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7至 28页。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2.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等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概念
(一)认识空间
师:“老师给同学们来个脑筋急转弯,说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生: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师:步骤简单,干净利索,干的漂亮。可是大象能装装进冰箱吗?
生:装不下
生:因为冰箱太小了,大象太大了。
师:冰箱太小是指冰箱里面什么小?
生:空间。对!看来大象占的空间大!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这空间有关的知识。
一、认识体积概念
师:大象和冰箱都占空间。那这块儿石头占空间吗?数学是
严谨的,仅凭想象是不够的,怎么来证明?
生:把石头放进烧杯内,如果水溢出来了,就能证明石头占空间。
师:一起来验证。
师:你发现了什么?(水会溢出来)
师:那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溢出呢?
生:因为石头挤占水的空儿。
师:说的真好,也就是这个实验证明了石头占空间。大象占空间,石头也占空间,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占空间?
师: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占空间吗?(占)是真的吗?有没有办法来证明?
师:老师这里有个塑料袋,你来试试?
学生实验:看塑料袋鼓起来了,说明空气确实占有空间。
师:看来,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
[评析:风趣的谈话把抽象的空间生动地展示了出来,学生对空间的理解更加生动、具体。通过对空气占空间地验证,进一步说明物体的三种形态都占有空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二)概括体积概念
师:再看,这是一个大土豆,和刚才的小石头比,谁占的空间大?
生:土豆。
师:那土豆和课桌比,谁占的空间大?
生:课桌。
师:看来啊,物体不仅占空间,它们所占的空间还有大有小。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评析:由实验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物体占有空间、占有的空间有大小之分,接着通过举例,让学生把自己对体积的感受直观的表达出来,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创生体积单位
(一)经历创生立方分米的过程
1.问题激趣,感受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师:我和这位同学比,谁的体积大?
生:老师。
师:对,一眼就看出来。
师:两捆接力棒,谁的体积大?
生:右边
师:怎么知道的?
生:右边 6根,左边 5根。
师:对,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再看,这是一个正方体,这是一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呢?
生:长方体大。
生:正方体大。
生:相等。
生:不确定,拿不准。
师:你来比比看!
师:这样直接比能比的出来吗?
师:看来啊,这两个物体,仅凭眼睛观察我们是无法比较出他们的大小的。那该怎么办呢?
生 1:装水......
生 2:用尺子刚才这两个同学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都想到了量一量,
[评析:由凭观察可以比较体积大小的老师和同学、两捆接力棒到借助观察无法比较大小的两个盒子,凸显了体积单位的重要性和产生的必要性。]
2.经历创立立方分米的过程到底用什么量更合适呢?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的时候,用到了什么呀!长度单位,测量图形面积的时候用到了面积单位。现在要测量两个物体的体积,该用什么单位?(体积单位)这个单位长什么样呢?
生:正方体
师:为什么选正方体呢?
生:测量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体积用该用正方体。
师:会思考、会推理,会学习,掌声送给她。老师就带来了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我们用它们来量一量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吗?那选哪一种?(大的)用这个呢?(太小了)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同样的两个物体和这样的一些小正方体,下面拿出来量一量比一比。
小组同学汇报:
生:我们选择了大的正方体进行测量,正方体是 8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有 9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体积大。
师:其它小组也是这个结果吗?
师:老师发现你们小组的正方体里面只摆了 5个小正方体啊,你们也比出来了吗?说一说你们的想法。这个小组不同的摆法,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感知 1立方分米:
师:刚刚我们选择了合适的体积单位比较出了盒子的大小,在这里要感谢谁?让我们好好看看它的样子,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生:10厘米,也是 1分米。
师:像这样棱长是 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1立方分米。右上角的 3表示立方。
[评析:学生由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类推出了体积单位的形状,然后在测量盒子的过程中,选择了 1立方分米作为标准,水到渠成的创生出了 1立方分米。]
3.建立 1立方分米的表象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立方分米?
师:嗯,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一袋面包、一个礼品盒。
师:同学们看,一个正方体是 1立方分米,现在呢?对,2个 1立方分米,也就是 2立方分米。3个 1立方分米,也就是 3立方分米。4个 1立方分米,也就是 4立方分米。也就是有几个 1立方分米,就是几立方分米。再看,这是 4立方分米,如果把它的形状变成这样,体积是多少?如果这样呢(两行两个)?(4立方分米)这样呢?(4立方分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形状变了,体积没变。
师:再看看这两个盒子,这个盒子里能装 8个小立方体,体积为)8立方分米。长方体盒子里有 9个,也就是 9立方分米。
师:同学们,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就用自己找到的测量标准,不仅比较出了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还知道了它们的体积具体是多少。这都是这 1dm 标准的功劳。
[评析:学生举出生活中接近 1立方分米的例子,丰富学生的表象,接着通过变形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体积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只和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有关,突出了测量体积就是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立方厘米的认识和应用
1.冲突中引出立方厘米
师:那现在用它去测量这块橡皮的体积?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找同学单说)
生:标准太大了。
师:那该怎么办啊?
