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明朝的厂卫制度是君主高度集权的表现。其中的“卫”是指
A.锦衣卫 B.禁军 C.御史台 D.转运使
2.科举考试到明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文体灵活多变 C.考生可畅所欲言 D.以诗词为主要考试内容
3.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小说 C.“四书”“五经” D.《论语》
4.明朝为一劳永逸的解决“君相争权”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5.在没有摄像头的年代,能助朱元璋掌握官员一举一动的是
A.设立锦衣卫 B.废中书省,权分六部
C.废除丞相制度 D.大兴文字狱
6.按元制,“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宜政诸院许自言其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违制论。”明朝为了避免元朝中书省独大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A.废丞相和中书省
B.设立“锦衣卫”
C.设五军都督府
D.废行中书省
7.《明史·刑法志》中提到,厂卫只听命于皇帝,其本身的约束缺乏制度,逐渐沦为帝王极端私欲的鹰犬;厂卫具有单独的羁押、刑讯取证的权力,其设立对司法体系造成严重的伤害。由此可知,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身缺乏制度的强制约束 B.传统的司法监察体系逐渐瓦解
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特务机构沦为皇权专制的工具
8.洪武七年,明朝颁布《大明神》,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其中“大臣专推选官”“交结朋党素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 B.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C.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D.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
9.明初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权重,对中央离心离德所致。鉴于此,朱元璋( )
A.派文臣做知州,下设通判 B.废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C.设军机处,皇帝总揽大权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10.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城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11.《白话本国史》中写道:“(明)太祖初定天下……所定制度,亦颇详备……然而专制的气焰太盛,私天下之心又太重。”下列能够说明太祖“专制的气焰太盛”的是( )
A.创立科举制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设立宣政院 D.废除丞相制度
12.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朱元璋自己也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A.设立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废除丞相制度
13.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①宋朝时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②武则天翻阅史书《资治通鉴》
③临安城有许多回族商人用交子做买卖④清朝百姓喜爱吃马铃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下表是秦朝到明朝中央机构丞相(宰相)一职发展演化表:
上述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本质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皇帝和丞相斗争激烈 D.六部地位不断提高
15.“(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监视大臣 D.饮酒之风盛行
二、综合题
16.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寒门子弟凭借才能也能进入官场。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初谚语
材料三: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答卷必须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1)根据材料一,科举选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2)材料二表明,宋初统治者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时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里,《四书集注》的作者是谁?这种“八股取士”的方式对教育、选官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唐朝科举制有什么创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原因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A符合题意;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B不符合题意;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C不符合题意;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A
【详解】
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与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题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所以明朝读书人小明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要准备复习的内容是四书五经,C项正确;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考唐诗和小说,排除A项、B项;《论语》只是“四书”中的一部,所以只复习《论语》是不够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君相争权”问题,A正确;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目的是加强对官民控制,B错误;八股取士是明代的选官方式,与材料无关,C排除;大兴文字狱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与题意不符,D排除。
5.A
【详解】
依据题干“朱元璋掌握官员一举一动”就是要对官员进行监督。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A正确;为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废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向皇帝负责。BC排除;为加强思想控制,清朝大兴文字狱。D排除;故选A。
6.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为了避免元朝中书省独大的弊端,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是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故A符合题意。题干是政治上改革中央官制加强皇权,而设立“锦衣卫”不是官制改革,而是设立特务机构;设五军都督府是军事措施;废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题干是政治上改革中央官制加强皇权。
7.C
【详解】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C项正确;自身的问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传统的司法监察体系仍然存在,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D项只是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依据题干“大臣专推选官”“交结朋党素乱朝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例如废除丞相,设立三司,设置锦衣卫,颁布《大明神》,这些都是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C项正确;题干措施与防止了地方割据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排除B项;题干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没有体现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
根据材料“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权重,对中央离心离德所致”结合所学可知是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是因为地方上权力太大导致的,因此明朝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D项正确;A项是宋太祖实行的政策,排除;废丞相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排除B项;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
依据题干“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壮大的同时,考试范围狭窄、缺乏实用性,出现了“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的局面,即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明朝科举制度利于强化专制皇权,排除B项;材料与商业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D项正确;创立科举制的是隋文帝,排除A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不能完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处理的政事增多是因为废除了丞相制,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D项正确;AB项是清朝时期,排除;设厂卫特务机构与处理批阅奏章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D
【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①符合题意;《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②符合题意;回族形成于元朝,③符合题意;明朝引进马铃薯,清朝百姓喜爱吃马铃薯符合史实,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朝到明朝,相权不断被削弱,明朝时丞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斗争激烈、六部地位不断提高的信息,而是强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15.C
【详解】
根据题干“(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C正项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没有体现“君臣关系融洽”,排除A项;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16.(1)标志:进士科的创立。统治者:隋炀帝。
(2)政策:重文轻武。作用:营造读书氛围、促进文化繁荣,带来科技发达、人才辈出局面,扭转五代十国时尚武轻文局面,对稳定政权安定社会起促进作用。(答到两点。)
(3)作者:朱熹。影响:只读四书五经,教学内容单一。文体格式、段落划分规定严格,形式呆板。严重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现实。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的创新意识。选拔出的是死读书的顺从者。(答出3点以上。)
【详解】
(1)标志:根据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选官制度正式确立。统治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统治者是隋炀帝。
(2)政策:根据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营造读书氛围、促进文化繁荣;带来科技发达、人才辈出局面;扭转五代十国时尚武轻文局面;对稳定政权安定社会起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回答。
(3)作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集注》的作者是朱熹。影响:根据材料三“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可知,只读四书五经,教学内容单一。根据材料三“答卷必须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可知,文体格式、段落划分规定严格,形式呆板。此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严重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现实;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的创新意识;选拔出的是死读书的顺从者等角度进行分析。
17.(1)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变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内容上加大了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注重能力;创新:开创了殿试,武举等。
(3)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详解】
(1)根据材料中的科目“明经,进士”可得出材料一反映的是科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变化:根据材料“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可得出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根据材料“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出内容上加大了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注重能力。创新: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