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9 父爱之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 ”大家很生气,异口同声的责问兽医。兽医没有办法,再次抚摩受伤的老鹰。
A.你可以见死不救吗? B.你不能见死不救。
C.你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D.你不可以见死不救吗?
2.[词语辨析]将下列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警察用 的目光看了一眼人群,一下子就把小偷抓了出来。
A.机警 B.机灵 C.机智 D.机巧
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茧子 庙会 春蚕
B.比业 主席 不屑
C.启迪 嫁妆 上邀
D.上榜 兼职 朝笑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抒情,少一些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灰色的基调;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①主动的出击 ②愁苦的叹息 ③亮丽的着色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B.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字词。
1.他xiān kāi( )炕xí( ),从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
2.这里的sī chóu( ) 非常漂亮,很多人下了订单。
3.他还没bì yè( )就在这里做jiān zhí( ),非常辛苦。
7.注音并组词。
摄( )__________ 估( )__________
殖( )__________ 炭( )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读句子,回答问题。
1.“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滋味了。”这句话中加点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滋味”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欣赏”造句,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认为好而喜欢:
________________
②享受美好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子,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书就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
3.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微光在飞行,这景色着实迷人。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继光愤怒地敌人的火力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槽,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做宿店和饭店,节省了旅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10.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时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摇船去无锡为什么可以节省路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为什么在小船上睡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概括前两句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
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
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
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
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14.短文中“草鞋人”指的是_______,“皮鞋人”指的是_______。
15.第1段场景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皮鞋人的儿子很听话,常常念着草鞋人。
B.草鞋人很乐观,总是话中带笑。
C.皮鞋人一两年也能偶尔回来一次。
D.到了枫亭口,草鞋人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心里悠然自得。
18.为什么“在镇上,草鞋人把担子让给皮鞋人;进入无人山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驼腰前进”?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草鞋人想走一程歇一程。
B.因为草鞋人想让马家溪的村民们给自己很高的评价,夸儿子是个孝子。
C.因为草鞋人既心疼儿子,舍不得让他挑担,又要照顾儿子和自己的面子。
D.因为皮鞋人双手抢担,多次请求。
19.“望着前面草鞋人负担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是因为( )。
A.没有草鞋人,就没有现在的皮鞋人。
B.皮鞋人想到草鞋人这些年对自己不断的付出,内心充满了感激。
C.“草鞋人”和“皮鞋人”的生活都很艰辛。
D.皮鞋人想到自己平时不能帮到草鞋人,感到十分惭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补充。
注意考虑“大家都很生气,异口同声地责问向导”可以想到前面的句子,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一般是反问句和感叹句,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注意句子的反问语气和表达的不满的感情。C选项“你怎么能见死不救呢?”运用反问的语气,语气更加强烈。
2.A
【详解】
机警:机智敏锐。
机灵:聪明伶俐。
机智:聪明灵活。
机巧:机智巧妙。
搭配“目光”,只有“机警”合适。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书写辨识。
B项,有误。
“比业”错误,应改为“毕业”,意为: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校方规定的标准,结束学习。
C项,有误。
“上邀”错误,应改为“上缴”,意为:把收入的财物、利润等缴给上级上缴利润。
D项,有误。
“朝笑”错误,应改为“嘲笑”,意为:用话语取笑他人。
故答案选A。
4.B
【详解】
对于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前后组合。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搭配词语练的就是词语之间恰当的合理的搭配。我们学习的词语搭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美的)图案和(认真地)读书。一类是(打垮)敌人。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对于选词填空: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各种词语及短语的意思,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千万不要脱离文章。
5.A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省略号的作用。
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4、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思维的跳跃;11、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在选项B和选项C中,“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以及“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都指的是没有列举的省略,在选项A中,“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指的是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6. 1.掀开 席 2.丝绸 3.毕业 兼职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1.掀开、席
2.丝绸
3.毕业、兼职
7. shè 摄氏度 gū 估计 zhí 殖民 tàn 木炭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组词。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字读什么,然后根据字写出拼音,书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要书写规范。
摄shè。组词:摄影、摄氏度、摄氏、统摄、拍摄、摄政、追魂摄魄、摄人心魄。
估gū。组词:估量、估计、评估、估算。
殖zhí。组词:繁殖、骨殖、增殖、货殖、垦殖、殖民地、殖民。
炭tàn。组词:雪中送炭、生灵涂炭、涂炭、炭疽。
8. 不能去掉。因为加点部分详细罗列了之前自己各种哭闹的原因,目的是清楚地告诉读者这次“心酸的哭”与之前完全不同,如果去掉,就显得笼统,不能清晰表达了。 “新滋味”是指“我”深刻体会到家人凑钱供“我”读书是何等的艰难,更深切感受到家人对“我”读书的期望是何等之大,为之心酸,为之流泪 。 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画一只小船轻而易举,但是“父爱”的厚重,岂是一只画笔所能完全表现的?因此,多年来,“父爱之舟”一直萦绕在作者脑海,他的画笔早已绘出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佳品,但始终迟疑,未能画出真正的“父爱之舟”,可见,至少在作者心中,这幅“父爱之舟”他是很难完成的。
【详解】
略
9. 我很欣赏他的做事风格,干练又不失礼节,让人很放心。 我常常会坐在小河旁,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迷人的小河! 一缕明媚的阳光 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决不畏惧! 颜色照耀着眼睛。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略
10. 截止某时候。 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11.可以在船上吃住,不用另外花钱。
12.因为我意识到考不好的严重性。
13.报考无锡师范,父亲和姑爹夜晚摇船送我到无锡。
略
14. 父亲 儿子
15.第1段描写了山间雨后的清新空气和山道的弯陡难走,为下文父亲挑着担子,穿着草鞋行走作铺垫,烘托走路的艰难,更能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16.鞋子的变化,写出了时间在变,生活在变,儿子也在变。穿草鞋的父亲一点一点把儿子养大,儿子不断成长,从上小学、中学,到离开家参加工作。
17.C
18.C
19.D
14.本题考查词语的具体内涵.解答此题只要读懂文本内容即可理解,文中的第三段写道:“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可见草鞋一直没变,皮鞋是由布鞋、球鞋演变而来,再结合下文的内容可以肯定,这“草鞋人”指的就是穿草鞋的父亲,“皮鞋人”指的是后来走出山村,穿皮鞋的儿子。答案为:父亲 儿子。
15.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与对文中内容的分析理解。解答第①题要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第一段主要描写了山间雨后的清新空气,以及山路的蜿蜒难走,为下文父亲挑着担子,穿着草鞋行走作铺垫,烘托走路的艰难。答案为:第1段描写了山间雨后的清新空气和山道的弯陡难走,为下文父亲挑着担子,穿着草鞋行走作铺垫,烘托走路的艰难,更能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16.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问到鞋的变化起到什么作用,结合本文内容来看,从鞋的变化,写出了时间在变,生活在变,儿子也在变。答案为:鞋子的变化,写出了时间在变,生活在变,儿子也在变。穿草鞋的父亲一点一点把儿子养大,儿子不断成长,从上小学、中学,到离开家参加工作。
17.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短文写了皮鞋人一两年也能偶尔回来一次。故选C。
18.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在镇上,草鞋人把担子让给皮鞋人;进入无人山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驼腰前进”?因为草鞋人既心疼儿子,舍不得让他挑担,又要照顾儿子和自己的面子。故选C。
19.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望着前面草鞋人负担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是因为皮鞋人想到自己平时不能帮到草鞋人,感到十分惭愧。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