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0.1机械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0.1机械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9 22: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0.1 机械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2.网球落到水平地面后又会跳起来。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记录一只网球落地后运动过程的照片,照片中位置1、位置2高度相等,位置3高于位置1和2。则(  )
①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动能越来越小
②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③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④该网球在位置1、2的机械能相等,在位置3的机械能最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④
3.如图所示,2021年6月17日搭载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加速升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不变
B.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D.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4.在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中,中国选手朱雪莹获得金牌,如图是朱雪莹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朱雪莹从高处下落过程中,她的机械能变大
B.朱雪莹从高处下落到接触蹦床前,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朱雪莹在蹦床上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小
D.朱雪莹弹离蹦床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5.高空中形成的雨滴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下落的一段时间速度越来越大,落到地面前一段时间匀速下落。雨滴在空中下落的整个过程中
A.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守恒
B.动能先增大后不变,机械能守恒
C.动能先增大后不变,机械能一直减小
D.动能先减小后不变,机械能一直减小
6.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难度的1620度旋转,获得本项目的金牌。现将运动轨迹简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能量损失,她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A.a B.b C.c D.d
7.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动能为0
B.如图乙所示,能反映皮球在空中的动能E随时间变化t的关系
C.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上A、B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D.皮球经过同一高度C、D两点时,动能相等
8.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自由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小球在b和d时机械能都相等
9.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奧运会。如图所示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  )
A.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 B.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C点的机械能
C.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 D.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于D点的重力势能
10.如图甲图所示,小球向左以速度v1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乙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甲图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弹开过程物体速度一直在减慢
D.压缩过程中小球一直受到向右的弹力且弹力越来越大
11.下列情景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 B.小朋友滑滑梯
C.弹弓弹射子弹 D.上升的滚摆
12.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
C.飞行的飞机 D.拉开的弹弓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小球由B点向C点运动过程中,______能逐渐减小,小球摆到______点时动能最大。
14.如图,轻质弹簧顶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大小不计的重物。用手抓住重物向下拉伸弹簧到a,松手后弹簧拉重物上升依次经过点b、c到最高点d,其中点c是弹簧不挂重物静止时的位置,b是重物连接在弹簧下端静止时的位置。则重物从a运动到点d过程中,在___________点重力势能最大,在___________点动能最大,在___________点机械能最大。(不计空气阻力)
15.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需要消毒,如图是一辆消毒车正在街道上消毒。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橡皮条将模型飞机弹出,在弹出过程中,弹力对飞机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橡皮条的弹性势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月11日1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这是进入2019年后全球首次运载火箭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8次飞行。
(1)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2)“中星2D”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整个运行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2019年7月,国家三部委召开会议,明确支持低速电动车下乡,电动车将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小明家购置了辆四轮低速电动车,空车质量400kg,最高速度为20m/s,电动机工作电压60V,工作电流60A。(g取10N/kg)试问:
(1)该电动车所用电能属于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2)若该电动车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60cm2,标准承载200kg,请计算标准承载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 )
(3)在标准承载下,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0.5h,所受阻力为总重的,则该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
(4)部委发文对电动车的整车质量、最高速度都进行了限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车的_____较大,以减小行车危险。
19.小星一家到某主题公园游玩,他和家人乘坐了过山车,当过山车经过弯道内侧最高位置时,他明显感觉到自己仍然在挤压座椅,如图甲所示。小星问爸爸:我经过弯道内侧最高位置时,由于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按说不应该对倒置的座椅产生压力呀,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仍然在挤压座椅,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座椅对我会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那么这时在竖直方向,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有什么作用呢?爸爸向他解释道:刚才我们在弯道上的运动是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指向圆心的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做这种运动,这种力叫向心力,刚才过山车经过弯道内侧最高位置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由重力和座椅对人的反向作用力共同提供的。
小星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如图乙所示,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为v(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圆弧长),那么物体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F向=mv2/r。
如图丙所示,是小星模拟过山车的运动情景。光滑水平轨道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右端与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轨道接触面粗糙程度均匀,半圆的直径BD是竖立的,轻质弹簧无形变时右端位于O点,小球(与弹簧右端只接触,并不相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压缩弹簧至A位置时释放,小球被弹出,在O点离开弹簧,小球此时速度大小为7m/s。小球能够沿着轨道运动并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 D点,小球此时速度大小为3m/s。其中,小球的质量为0.2kg,光滑水平轨道OB段的长度为2.1m,半圆轨道的半径为r=0.6m,常数g取10N/kg。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看成一个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球在光滑水平轨道OB段运动的时间是多少秒?
