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6 将相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这段话讲了一个故事,你知道是哪个吗?( )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A.渑池会面 B.完璧归赵 C.负荆请罪 D.闻鸡起舞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推辞(cí) 答(dā)应 侮(wū)辱(rǔ)
B.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C.上卿(qīnɡ) 召 (zhāo) 集 划(huà)归
D.削(xuē)弱 乘(chèng)机 蔺相(xiāng)如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同心协力( )
A.调和,和谐 B.共同 C.协助
4.《九成宫醴泉铭》是( )书法家( )的作品。
A.宋代 欧阳询 B.唐代 王羲之
C.唐代 欧阳询 D.唐代 柳公权
5.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D.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用有关廉颇、蔺相如的历史故事把对联补充完整。
凭智勇,____________,不辱使命,退而让颇,真乃英雄气概。
能屈伸,____________,谋则强国,戍则安邦,无愧丈夫品德。
7.知识梳理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____________3个小故事组成。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答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①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豉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0.给这几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
1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的说法。
①赵王( )A.胆怯 B.考虑周全
②蔺相如( )A.逞能 B.勇敢、果断
12.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击缶的?写出相关句子。
________
13.选文中对蔺相如进行了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_____的人。
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甘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豉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4.给这几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语段节选自课文《____》
15.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在正确的说法后画“√”。
(1)赵王: A.胆怯( ) B.考虑周全( )
(2)蔺相如:A.逞能( ) B.勇敢、果断( )。
16.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击缶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17.选文中对蔺相如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1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甘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故事的内容的熟知程度。
由故事:“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我们可知,显然所讲的就是故事“负荆请罪”的内容。
“渑池会面”讲的是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
“完璧归赵”讲的是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的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闻鸡起舞”指的是东晋时,祖逖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B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侮辱:wǔ rǔ。
C项,召集:zhào jí。
D项,乘机:chéng jī。蔺相如:lìn xiàng rú。
3.B
【详解】
考查了字词的解释,要求对文言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能准确理解并翻译成现代汉语,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练习,奠定扎实的功底。
“同心协力”意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协”意思:共同。
4.C
【详解】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
5.A
【详解】
本题考查了名著阅读。
学生要注意平时积累,熟悉名著内容,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理解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根据积累可知,A. 有误,三顾茅庐-诸葛亮。因为三顾茅庐的是刘备。B、C、D正确。故选:A。
6.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从课文中归纳提取相关信息,答题时注意用词凝练准确。
7.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勇敢机智 不畏强暴 勇于改错
【详解】
《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8. ①因为蔺相如立了功,所以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②蔺相如说他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③秦王将蔺相如送回赵国。
【详解】
①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此句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即:因为蔺相如立了功所以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②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如:蔺相如说他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③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故:秦王将蔺相如送回赵国。
9. 如果秦王不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不把璧交给他。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考查给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加上双重否定词。示例:如果秦王不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不把璧交给他。
2.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即:把“还会怕”改为“更不会怕”,去掉语气词“吗”,问号变句号。示例: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10.渑池会面
11. A B
12.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13. 神态 语言 动作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国家
10.
本题考查给片段加标题。
通过阅读本片段和查询资料,我们知道本片段选自课文《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本段是课文《将相和》中的内容,写了是蔺相如在渑池逼秦王为赵王击缶。故标题为:渑池之会。
11.
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文中画线句子①“赵王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这句话表现出了赵王的胆小怕事。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却大胆勇敢、足智多谋。故选A。
画线句子②“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勇敢、果断的精神。故选B。
12.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句子: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可知答案。
13.
本题考查对片段内容的理解。
本中这些内容“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是对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的详细描写,我从这些内容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果断的人。
14. 司马迁 史记
15.A B
16.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17. 外貌 动作 语言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祖国
18.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14.本题考查的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从原文内容可以得出答案即可。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主人公性格特点的分析,从而可以得出答案赵王是胆怯的,而蔺相如是勇敢果断的。
16.本题考查的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从原文中可以得出答案在第三自然段“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17.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从原文中可以看出由对蔺相如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分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祖国的人。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词语的分析,要注意联系山下文分析理解写出词语的和含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