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
银行家
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城市居民的身份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中世纪行会
中世纪的行会组织
知识拓展
(裁缝)
(酿酒)
(面包师)
中世纪行会徽章
建立目的: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行会作用: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中世纪欧洲大学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大学的兴起

1.大学兴起的背景
大学是如何起源的呢?
教师学生
行会
教会
授课许可证
大学“university”,是由“universitas”演变而来。而“universitas”最初是指“corporation”(公会、自治团体)与行会“guild”同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大学的兴起

1.大学兴起的背景
大学为什么出现在城市里呢?
想一想
12世纪新建的政治、法律、管理、宗教机构,以及随着长期贸易扩大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与银行机构,都要求有一批具有新知识的人才。这一社会需求是促进大学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转引自刘新成《西欧中世纪社会史研究》
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城市的兴起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随着贸易剧增,导致西欧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文化上,由拜占廷和阿拉伯人保存的古代希腊文化又回到欧洲,大大拓宽了欧洲的文化和智力水平。
——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大学的发展
大学的兴起

自博洛尼亚大学成立后,西欧的早期大学开始大量出现。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40余所大学,到1500年达到65所,已经遍布整个西欧。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大学自治的表现
大学的兴起

材料一 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收缴马匹和其他商品的税收,免除他们向国王缴纳旅行税。市长及法官决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
——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
免赋税特权
材料二 在教廷的极力授权之下,中世纪大学成为唯一被允许进行教学的权威机关……实现了相当大程度的独立与自治……除了由教团掌握大学讲座而间接控制、影响大学以外,罗马教廷还直接创办大学,目的就在于倡导他们认为的正统教义。
——摘编自鞠平凡《基督教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司法特权
有相当大程度自治权,但不能有异端言论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4.大学的课程
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巴黎大学上课情形
中世纪大学教授内容
文学院:七艺、逻辑学
“三科”
文法、修辞、
辩证法
“四学”
算数、几何、
天文、音乐
医学院:希波克拉底著作、阿拉伯医学
法学院:民法、教会法
神学院:《圣经》与神学著作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欧洲历史传统上划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等三个时期。其中,“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这时期的史实是( )
①庄园经济的盛行 ②大学的兴起
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C
1.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
A.市民 B.领主
C.佃户 D.资产阶级
A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复苏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大学的兴起
4.每年的高考放榜之后,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中世纪的欧洲 D.古代罗马
D
C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自由和自治城市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大学兴起的背景:社会需要、城市的便利
大学的发展:遍布西欧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商人和手工业者:基本居民
早期资产阶级: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银行家等
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的特点:地理位置优越、规模小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斗争方式:赎买、斗争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确立:特许状
大学的自治:免赋税、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大学的课程:反映了社会的需求,仍受基督教
影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课下查找资料,对比一下,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城市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