(3)请解释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速度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较小的原因;
(4)当小球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D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登陆火星
仰望星空,我们追梦不止……
2021年5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
登陆一颗陌生的星球,大体分为“绕”、“着”、“巡”三步。
“绕”: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程,实现对登陆星球的环绕飞行。
“着”:探测器着陆星球表面的过程。
“巡”:探测器到达星球表面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星球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
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着”,这个过程中要使探测器的速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降至零,通常要先后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三个阶段。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表面有大气层,温度适宜,火星表面引力为地球表面引力的38%。
  
(1)探测器环绕火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如图所示。当探测器运行到“近火点”时,它的势能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
(2)若着陆过程中只利用火星大气的阻力对探测器进行气动减速,探测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大小随探测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探测器沿直线下落,且它距离火星表面足够高,可以推断: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前的运动状态一定是______;
(3)利用降落伞减速时,若开伞的瞬间,探测器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它的重力,可以推断:开伞的瞬间探测器会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4)“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有一层钛、硅材料微结构膜,这层膜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莲叶表面的结构类似,能够令火星的沙尘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之间存在一层空气,可以极大减小火星尘埃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大大减少火星沙尘附着的可能性。请列举一个与上述减小摩擦力方法相同的实例:______;
(5)小明在地球上最多可以举起质量为38kg的杠铃,可以推断:若在火星表面,他最多可以举起______kg的杠铃。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轮
飞轮是安装在机器回转轴上的具有较大转动惯性的轮状蓄能器。图甲是热机飞轮的实物图,当机器转速增高时,飞轮的动能增加,把能量贮蓄起来;当机器转速降低时,飞轮动能减少,把能量释放出来。飞轮可以用来减少机械运转过程的速度波动。
在制造飞轮过程中,开始时,飞轮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与轴心总不会重合,重心位置与轴心位置有微小的偏差,这样的飞轮如果高速转动,运行将不稳定,而且轴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加速轴的磨损。
在机械制造中有一个给飞轮定重心的工序,目的是使飞轮的重心发生微小的位置变化,以使它的重心准确位于轴心上。
如图乙是给飞轮定重心的模型图,将飞轮单独固定在某一轴上,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图中两虚线的交点)自由转动。
用力推动一下飞轮,飞轮转动若干周后停止。重复多次,发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总是停在图示位置。
(1)当机器转速降低时,飞轮自身的机械能(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2)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可能在图乙中( )
A.轴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 B.轴心正上方的某一位置
C.轴心右侧的某一位置 D.轴心左侧的某一位置
(3)有一飞轮的重心与轴心不重合,静止的飞轮在外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自由转动一圈后,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飞轮自由转动第二圈时的动能( )
A.一直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无规律、无法判断
(4)工人在不影响飞轮转动情况下,在飞轮边缘上的某点E处,打磨去小部分金属块后,再用力推动飞轮,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5)请在乙图中标出E的位置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B、C两点等高,重力势能相等,小球从B点到C点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C点的动能减小,球在B、C两点的动能不相等,故A错误;
B.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网球在位置1、2,高度相等,势能也相等,在弹跳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机械能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所以1位置的机械能是最大的;3的位置高于1和2的位置,所以3处的重力势能要大于1和2处的重力势能,由于机械能是逐渐变小的,则3处的动能要小于1和2处的动能,故①③正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BCD.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火箭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火箭升空,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动能和势能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B
【详解】
A.朱雪莹从高处下落过程中,由于存在空气的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她的机械能变小,故A错误;
B.朱雪莹从高处下落到接触蹦床前,她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朱雪莹在蹦床上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形变程度最大,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故C错误;
D.朱雪莹弹离蹦床后,在上升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变为0,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雨滴在空中下落的整个过程中,高度一直降低则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开始下落的一段时间速度越来越大,则动能增大,落到地面前一段时间匀速下落时动能不变,即动能先增大后不变;由于下落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则机械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守恒。
故选C。
6.C
【详解】
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A处由静止出发,从轨道B处飞出,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运动方向沿轨道向上,则d轨迹不符合实际;A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若运动到右侧等高的位置,物体还有向右运动的速度,则此时物体的机械能大于A处的机械能,而题中不考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则物体运动到右端的高度要比A点的低。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此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0,所以在P时动能不为0,故A错误;
B.皮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越大,弹起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动能先变大后变小,由于皮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小,则皮球在最低点时的动能会变小,所以该图能反映皮球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故B正确;
C.每次皮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皮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落地时,转化成皮球的弹性势能也越来越小,皮球弹性形变程度也越来越小,所以看到黑色墨迹逐渐变小,即B点比A点留下的黑色圆斑小,故C错误;
D.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C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CD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C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高,速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路面粗糙,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路面粗糙,小球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过程中,小球要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在b的机械能大于d时机械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AC.由图可知,足球落地后又弹起,越弹越低,但不计空气阻力,故可知,在足球落地与地面接触碰撞时,有部分能量损失掉,转化为内能。足球由A点落地后经过B、C点,因此A点的机械能大于B、C点的机械能,故A正确,C错误;
B.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没有与地面碰撞即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在B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故B错误;
