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的是( )
A.桃花 B.荷花 C.梅花 D.菊花
2.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是( )
走进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种满绿竹鲜花,________朴素________华丽。远处河边,群鸭戏水,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洗衣服,它们________不怕。
A.既……又…… 只有……才……
B.虽然……但是…… 即使……也……
C.既……又…… 即使……也……
D.因为……所以…… 既……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B.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C.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动的。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5.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了不起吗? B.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C.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不了不起吗? D.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tíng máo yán wèi jiè biān fú
( ) ( ) ( ) ( )
xī shū jì sù shuài lǐng ruì lì
( ) ( ) ( ) ( )
7.看拼音,写汉字。
zhuāng shì shùn xù tà bù hé xié
( ) ( ) ( ) ( )
dūn zhe gòu chéng wēn xīn cuī mián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8.生活中也有很多“天窗”。请你发挥想象,完成仿写练习。(选做题)
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瓣雪花,窗檐上的一根树枝,想象到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从那窗外的一弯月牙,想象到这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文乐园
任选一个片段,进行赏析。
1.田地的小径旁,棵棵小草从土地中探出头来,东张张,西望望,好像在对这美丽的景色仔细欣赏。草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仿佛是绿地毯上画的小点缀。小径旁的河水浅浅的,清清的,河里小鱼游动,河底砂石颤动,清晰可见。
2.乡村的夏天,不像城里那么炎热。老人们悠闲地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摇着蒲扇;孩子们围着大树跑着,累得满头大汗;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扯上几句家常话,说个没完。宁静的夏夜,蛐蛐唱着动听的歌曲,风儿吹过树缝发出“沙沙……”的声音,小河降低了音调轻轻地伴奏,组成了一首婉转的催眠曲。
3.春天是乡下最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农民伯伯驱赶着黄牛在耕田,黄牛身后跟着许多八哥和白鹭,它们有的低飞,有的跳跃着捉小虫;小鸭子也来凑热闹,在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着。
4.清晨,瓦蓝瓦蓝的天空云雾缭绕,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好像童话里的仙境。一会儿,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雾也渐渐消失。我站在宁静的山脚下放眼眺望,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漫山遍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像是给山穿了一件朴素雅洁的花裙子,下边还镶着像绿宝石-样的花边。一泓清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溪水撞击在岩石上“叮咚”作响,弹唱着欢畅的乐曲。溪下光滑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高山流云也倒映在其中,一群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10.《天窗》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字_______。他临终前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文学奖,专门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多音字组词。
扇shān( ) shàn( )
似shì ( ) sì( )
12.第一段话写木板窗的_______,与第2自然段中木板窗关起来后屋里的状态形成_______,为下文写天窗_______。
13.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开天窗的原因,引起下文。
B.说明乡下生活条件差,承上启下。
14.本文的题目是“天窗”,作者为什么从“木板窗”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5.对“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下的环境非常开阔。
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可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范围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
16.“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
17.课文字里行间蕴藏着美丽的图画,请为划线文句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8.用“﹏﹏﹏”画出中心句。
19.想象一下冬天的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一道风景,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习作天地。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拿起手中的笔,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一写你去过的名胜古迹。要突出重点,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思是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2.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
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朴素”和“华丽”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洗衣服”和“它们不怕”之间表示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A“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句子中的“照例”意思是:照样、遵照常例。结合词义联系句子可知词语运用符合本题语境。
B“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句子中的“锐利”意思是:锋利的,尖锐的,尖而快的(刃锋等)。或比喻(眼光、言辞等)尖锐、犀利。结合词义联系句子可知词语运用符合本题语境。
C“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动的。”句子中的“感动”意思是:触动。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羡慕。结合词义联系句子可知词语运用不符合本题语境,应用“感谢”词语才符合句子语境。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句子中的“纤细”意思是:指纤柔,细小。结合词义联系句子可知词语运用符合本题语境。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项,“光茫”应改为“光芒”,其意思是像针状四射的强烈光线。“茫”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C项,“叮铛”应改为“叮当”,其为拟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玉饰等相碰的声音。
D项,“翅傍”应改为“翅膀”,其意思是指昆虫、鸟类的飞行器官。“傍”指靠近,临近。
5.A
【详解】
考查句子意思理解。
A 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了不起吗?反问句,意思是说画家的本领没什么了不起。
B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陈述句,意思是说画家的本领了不起。
C 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不了不起吗?反问句,意思是说画家的本领了不起。
D 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啊!感叹句,感叹画家的本领了不起。
6. 蜻蜓 茅檐 慰藉 蝙蝠 稀疏 寄宿 率领 锐利
【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注意掌握生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蜻蜓”“茅檐”“慰藉”“蝙蝠”“稀疏”“率”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装饰 顺序 踏步 和谐 蹲着 构成 温馨 催眠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
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书写时要注意“谐、蹲、馨”这些容易写错的字。
8. 绽放的梅花 鹿角似的珊瑚 外婆的小船 天公爷爷的眉毛 丢失在旷野中的镰刀
【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完成本题,是要阅读题中文字,抓住事物特点;二是要充分发挥想象;三是要借助想象恰当地体现出事物特点,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9.示例:片段一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草人的行为,把草丛中开着的五颜六色的小花比作绿地毯上画的小点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地小径旁的美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片段的赏析。
作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的用词、修辞或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本题答案不唯一,赏析合理即可。
如:片段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含苞待放的花儿比作羞涩的小姑娘,赋予了小草人的动作,还描写了动物们劳作或玩耍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春天乡下的美景图。
10.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茅盾文学奖 子夜 春蚕 林家铺子
11. 扇风 扇子 似的 似乎
12. 作用 对比 作铺垫
13. 比喻 屋子 地洞 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像似的 A
14.从“木板窗”写起,是为了引出关于天窗的话题,自然转入下文。
10.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丘山之功,他从1918年起陆续编译了数十篇外国童话,是最早把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介绍给中国儿童的人。茅盾临终前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文学奖,专门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家,这就是著名的“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白杨礼赞》等。
11.