生:用小的正方体。
师:得有多小?
生:棱长是 1厘米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正方体,就在桌洞的盒子里面,拿出来,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师:刚刚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分米,体积是 1立方分米。那这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 1厘米,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师:现在拿出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手摸一摸、握一握、看一看,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评析:通过创设认识冲突,引发新的思考:如何确立一个新的测量标准?学生结合 1立方分的学习经验,类推出了棱长为 1厘米的正方体,自然地引出了 1立方厘米。]
2.理解 1立方厘米大小
师:那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立方厘米呢?
生 1:筛子
生 2:手指尖
师:嗯,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看这是 1粒花生米,它的体积接近 1立方厘米,还有这个键盘按键,它的体积也是接近 1立方厘米。再来看看刚才的这块橡皮,是不是 1立方厘米呢?
生:不是
师:那你估一估?
生:大约是 3立方厘米。
师:在你的 1号信封里,也有一块这样的橡皮,拿出来,一起测一测。
生:我是用它摆成了一个和它一样大的,然后一看是 3个 1立方厘米,那橡皮的体积大约就是 3立方厘米。
师:你们也是测的 3立方厘米吗?
生:是的。
师:看来啊,这 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一些比较小的物体的体积。
[评析: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 1立方厘米的物体,丰富学生对 1立方厘米表象的认识。然后测量橡皮的体积,在测量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 1立方厘米的理解,注重了问题解决能力,凸显出了测量本质。]
(四)立方米的认识和应用
师:我们已经认识这 2个体积单位了,现在我们要测量这个舞台的空间有多大?那你想选哪个体积单位呢?
生:都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太小了
师:看老师准备了一个,用这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猜一下它的体积多大,1立方米。谁想上来量一量?
师:棱长为 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 1立方米。这就是 1立方米,那你能估计一下这个舞台的空间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猜测
课前老师已经测量过了,我们舞台的体积大约是500立方米。那整个会场的空间又有多大呢?老师告诉你这个会场的空间大约是 3000立方米。
师:让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 1立方米正方体上。猜猜看,这 1立方米里面,能装下几个同学?你们小组,上来试试。有序的进入,好像还能再进。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装了几人?别看这 1立方米和会场的空间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却能装下10个同学。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箱牛奶,那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把这一箱牛奶装进 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能装多少箱呢?
生:......
师:能装这样的大约 150箱这样的学生奶。一箱里面能装 24盒,一共有 3600盒,按照一人一天一盒奶计算,一共可以供我们班学生喝 65天。你想说什么啊!
[评析:再次创设认识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地引出了 1立方米,突出了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钻 1立方米框架的游戏、1立方米牛奶可供 5000人饮用两个活动,帮助直观感受 1立方米的大小。测量出集装箱的体积,体现了知识的运用,突出了测量的本质。]
(五)对比 3个体积单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它们都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让我们对比一下有什么感觉?
生:差别很大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拿一拿。同学们注意看,他是怎么拿的?生:用手指头“捏”
师:再来拿它“1立方分米”,怎么形容
生:抓
师:那 1立方米呢?
生:抱一抱
师:这是我们在用身体一部分去感受体积单位。好,谢谢你,请回。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面前放了1立方分米,你会怎么拿?1立方米呢?1立方厘米呢?这样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了?
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测量。
1.火柴盒。(立方厘米)一行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
2.抽纸。(立方分米)一共摆 2个
3.集装箱。(立方米)一行摆 8个,摆 3行,一共摆 3层是72个。
师:刚刚我们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了大小不同的体积单位进行测量。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评析:闭上眼睛想象出大小、然后用一个动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通过动作表征,帮助学生建立这三个单位的大小表象,丰富学生的体验,让体积单位融入孩子的心里。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大小,为下一步“量”是量出来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回顾提升
同学们,不知不觉快下课了。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这是长度单位,这些都是面积单位,这些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体积单位。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单位。这些呢?他们的大小都叫作数量。由这些单位怎样得到数量呢?
(等学生的反应)
-----对!用单位去测量然后累加,就会得到数量。所以数学家华罗庚说:“量,是量出来的。”
[评析:通过梳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关系,打通了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单位的累加就可以得到数量的理解,沟通了单位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量的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