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9 17: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7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一、单选题
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如图所示,卷弯的纸皮放在水平地面上,向纸皮的上方向吹气时(  )
A.纸皮被掀翻,因为纸皮上方的气压变小
B.纸皮被压扁,因为纸皮下方的压强变小
C.纸皮被压扁,因为纸皮上方的气压变大
D.纸皮被掀翻,因为纸皮下方的压强变大
3.图中的物理现象,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甲图中,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
B.乙图中,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C.丙图中,“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
D.丁图中,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
4.下列现象中,能利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B.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D.伞面被大风“吸”起
5.下列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解释最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空气流速越慢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B.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空气流速越快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6.行驶的公交汽车内吸烟,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有人将吸烟者身旁的车窗打开一条缝,这时会看到烟雾顺着车窗缝隙钻出车外,产生这现象的原因(  )
A.这是由于车内空气流速快,压强大 B.这是由于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C.这是由于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D.这是由于车外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7.如图中各现象与飞机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液压机
B. 简易喷雾器
C. 钢笔吸墨水
D. 升空的热气球
8.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9.我省不少地方建有风力发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若同时需在山上建一种简约却不易被吹飞的休息站,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作用。下列哪个休息站的形状符合要求(  )
A. B. C. D.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C.丙: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往B管吹气,A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了
11.如图所示是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和实例,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乙图实验,在两纸片中间向下吹气,两纸片均会向外运动
C.丙图实验,若只将玻璃管换成较粗的管子,则实验结果会偏小
D.丁图实验,塑料吸盘能粘在光滑墙壁上不掉下来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下列力的现象中,反应出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两根吸管制成“口吹喷雾器”。它的原理是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吸管和瓶口间的空隙是否需要密封?______,随着瓶内水面降低,吸管内水柱的压强变______,要想吹出水雾会更费力。
14.近期某地出现了龙卷风特殊天气,龙卷风内外存在巨大的压强差是由于其中心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导致周边的物体被“吸入”龙卷风中心;某人用手机拍下龙卷风的照片,手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
15.教室外刮风的时候,窗帘总是向外飘去,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增大,压强______;去瓦屋山玩雪乘缆车时会感觉耳朵“堵住了”,这是由于缆车上山过程中外界大气压会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6.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 _____(选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 _____所示。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C919 大飞机腾空而起12 月 17 日上午,中国第 2 架 C919 大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腾空而起,这是C919 的 102 架机的首飞试验,第 2 架 C919 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102 架机首飞将执行 29 个试验点,相比 101 架机,102 架机首飞将飞的更高、更快、更远。C919 每个机翼增加到 36m 长,最大起飞质量 72500kg,有效负荷 20.5t,最大飞行高度 12100m,巡航速度为0.7M-0.84M(1M=340m/s) 。
(1)飞机采用较大比例的先进材料以减轻飞机的重量,其原因是先进材料具有较小的______。
(2)飞机机翼变长,机翼产生的升力______;飞机在匀速爬升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两空都选填“变大”或“变小”)。
(3)飞机起飞时,常采用______(选填‘顺风’或‘逆风')起飞较好.
(4)飞机若以 0.8M 的速度巡航,1 小时飞行的距离为______km;巡航时若以机翼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18.如图甲所示,2017年7月9日,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这条高速铁路也被称为“丝路高铁”。
针对宝兰新线特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CRH5G型技术提升动车组,不仅耐高寒抗风沙,车内结构、空间、装饰也进行了优化升级,使旅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更好适应高寒、高温、高湿、高原和强风沙、强紫外线运用条件而研制生产的全天候动车组,设计运行时速250km。零下40℃可正常运行,车内温度恒定在24℃:
(1)CRH5G型技术提升动车组设计运行时速250km/h,合____m/s;(结果保留整数)
(2)如图甲所示,动车组在高速行驶中,以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动车组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列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安全线内的位置候车才安全,其原因是列车进站时,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___,压强___。(均选填“大”或“小”)
19.目前各城市为发展城市交通,纷纷建立了地铁运载,以缓解市内交通紧张的局面。
(1)地铁的站台上,都有一条醒目的黄色安全线,候车时乘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外面。这是为什么?
