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与中国古代文明有关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下列四幅图片中与佛教相关的是
A. B.
C. D.
3.说起印度,人们会想到宝莱坞电影,想到欢乐喜庆的印度舞蹈,也会想到充满咖喱味的印度料理。在人文风情的背后,印度社会从古至今难以更改之物,就是以血统来区分社会等级。这种等级制度称之为( )
A.种姓制度 B.禅让制度 C.分封制度 D.庄园经济
4.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数字”来源于( )
A.阿拉伯人 B.日尔曼人 C.奥斯曼土耳其人 D.印度人
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主要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硕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6.它是古代印度典型而森严的等级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并且各等级世代相袭。"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专制 D.民主制度
7.2019 年 5 月 12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以下文明成就可以在纪录片中展现的是
①太阳历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阿拉伯数字④象形文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
8.以下四幅图反映的是四大亚非文明古国的发源地,由此可知,亚非古代文明均属
A.海洋文明 B.游牧文明 C.大河文明 D.工业文明
9.《佛本生经》记载,古印度波罗痆斯的王重用一位婆罗门,让他主管司法,可是这个婆罗门贪赃枉法,后来群众杀了婆罗门,国王也被废黜,成了逐出种姓的贱民。这一事件反映了当地( )
A.种姓制度源远流长 B.王权受到法律制约
C.平民力量相当强大 D.种姓制度名存实亡
10.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始人是印度迦毗罗卫城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下列选项中与佛教有关的是( )
A. B.
C. D.
11.乔达摩 悉达多是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离家修行,创立佛教。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等级的是( )
A.掌管祭祀的人 B.掌管行政权力的人 C.从事农业、商业的人 D.奴隶
12.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A.由雅利安人建立 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D.首都是华氏城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
材料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都将降临到他的头上。”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杀害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杀害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文明象征?该国处于什么流域?
(2)材料二——选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源于哪一文明古国?
(3)材料三这些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是什么制度?
(4)依据材料三,由高到低列出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请写出国王的等级名称。
15.在学完本单元后,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近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者还是试图揭开金字塔的历史之谜。
(1)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其工程巨大且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解读珍贵文物】
(2)下图所示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哪位国王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
【聚焦种姓制度】
有媒体称,印度“种姓制度”废而不止,社会上针对低等级种姓群体的犯罪层出不穷,这是引起“贱民”不断发动示威活动的主要原因。
(3)历史上,种姓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贱民”的地位如何?
【活动总结】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D项正确;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排除AB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A项正确;圣诞老人与基督教有关,排除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排除C项;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A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的首领承让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地方制度,排除C项;庄园经济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经济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出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D项正确;“阿拉伯数字”来源与阿拉伯人、日尔曼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均没有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大江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耕维持人类种群发展的有利条件,D项正确;自然资源匮乏,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文明成果丰硕、文化积淀厚重不是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6.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古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亚洲文明之光》的文明成就可以在纪录片中展现的是②③,C项符合题意。而①④属于非洲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排除。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8.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故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故亚非古代文明均属大河文明,C项正确;古希腊罗马属于海洋文明,排除A项;亚非文明古国属于农耕文明,非游牧文明,排除B项;工业文明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婆罗门贪赃枉法、群众杀了婆罗门,国王也被废黜”可知,群众杀婆罗门、废黜国王,这体现出平民力量相当强大,C项正确;材料是在突出群众的力量,不是说种姓制度本身,排除AD两项;材料是在突出群众的力量,没有提到法律,排除B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C是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C项正确;其他建筑分别是罗马大竞技场、希腊帕特农神庙、麦加寺中的克尔白神庙,均与佛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形成了种姓制度,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因此掌管祭祀的人是第一等级,A项正确;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排除B项;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排除C项;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因此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对孔雀王朝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创立于古印度。
14.(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3)古印度;种姓制度
(4)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刹帝利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2)根据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根据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4)据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杀害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杀害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可知,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15.(1)用途:作为陵墓。不同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
(2)汉谟拉比。意在说明君权神授。
(3)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地位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金字塔是埃及人民建立的,其中,胡夫金字塔前后共修建了30年,动用了大量的劳工。人民为修建金字塔都不堪重负。因此,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据此可知,它们不是“天外来客”所建,因此,不同意题干这种说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石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因此,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说明汉谟拉比的权力来自于太阳神的赐予,故意在说明君权神授。
(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因此,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发祥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总结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如,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