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扇shān组词:扇风、扇动、构扇、扇惑、扇枕。
shàn组词:扇贝、扇子、蒲扇、扇骨、走扇、磨扇、台扇。
似shì组词:似的。
sì组词:相似、似乎、貌似、酷似、好似、疑似。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合句子“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可知讲述的是木板窗的作用。再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可知与第2自然段中木板窗关起来后屋里的状态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天窗作铺垫。
13.
(1)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关上窗后屋子里的状态。
仿写: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第一自然段讲述了木板窗窗的作用,“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讲述了关上木板窗以后屋子里的状态,所以人们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这个句子是为了点明开天窗的原因,引起下文。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作者先是介绍了“木板窗”的作用,然后再写关上木板窗以后屋子里黑暗的状态,所以人们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那么从“木板窗”写起是为了引出关于天窗的话题,自然转入下文。
15.C
16.①乡下人家 ②红霞、微风、鸟儿
17. 门前晚餐图 秋虫夜吟图
18.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9.冬天乡下人在墙角晒太阳。
15.
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阅读句子“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可知,“天高地阔”指吃的地方很开阔。
16.
考查句子中词语意思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知,“他们”指的是乡下人家;“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17.
考查如何拟题。结合“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并联系划线句子可知,划线句子写了两幅图画:门前晚餐图、秋虫夜吟图。
18.
此题考查中心句。
《乡下人家》课文描绘了乡下人家自然、淳朴的生活场景,全文一共描绘了六处乡下美景,文字如同乡下的空气一样清新、自然而又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
选段写了门前晚餐图、秋虫夜吟图两处风景。
所以中心句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9.
考查学生想象写话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冬天的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即可。
如:冬天,乡下覆上了一层白雪,仿佛穿上了白色的衣裳。整个乡村静悄悄的,只有缓缓升起的炊烟给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气。
20.范文
难忘的国庆节
十一国庆是欢庆、快乐的节日。我们按约定在这美丽的节日里去体验美丽的山,清澈的水。
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沿着长长的沿江风光带,从湘江大桥来到了橘子洲。刚下车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啊,真香!放眼望去这里就是江中的小岛。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上了旅游观光车,来到了橘子洲上的顶端。看,年轻帅气的毛爷爷坐在岛的中央。正注视着层林尽染的岳麓山呢!岛的两边是繁华的长沙城,东边由美丽的绿带相拥普高而雄伟的杜甫阁,特别引人注目清澈的湘江水,水面非常平静,宛如一面明镜,小岛倒映在水中,远远望去,湖水宛如母亲般环抱着橘子洲。我问妈妈:“湘江是最大的河吗?”妈妈说:“湘江是三湘大地母亲河,她也是长江的孩子,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长沙县白鹭湖,啊,多美的湖啊!湖水清澈,四周绕山。看着望不到头的山脉,我就问妈妈:“这里有很多山吗?哪里才是高峰?”妈妈说:“我国有许多名山,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我想珠穆朗玛峰一定很雄伟。
国庆假期过得很快,我又回到了教室,会学到更多山和水的故事,山和水的知识。我想去游长江,去看大海,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我爱山河,我爱祖国的山河。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写景作文的掌握能力。
要求:
首先,展开联想和想象(可用拟人,比喻);
其次,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最后,介绍给同学,介绍的时候,需要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
结尾:表达情感,风景如此动人,我们不禁要感叹;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