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灾难,中国力量最可信赖。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端正了错误。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供应 供养 供品 口供
B.恐吓 吓唬 吓人 惊吓
C.晕车 日晕 血晕 发晕
D.淡泊 停泊 泊船 漂泊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海在书法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回到学校后,遭到了同学们的狂轰滥炸。
B.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D.她自我安慰道:“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4.对“青山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臣的遗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高度的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5.选字填空。
圣 剩 盛 胜
美不()收 ()气凌人
营养过() 齐天大()
采 彩 睬 踩
五()缤纷 兴高()烈
不理不() 步步()实
二、填空题
6.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仔细( )宽阔( )顽劣( )
干净( )脆弱( )粗糙( )饱满( )
粗暴( )纯洁( )猛烈( )方便( )
7.下列句子是神态描写的在括号里画“△”,是动作描写的画“○”,是心理描写的画“□”。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2)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3)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三、语言表达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你认为此时的毛泽东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修改病句。
1.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队员们和师生们一起唱着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每逢国庆节,伟的父亲总是穿上褪了色的旧军装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然后默立,肃穆庄严。
一天,伟的父亲又要爬上木梯,亲手挂红旗。父亲有些气喘, 动作迟钝,臂膀抬不高手发抖。突然,伟看见父亲像根没立稳的木桩从梯子上横落下来。
伟的父亲住进了医院,打氧输液仍昏迷不醒,伟整日守在病床边。
清晨,伟打开父亲床头的窗户时听见一曲国歌奏响,原来是医院举行升旗仪式。清爽的空气携着激昂的乐曲从窗口涌进,狭窄的病房里就有庄严的回响震颤胸口,这时,伟看见一直昏迷的父亲正渐渐苏醒,先是双腿立正似的合拢,接着手慢慢向头部挪,样子像在敬礼, 最后双眼缓缓睁开。
国歌浑厚雄壮,国旗冉冉升起。
伟发现父亲的眼里有了硝烟,耳里有了冲锋号角,那是一场难忘的反击战:在暴风骤雨般的枪声中,伟的父亲终于高高挂起血染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
国歌戛然而止,伟的父亲望着窗外的国旗,面带笑容永远闭合了双眼。
此后,每年国庆节,伟像父亲一样把庭院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
10.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1.每逢国庆假,伟的父亲是怎样升国旗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12.从父亲的升旗仪式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
13.父亲去世后,伟为什么要每年在家门前升国旗?
_______________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4.“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选第_____种解释。
15.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_________的,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画出。
16.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土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病句辨析。
B项中的“通过”应该换为“经过”。
C项中的“的人”应该去掉。
2.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A.不相同。“供应”的“供”读gōng;“供养、供品、口供”的“供”读gòng。
B.不相同。“恐吓”的“吓”读hè;”吓唬、吓人、惊吓”的“吓”读xià。
C.不相同。“晕车、发晕”的“晕”读yūn;“日晕、血晕”的“晕”读yùn。
D.相同。“淡泊、停泊、泊船、漂泊”的“泊”读bó。
3.A
【详解】
狂轰滥炸:指短时间内对目标频繁进行的破坏性轰炸。属于贬义词,题干中与刘海获奖搭配不当。
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舍己为公:意思是指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4.B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该句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马革裹尸,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
故选项B说法有误。
5.美不(胜)收 (盛)气凌人
营养过(剩) 齐天大(圣)
五(彩)缤纷 兴高(采)烈
不理不(睬) 步步(踩)实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具体字的识记。此题选的字因是同音不同形,故而大大加深了解答难度。需要注意的有,美不胜收和盛气凌人,我们识记的时候可以记住“气盛”,意思是在气头上,很生气。就能区别这两个词了。还有一组词五彩缤纷和兴高采烈,容易填混,“彩”直译上是彩色,颜色多种多样,缤纷也可以指色彩多种,是可以搭配在一起的。我们记住这一点,就不会与兴高采烈中的“采”弄混了。
6. 凉爽 大致 狭窄 乖巧 污秽 坚强 光滑 空虚 温柔 肮脏 柔和 麻烦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凉爽;大致; 狭窄;乖巧;污秽;坚强;光滑;空虚;温柔;肮脏;柔和;麻烦。
7. □ ○ ○△
略
8.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写字台上放着电报。 示例:他在想以前与毛岸英一起生活的日子,在想自己与毛岸英的一次次分离与团聚。
【详解】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毛泽东此时是在想念他的儿子毛岸英,想自己与毛岸英的一次次分离与团聚。
9. 同学们都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不同型号的船。 海洋里有带鱼、黄鱼等多种鱼。 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师生们一起唱着歌。
略
10.一面国旗
11.伟的父亲总是穿上褪色的旧军装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然后默立,肃穆庄严。
12.我体会到他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13.伟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父亲,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理解了父亲对国旗的感情,决定把这份感情传承下去,所以他每年国庆节在家门前升国旗。
略
14.①
15.悲痛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6.B
14.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注意联系句意分析。
结合“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可知,“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指的毛主席下意识地犹豫了一会。因此“踌躇”在这里指的是犹豫的意思。故选①。
15.
本题分析关键字词含义及寻找关键句子,联系上下文作答。
黯然:阴暗的样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结合词语的意思可知,毛主席的心情悲痛的。第2段句子“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也写出了毛主席悲痛的心情。
16.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将遗体运回国。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B项,“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而不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故B项理解不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