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精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11: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基本史实。
2.通过地图识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概况,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3.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认识落后就会挨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学难点
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图片和材料导入 展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中的一段话。 设问英法两国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以图片和材料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以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知识讲解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教师设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同时展示两段材料。 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 通过材料和图片,解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提问如果没有这两个事件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还会不会发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依然会发生,这两个事件只是战争的导火索。
2.概况 教师展示第二次鸦战争形势图,带领学生通过地图了解这次战争第一阶段的情况。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便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
3.签订条约 教师直接讲解战争第一阶段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让学生阅读教材,说说这两个条约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了解这部分知识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过渡:《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得到满足。那么,侵略者们接下来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知识讲解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教师展示第二次鸦战争形势图,带领学生通过地图了解这次战争第二阶段的情况,进而引出火烧圆明园。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便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之后教师展示一段材料和圆明园断壁残垣的图片。 学生直观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 通过视频、图片和材料等方式呈现火杀圆明园,学生更直观了解。
2.《北京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了解这部分知识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过渡:英法联军的暴行已经让人愤怒不止。但当时,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不费一兵一卒,获取我国大片领土。这是哪个国家?又是如何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呢?
知识讲解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展示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一段史料,得出沙俄对侵占我国领土的蓄谋已久。
教师展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示意图,逐一讲解沙俄侵占领土的大致情况。最后展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段话,表面沙俄行经的侵略性。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便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
合作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教师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图片和一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根据材料和书本知识进行回答。 通过图片和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史料意识,提升史料分析的能力。
比一比 完成表格,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原因、侵略者、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学生结合所学和书本知识进行回答。 通过表格进行比较,清晰明了,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
随堂练习
1.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10年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C )
A.英、法两国要求修改条约
B.清政府废除了《南京条约》
C.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发生
2.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赔偿巨额赔款 
④都使中国的国力大大削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B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屈辱的近代史记录了中国一幕幕的灾难,其中首都的沦陷更是反映了国家的贫弱。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沦陷是在什么时候( D  )
A.靖康之变 B.雅克萨之战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时至今日,复建圆明园依旧是很多中国民众的心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