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同一个足球质量相同,B点的高度大于D点,因此在B点的重力势能大于D点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小球对弹簧有压力作用,使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图中,弹簧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开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的动能增大,则小球的速度增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压缩过程中小球一直受到向右的弹力,且弹簧被压缩得越厉害,弹力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1.D
【详解】
A.火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所处高度增大,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滑滑梯,所处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弹弓弹射子弹,弹弓的弹性势能减小,子弹的动能增大,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
D.上升的滚摆,速度越来越慢,动能减小,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飞行的飞机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故C符合题意;
D.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动 B
【详解】
[1][2]小球从B点始向C点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摆到B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14. d b c
【详解】
[1]重物从a运动到d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在d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
[2]c是弹簧不挂重物静止时的位置,即c是弹簧处于原长的位置;b是重物连接在弹簧下端静止时的位置,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弹力大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b点时,弹力等于重力,合力为0,不再加速,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
[3]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此时重物做减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点时,弹力为零,弹性势能为0,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此时重物的机械能最大。
15.减小
【详解】
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并向外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速度和高度不变,但是由于质量变小,消毒车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16. 做功 减小
【详解】
[1]某同学利用橡皮条将模型飞机弹出,在弹出过程中,飞机受到了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弹力对飞机做功。
[2]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弹性势能变小。
17. 非平衡力 发生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不变
【详解】
(1)[1][2]火箭处于加速上升过程,所以此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3][4]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少,故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8. 二次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动能
【详解】
(1)电能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获得的,是二次能源。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2)标准承载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力是
电动车与地面接触面积是
那么标准承载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3)在标准承载下,电动车的重力是,则所受的阻力是
由于它匀速行驶,电动车的驱动力是
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0.5h,电动车通过的路程是
电动车的机械能是
电动车消耗的电能是
则该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4)部委发文对电动车的整车质量、最高速度都进行了限制,质量和速度都会影响电动车的动能,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车的动能较大,以减小行车危险。
答:(1)该电动车所用电能属于二次能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2)标准承载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是;(3)该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部委发文对电动车的整车质量、最高速度都进行了限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车的动能较大,以减小行车危险。
19.(1)2N;(2)0.3s;(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等于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较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速度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较小;(4)1N
【详解】
(1)已知,小球的质量为0.2kg,则小球的重力为
G=mg=0.2kg×10N/kg=2N
(2)小球在外力作用下压缩弹簧至A位置时释放,小球被弹出,在O点离开弹簧,小球此时速度大小为7m/s,光滑水平轨道OB段的长度为2.1m,小球在光滑水平轨道OB段运动的时间是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等于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较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速度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较小。
(4)物体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F向=mv2/r。到达最高点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和轨道反向作用力之和,故压力等于向心力和重力之差为
答:(1)小球受到的重力是2N;
(2)小球在光滑水平轨道OB段运动的时间是0.3秒;
(3)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速度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较小的原因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等于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动能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动能较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小球通过位置D点的速度比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较小;
(4)当小球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D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1N。
20. 最小 匀速直线运动 向下 气垫船 100
【详解】
(1)[1]当探测器运行到“近火点”时,距离火星最近,它的势能最小。
(2)[2]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足够高,沿直线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速度越来越快,探测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大小随探测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大气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等于火星重力时,探测器受平衡力作用,作匀速直线运动。
(3)[3]利用降落伞减速时,若开伞的瞬间,探测器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它的重力,由于惯性,探测器仍保持向下运动。
(4)[4]气垫船是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和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垫升,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实现高速航行的船。
(5)[5]火星表面引力为地球表面引力的38%,小明在地球上举起物体的重力与火星上物体的重力相同,则
解得
m=100kg
21. B A C 每次推动飞轮后,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可以停在任意位置
【详解】
(1)[1]当机器转速降低时,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减小,故飞轮自身的机械能变小,故应该选B。
(2)[2]由于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自由转动,所以可将飞轮看作杠杆,所以如果重心在轴心的左侧或右侧时,杠杆不能平衡,仍会继续转动。只有重心在最低处且与轴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时,飞轮才能静止,所以重心应在轴心正下方的某个位置。故应该选A。
(3)[3]静止的飞轮在外力作用下绕轴心转动第二圈时,由于飞轮的重心与轴心不重合,此时转速变小;但同时轴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加速轴的磨损,当转速减小到一定时由开始变大,所以飞轮自由转动第二圈时的动能先变小后变大,故应该选C。
(4)[4]如果重心在轴心处,则停止时,飞轮可以停在任意位置,即F可能出现在任意位置。即每次推动飞轮后,当观察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可以停在任意位置,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5)[5]重心在最低点时,飞轮才能静止,因此每次F都与转轴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说明重心应在轴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