(2)地铁运营部门提示:没有座位的乘客要抓紧身旁的扶手,不要随意走动,这是什么道理?
(3)若地铁的每列列车运行时由8台电动机牵引,每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85×105W,而列车在某水平路段以16m/s的速度匀速运行。试计算出列车在此路段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4)与公共汽车相比,地铁出了载客量大、准时外,还有那些优点(只需写出一点)?
20.如图所示是某海湾大桥效果图,高架桥限速60km/h,主桥长340m,引桥总长1449m.
为监控大桥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可以在桥面布点安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的传感电路.传感器A、B采集车辆经过它们正上方时的时间间隔t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若超速,则启动违章拍照.若L0=10m,试计算t小于多少秒时,系统会启动架设在桥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超速车辆拍照.
____________
假设一辆轿车从一侧引桥驶入大桥.若轿车在正桥水平桥面上急速行驶,则根据轿车呈现的流线型外形可判断,比较轿车对桥面的压力与轿车的总重,其解释原理是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就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
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物理模型”,引桥可以看作是斜面机械模型.如图所示,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斜面的长度L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L越长,F越小.
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航母吃水深度10.5m,满载时排水量为67500t,可搭载各类战机,设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取g=10N/kg.
(1)辽宁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N,此时舰底所受水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Pa.
(2)当战机歼15飞离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_______, 舰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战机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图乙所示的形状,利用在气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的原理给飞机提供升力,战机起飞时应让飞机_______(填“逆风”或“顺风”)起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错误;
B.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科学家奥托克里克,故B错误;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错误;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根据可知,由于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由图可知,纸皮上面弯曲,下面平直,向纸皮的上方吹气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纸皮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压不变,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纸皮被掀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上下表面水的流速不一样,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船身露出水面,故A不符合题意;
B.孔明灯升上天空,是因为加热了灯里面的空气,使得里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总质量减少了,那么空气浮力就比孔明灯的重力大,所以合力向上,使得灯飞上天。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符合题意;
C.“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的原因是球一边前进一边自转,会造成球两边的空气流速不一样,空气流速快的一边的气压比空气流速慢的一边的气压低,所以球就会向气压低的一边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使吸管口的压强变低,从而瓶子里的水向上喷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其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低处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抽水机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塑料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中,瓶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瓶外,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伞的形状是上凸下平,风吹过时,流过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因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伞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使得伞受到向上的压力差而被大风“吸”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指的是压强与空气流速的关系,而空气流速越慢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大;空气流速越快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书的上表面空气流速快,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形成向上的压强差,使得书页翻了过来。
故选D。
6.B
【详解】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体速度的关系可知,看到烟雾顺着车窗缝隙钻出车外,是由于窗外空气流速大,窗内气体压强大于窗外气体压强,所以烟雾向外钻出。
故选B。
7.B
【详解】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
A.液压机利用的是液体能传递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嘴吹气,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出,故B符合题意;
C.钢笔吸墨水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两张纸外侧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内的压强差,纸张向中间靠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这是利用大所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从而使管内的气压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液体往上压,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机翼的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压强小;机翼的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上平下凸”,横风吹过该结构时,其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下方流速大,压强小,使其受到向下的压强、压力差,从而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A符合题意;
B.房子设计成图B所示的圆顶,尽管容易清除积雪,但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B不符合题意;
C.房子设计成图C所示的圆顶,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上下表面水平,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A.由图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大,由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 格里克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B管吹气,造成A管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烧杯中液面上方空气流速不变,而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于是造成A管液面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不是高度,故A错误;
B.乙图实验,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纸的外部压强大,在外边压强的作用下,两张纸向中间靠拢,故B错误。
