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16: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
1.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逐步推行开来的原则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不干涉别国内政
2.习近平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周恩来以非凡的外交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A.万隆会议上 B.中共八大上
C.“七千人大会”上 D.中共十七大上
3.“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首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这种外交胸怀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4.第一个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最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解放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内涵之一,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在我国现代外交史上的“实践”是( )
A.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外交成就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8.下列对万隆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B.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C.周恩来在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9.新中国初期,东方巨人走向国际舞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万隆会议。这些成就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是(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政策 B.坚持一边倒的政策
C.主要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 D.彻底突破意识形态
10.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1.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有(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2.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份著名的文件(见下图)。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摘编自网络
(1)材料一中的“文件”指的是什么?该文件的签订有何标志性影响?
材料二 2021年3月18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了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见下图)。会议刚开场就因为美方的蓄意挑衅而横生波折,对此,中方杨洁篪强硬表态,称“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方的强硬回击,引发了全球舆论的高度聚焦。
——摘编自网络新闻
(2)由材料二可知,面对美方的蓄意挑衅,中方为何能作出强硬反击?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国在外交上的表现上,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材料三中,新中国能取得巨大的外交成就,是因为奉行什么外交政策?请举出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两例。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大的朝廷1757年,乾隆正式下令“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申明“嗣后口草定于广东”。谕旨中的规定禁断了广东之外的一切中西贸易。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出的清朝对外政策,并简要说明该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 自强的民族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教,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自信的中国
我们在执行和平政策中的一些外交方针是:
(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于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透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
(3)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处理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国不分大小,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次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谁提出?
(2)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在哪一国家召开的什么会议?
(4)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二中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亚非会议进一步体现和引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其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贯奉行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排除C项;不干涉别国内政,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七千人大会”提出了实事求是要有“五不怕”精神,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进行了反思,排除C项;中共十七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便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基本准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的外交胸怀,B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但两者都不是首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的外交胸怀,排除AC两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无法体现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的外交胸怀,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
根据所学,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个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C项正确;ABD都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B项正确;求同存异仅是撇开分歧寻找共同点的策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是强调科技的作用,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C项正确;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体现了我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性,“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体现了新中国清除西方殖民势力、主张平等外交的外交原则,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2001年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001年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详解】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比如对历史事件的定性,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等。“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是万隆会议意义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和C都是万隆会议历史史实的描述,排除。故选D项。
【点睛】
9.A
【详解】
根据“东方巨人走向国际舞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万隆会议”可得出这些成就者阳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之下取得的外交成就,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并不是一边倒,排除B项;参加万隆会议的并不都是周边国家,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0.C
【详解】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没有与中国建交,C符合题意;ABD项内容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的相关史实相符,排除。故选择C。
11.A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②③④⑤正确,A项正确;而BCD项概括不全,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主张得到了中印两国的认可,A项正确;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B项;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原则,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1)《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国家实力增强。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等(意思相近即可)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声音”: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份著名的文件”结合材料的时间及“11国”,可知是《辛丑条约》;条约签订的影响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根据材料二“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可知中国代表团敢于强劲发声主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家实力增强。结论:根据材料一中显示了中国的软弱可欺,如今国强敢于对强国发声,主要原因可从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等方面回答获得的结论。
(3)根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得益于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知,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是指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等。
14.(1)闭关锁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侵略。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礼尚往来。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规定禁断了广东之外的一切中西贸易”可知,这就是闭关锁国;根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政治改制运动……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可知,前者是戊戌变法,后者是义和团运动。根据所学可知,两者出现的根源,均是帝国主义侵略。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于再请客……团结世界人民”可知,这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可知,对资本主义国家,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1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4)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
(2)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为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根据材料二“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次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可知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该方针的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根据所学可从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来分析亚非会议的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