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2.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
D.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甲 乙两个轻质小球,发现甲小球被排斥,乙小球被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球带正电 B.乙小球带负电
C.甲小球不带电 D.乙小球可能不带电
5.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雾霾天气有大量细微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当某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
6.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7.关于简单电现象及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产生电荷
B.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小球一定带正电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D.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小球一定带正电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雪融化成水内能不变
B.夏天鲜花盛开,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秋天雾气弥漫,雾的形成需要吸热
D.冬天雾凇挂枝,雾凇由水凝固形成
9.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正确解释是:( )
A.玻璃棒的原子核转移到金属箔上 B.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玻璃棒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D.金属杆中电流方向从金属箔到金属球
10.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箔到金属球
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正电荷从验电器金属球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11.如图所示,老师正在演示“静电章鱼”实验,她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将塑料丝抛在塑料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对该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毛皮和塑料管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塑料丝和塑料管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2.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 B.b表示原子核 C.c表示电子 D.d可能带负电荷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摩擦能够起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D.电荷移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14.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5.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填空题
16.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______。当她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演示的“静电章鱼”的精彩实验,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张开的细塑料丝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悬在了空中。用______物理知识能解释“悬空”现象。若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______电。
1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水,将等量的红墨水同时滴入两杯水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甲杯水温度较______(选填“高”或“低”)。
19.如图所示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若用一根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验电器B将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瞬间电流的方向为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0.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刚开始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____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_____。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 ______ 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______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戊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 。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的“WiFi路由器”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已成功软着陆.这是全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然而,要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不容易.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月球着陆器,没有任何一个曾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若月球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就会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因此,建立地月之间的通信是探索月球背面的首要难题.我国科研工作者们为破解这一难题,给出了独特的中国方案.
2018年5月21日,在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发射“鹊桥”中继卫星.“鹊桥”中继卫星工作在距月球约6.5万公里、距地球40多万公里的地月连线延长线的拉格朗日L2点(见备注)附近的使命轨道上,它围绕L2点飞行,如图27所示.于是实现了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相当于在这个寂静了几十亿年的地方,接通一个“WiFi路由器”,在地面和月球背面之间架起了信息“天桥”.
“鹊桥”源于中国民间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如今的“鹊桥”号则是中国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设计建造的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保障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顺利实施.
(备注:拉格朗日点又称为平动点,是指一个小物体在两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在每个由两大天体构成的系统中,按推论有5个拉格朗日点,分别为L1~L5.这些点的存在,首先由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67年推算出前三个,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导证明了剩下的两个.在拉格朗日点上,卫星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长期驻留,是探测器、天体望远镜定位和观测的理想位置,在工程和科学上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科学探索价值,是国际深空探测关注的热点.)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在着陆月球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是因为_________.
(3)处在拉格朗日点上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_________.
(4)如图所示,“鹊桥”中继卫星在轨道上围绕L2点运动时,其所受合力_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23.在探究静电现象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
(1)根据你所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正确的是_____;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小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会张开,它的原因是_____;
(3)同学们使用玻璃棒、橡胶棒分别与丝绸、毛皮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都能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而用手拿着金属棒与其他材料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却不能使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的_____比玻璃、橡胶好。(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24.安全防疫话物理
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复产复工复学工作中,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做好防控。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0.1纳米左右。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飞沫传播病毒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特殊时期的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病菌传播的呢?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作用而被吸附。而对于那些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戴口罩犹如给我们的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而摘下口罩时,它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能够把绝大部分病毒、颗粒物阻隔在身体之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 ;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飞沫传播 __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口罩的过滤层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同工作原理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多项选择)。
A. B. C. D.
25.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_____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请将下列物体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_____.