C.在托里折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的大小,若用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因外界大气压没有改变,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差不变,则实验测量结果不变,故C错误;
D.将吸盘紧压在光滑墙壁上,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当吸盘要恢复原状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墙面上,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从图可以看出ABD反应的都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都可以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来解释;而C反应的是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C反应的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
故选C。
13. 小 不需要 大
【详解】
[1]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水平吹气时,竖直管口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小,瓶内水面空气流动很慢,压强大,压强差将水压入管中并喷出。
[2]吸管和瓶口间要保持敞开以便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所以吸管和瓶口间的空隙不需要密封。
[3]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管中水柱深度增加,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及深度成正比,所以液柱的压强变大,要想吹出水雾会更费力。
14. 小 凸
【详解】
[1]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2]手机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15. 减小 减小
【详解】
[1]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教室外刮风的时候,窗外空气流速大,窗外压强减小,故窗帘总是向外飘去。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去瓦屋山玩雪乘缆车时会感觉耳朵“堵住了”,这是由于缆车上山过程中外界大气压会减小。
16. 车内→车外 丙
【详解】
[1]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天窗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车内→车外。
[2]在汽车尾部装尾翼目的是为了提高汽车轮胎的“抓地力”,因此,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丙所示,这样尾翼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尾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形成向下的压力差,可增加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17. 密度 变大 变大 逆风 979.2 静止
【详解】
(1)[1]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 飞机采用的较大比例的先进材料的密度较小。
(2)[2] 由 知道,飞机机翼变长,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变时,机翼产生的升力变大。
[3]飞机匀速爬升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变大,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3)[4]由于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机翼上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飞机滑行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大于飞机自身的重力,飞机就起飞了。在舰艇上的跑道不可能很长,飞机逆风起飞时飞机的速度不需要加速到很大,飞机就可相对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所以舰载机为了顺利升空,最好是逆风起飞好。
(4)[5]由于1M=340m/s,所以
0.8M=0.8×340m/s=272 m/s
由知道,1 小时飞行的距离为
[6]巡航时若以机翼为参照物,由于飞行员相对机翼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18. 69 静止 相对的 大 小
(1)1m/s=3.6km/h。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3)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详解】
(1)[1]根据速度单位换算可知
(2)[2]动车组在高速行驶中,以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动车组与乘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但如果以道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动车组与树木之间有位置变化,又是运动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4][5]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列车进站,列车速度大造成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列车附近气体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人在压强差下被压向列车,造成危险,所以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安全线内的位置候车才安全。
19.(1)见解析;(2)见解析;(3)9.25×104N;(4)见解析
【详解】
(1)因为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乘客靠近时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2)地铁运营部门提示:没有座位的乘客要抓紧身旁的扶手,不要随意走动,为了防止乘客在列车启动或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而摔倒。
(3)地铁运行时,电动机的总功率
功率
P==Fv
列出匀速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列车在此路段受到的阻力
f=F=9.25×104N
(4)与公共汽车相比,地铁出了载客量大、准时外,还可以节能、安全、快捷、污染小、噪声小。
20. 0.6s 轿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轿车的总重;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就越小; 因为W总=FL,W有用=GH,所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W总=W有用, 即:FL=GH,所以,由此可知:当G、H一定时,L越大,F就越小.
(1)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正常行驶的时间即可判断;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斜面的长度L,又知道拉力大小,根据W=Fs求拉力F做的功;利用W=Gh求出有用功,在不考虑摩擦时,有用功等于总功,即Gh=FL,得出F与L、H的关系式.
【详解】
(1)车速不能超过60km/h,则,,即:时间间隔应小于0.6s,即可启动违章拍照;
(2)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3)拉力做的总功: W总=FL,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GH,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总功等于有用功,W总=W有用, 即:FL=GH,可以得到,由:当F与L、H的关系式可以得到G、H一定时,L越大,F就越小.
21. 6.75×108 1.05×105 变小 变小 小 逆风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是:
F浮=G排=m排g=67500×103 kg×10N/kg=6.75×108 N;
满载时的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是:p=ρgh=1.0×103 kg/m3 ×10N/kg×10.5m=1.05×105 Pa
(2)当舰载飞机飞离航空母舰时,舰艇仍漂浮,浮力仍等于重力,但由于自重G减小,舰所以,艇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当浮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航母的舰体会略微上浮一些,此时舰艇底部在水中的深度减小,由p=ρgh知道,舰艇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3)由机翼的横截面形状知道,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原理;当飞机逆风起飞时,飞机的速度不需要加速到很大,就可可以相对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