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和勤奋好学有关的成语典故是( )
A.凿壁偷光 B.囊萤映雪 C.卧薪尝胆 D.悬梁刺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口不提 负荆请罪 千真万确 震天动地
B.一五一十 天南海北 理直气壮 众星拱月
C.震耳欲聋 千变万化 自做多情 索然无味
D.津津有味 寸草不升 失魂落魄 美中不足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毫无新意,读起来索然无味。
B.我如饥似渴地吃起来。
C.他从小就在外闯荡,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我忍不住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4.综合实践。
我们在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
B.重点介绍书的价格。
C.推荐理由可以只说一点,也可以说几点。
D.把重要的理由说具体。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可以转述和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5.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的语言平淡无味,总羡慕别人能引经据典,后悔平时不读书。如果用一句名言概括这样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二、填空题
6.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耻下问( ) 默而识之( )
心既到矣( ) 岂不到乎(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 好:______ 耻: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_______ 厌:_______ 诲: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________ 下流: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阅读,是一座灯塔,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照样子仿写、续写句子。
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暖暖的春风,轻轻抚慰着我们幼小的心田。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______,________。
2.我爱春天,爱她的百花争艳;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我爱秋天,爱她的_______;我爱冬天,爱她的_______。
3.书是良药,因为高尔基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______,因为莎士比亚说过:“_________。”
4.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纪律”;冰雪中傲然挺立的青松让我懂得了什么叫“____”;________让我懂得了什么叫“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最佳用脑时间
①最佳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阳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报纸,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在午夜起床开始创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
③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率也是不同的。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高。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因此,选择清晨和晚上的时间读书、背诗、记单词是比较适宜的。我们找到了自己大脑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以求在单位时间内做出较好的成果。
④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不宜长期夜间用脑,但偶尔在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间断地干几次,还是可以的。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有损健康,不宜提倡。
⑤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这个时期大脑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及对信息的自觉调节能力最强,容易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内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区里,勤奋地学习和创造,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0.根据阅读所得信息,依次填入句子中的“_____”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晨或白天 ②夜间 ③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 ④青少年 ⑤中老年
从理论上看,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_____;从广义上看,人的最佳用脑年龄区是_____。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1.第②段中列举《灯下集》、《月下集》等书名旨在说明( )。
A.一日之计在于晨
B.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
C.夜间工作效率极高
D.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感到昏昏欲睡,就说明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应当及时休息
B.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
C.同一个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固定的
D.调整“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的顺序,不影响表达效果
13.用“ ”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14.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晚上睡觉前和清晨起床后练习背诵,这是为什么?注意梳理文中的相关信息,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要是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6.文中提到甲、乙两句孔子的话,其原文依次是(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17.文中提到的孔子的两句话,其关键词不包括( )。
A.学 B.习 C.思 D.用
18.下列说法中,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读得越多越好
B.书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用心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才会受益无穷
C.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D.作者的孩子一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做到了学以致用
19.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给孩子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查成语典故。
A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B囊萤映雪,这则成语原是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以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C卧薪尝胆,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不符合题意。
D悬梁刺股,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2.B
【详解】
A决口不提——绝口不提
C自做多情——自作多情
D寸草不升——寸草不生
故选B。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仔细分析每个词语的含义,结合词语自身含义以及原文的语境,选出运用有误的即可。在本题中: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也说如饥如渴。
人情世故:意思是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4.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
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B项,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并不要重点介绍价格。
5.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言的理解能力。
A正确。“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了实际要使用的时候,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B错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C错误。“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意思是可以从书里发现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新力量等等,给人新生。
D错误。“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意思为:一天不读书不看书就觉得人生无趣,无事可做。引申义为:书是万事万物之根本。
6. chǐ zhì yǐ q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识:shí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zhì记住:博闻强识。
7. 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勤勉并且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记住 满足 教诲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 关键,重要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决然,绝对 下等,劣等 有志向的人则自己绝对不甘心为下等。
【详解】
此题是对字义和句意的掌握,注意可能会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
故答案为:勤勉;喜好;以……为耻;勤勉并且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记住;满足;教诲;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关键,重要;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决然,绝对;下等,劣等;有志向的人则自己绝对不甘心为下等。
8. 是一缕阳光 为我照亮人生的旅程 是一位向导 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是一架望远镜 让我看到美好的世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句要用比喻。句式结构为“阅读是……为我……”,仿写时注意。
9. 甘甜的春雨 默默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接天莲叶 瓜果飘香 白雪皑皑 营养品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坚强 山林中直插云霄的翠竹 正直
略
10.C
11.B
12.A
13.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
14.举例子。明确地说明有部分人的大脑在白天思维效率较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5.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
10.根据短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最佳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可知答案为C。
11.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根据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可知答案为B。
12.根据短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有损健康,不宜提倡。可知A选项正确。
13.中心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中心句的特点: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为第二句话。
14.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15.分析原因的方法:A.从因果中寻求答案。B.从人物的品格中寻求答案。C.结合文中具体事例来分析。D.从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寻求答案。根据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高。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即可知道其原因。
16.D
17.D
18.B
19.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20.希望孩子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以及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结业译文写出原文即可。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仔细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文中提到的孔子的两句话,其关键词不包括用。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原文的中心思想是书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用心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才会受益无穷。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作者用“种番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作者给孩子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孩子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