26.如图所示,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光年),最大厚度约为 ,像一个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银河系中有大约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之遥。太阳也是一个发光星体,它实质上是—个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层、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层。
(1)是表示 __________ (填“时间”“温度”“质量”“密度”或“长度”)的单位;
(2)太阳光到达距太阳的比邻星需要的时间是 _________ 年;
(3)若银河系发光部分的体积约为,则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 ________ 颗/;
(4)目前人类使用的宇宙飞船的最快速度约为,则它从太阳系到最近的比邻星最少需要约 _____ 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由图像可知,甲乙互相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甲乙一定均带正电,甲丙相互吸引可能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丙带负电;或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即丙不带电。
故选C。
3.C
【详解】
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错误;
B.C棒是导体,手柄D应为绝缘体,否则电荷会通过人体传出,故B错误;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A时,验电器A也会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故C正确;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电子是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乙小球,乙小球被吸引,故乙带正电或不带电,甲小球被排斥,则甲小球一定带负电,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A
【详解】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石块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故A正确;
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由于摩擦发生电荷的转移,毛巾与塑料管带电,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带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毛巾摩擦“章鱼”,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故C错误;
D.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塑料管和“章鱼”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不能凭空产生,故A错误;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说明小球带负电,故B错误;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这个最小电荷量为,人们把它称之为元电荷,故C正确;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则小球可能不带电,也有可能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春天冰雪消融,雪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夏天鲜花盛开,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故B正确;
C.秋天雾气弥漫,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
D.冬天雾凇挂枝,雾凇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被检验物体接触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就会转移到玻璃棒上,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向玻璃棒移动,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瞬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沿金属杆到箔片;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接触验电器后,电子从金属球到金属杆,故电流的方向为由金属箔到金属球,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金属球后,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金属球上,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毛皮和塑料丝以及毛皮与塑料管之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毛皮和塑料管摩擦,它们之间存在得失电子的现象,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毛皮和塑料管摩擦后带上了异种电荷,故B错误;
C.将塑料丝抛在塑料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
D.塑料丝和塑料管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故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如图乙所示,b可以分成a、c,a又可以分成d、e,故b是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a表示原子核,c表示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
A.由于橡胶棒相对于毛皮而言,对电子束缚能力更强,更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故A错误;
B.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正确;
C.摩擦能够起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电荷(电子)发生了转移,并非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
A.B.摩擦的方法使头发与气球里的电子发生转移,从而使头发与气球带异种电荷;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分子发生转移,故AB错误;
C.D.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两只相同的气球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D错误.
15.B
【详解】
A.不论温度高低,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露珠靠很近之后就汇聚在一起,是因为水分子直接存在引力,故B正确;
C.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落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
D.积雪间的孔洞是物体间的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16. 排斥 不变
【详解】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物像等大,所以当她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不变。
17.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负
【详解】
[1]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塑料丝带上了电荷,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PVC塑料管也带上了电荷,此时悬空,说明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由于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带了同种电荷,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负电。
18.高
【详解】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将等量的红墨水滴到两个杯中,甲烧杯中红墨水快速扩散开来,几乎整个烧杯的水都变红了,甲烧杯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因此可以推断,甲烧杯的水温较高。
19. 负 从B到A
【详解】
[1]若A带负电,用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相连,则电子将从A到B移动,故B也带负电。
[2]由于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故电流的方向是从B到A。
20. 引力 间隙 斥力
【详解】
[1]两滴靠近的水珠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水珠,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将两水珠吸引在一起,所以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气体间分子容易被压缩,是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较小,所以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3]气体分子被压缩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压缩到一定程度,分子间距离足够小,则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就很难再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1. 扩散 大于 小于 引力
【详解】
(1)[1]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
(2)[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3]图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4]图戊: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2. 减小 见详解 保持静止 不为零
【详解】
第一空.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嫦娥四号在着陆月球过程中,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将减小.
第二空.由题中的材料可知,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第三空.由题中的材料可知,拉格朗日点又称为平动点,是指一个小物体在两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
第四空.嫦娥四号绕月转动不是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即其所受合力不为零.
23. B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导电性
【详解】
(1)[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一种物质失去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多少电子;毛皮和塑料尺相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塑料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选B。
(2)[2]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出现夹角,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3]因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好的绝缘体,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能带电;而金属棒是导体,导电性强,金属棒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导到地上,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
24. 不属于 B
【详解】
(1)[1]由材料知,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故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CB 。
(2)[2]由材料知,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故飞沫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3)[3]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利用的是: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的原理。
A.拍打除尘,是利用惯性使灰尘从物体上脱离,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是利用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除尘的,故B符合题意;
C.真空吸尘,是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吸尘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物料在高压电场内电性的差异而达到分选目的,当物料经过旋转的鼓筒带至电晕电极作用的高压电场中时,物料受到各种电力、离心力、重力的重用。由于各种物料的电性质的不同,受力状态的不同使物料落下时的轨迹不同,从而将金属与非金属混合物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恒星 宇宙大爆炸 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电子.
①银河系中有大约2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②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
③太阳周围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详解】
①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②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③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中,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电子.
故答案为恒星;宇宙大爆炸;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电子.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对物体尺度大小要有一定的了解.
26. 长度 4 0.05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表示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路程,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2)[2]由表示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可知,太阳光到达距太阳的比邻星需要的时间为4年。
(3)[3] 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
(4)[4]光的传播速度为
人类使用的宇宙飞船的最快速度约为
是指光4年走的路程,通过相同的路程时,由可得
年=年
从太阳系到最近的比邻星最少需要约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