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3*月是故乡明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B.听了黄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
C.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闪烁,不可胜数。
D.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与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嚼烂 朗闰 一碧万顷 B.点辍 幽鸣 良辰美景
C.耄耋 徘徊 相映成趣 D.闪耀 陪衬 美妙绝轮
3.《月是故乡明》一课中,我永远忘不掉“我的小月亮”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勾起“我”对童年趣事的回忆。
B.“小月亮”很小,与别的地方不同,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让“我”更加眷念祖国。
D.“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4.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这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故乡的月亮比别的地方的月亮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C.“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深化主题,表达情感。
5.《月是故乡明》一课中,作者最怀念的是哪里的月亮? ( )
A.济南的月亮 B.瑞士莱芒湖上的月亮
C.故乡苇坑里的月亮 D.北京的月亮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7.根据课文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 )不疲 ②相( )成( ) ③茂林( )
④荷香( ) ⑤宿( )幽( ) ⑥( )辰美( )
(1)请用词语①造一个句子:________
(2)走进山村,你会看到____;步入山谷,你会听到____;移步池边,你会感到____。(选词填空,填序号)
(3)“ 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一个对偶句,根据“赏心乐事”一词,可以推测出横线上应该填的是词语____。(填序号)
三、语言表达
8.根据不同的读音用“地道”造句。
(1)dì dao
_____________
(2)dì dào
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祖父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它们,我立刻马上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0.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11.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2.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4.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15.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16.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17.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18.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 )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划线词语的辨析和理解,结合词语的含义和语境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是A项。
A项:乐此不疲:意思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用在这里形容国外的生活是不合适的。
B项: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C项:不可胜数:意思是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
D项:相映成趣:意思是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2.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辨析。
A项,有误。
朗闰应改为:朗润
意思:明亮滋润。
B项,有误。
点辍应改为:点缀
意思:(动)①加以衬托或装饰。②装饰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D项,有误。
美妙绝轮应改为:美妙绝伦
意思: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我永远忘不掉“我的小月亮”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项,并不是因为“小月亮”很小,与别的地方不同,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是因为“小月亮”代表着故乡,以及让我更加眷念祖国,同时勾起“我”对童年趣事的回忆。
4.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月是故乡明》课文是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这句话中“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注意对学过的课文内容及时巩固复习,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本题考查的是作者最怀念的是故乡苇坑里的月亮。
6. 个 根 个 轮 群 座
略
7. 乐此 映 趣 修竹 远溢 鸟 鸣 良 景 赵爷爷天天去公园慢跑,并乐此不疲。 ③ ⑤ ④ ⑥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同时根据语境的含义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注意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语境的含义即可。
乐此不疲:意思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茂林修竹:意思是指茂密高大的竹林,多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
宿鸟幽鸣:晚上的鸟在幽静的林子里鸣叫。
荷香远溢:远远就能闻到荷花的香气。
良辰美景:意思是美好的时光与景物。
8. 他说一口地道的伦敦音。 这里有条地道通仓库。
略
9. 祖父问我,我每天吃的是不是就是这个。 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看到它们,我马上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略
10. 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
11.(1)(2)(3)(4)
12.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13.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略
14.B
15.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园子里的动物、植物的生活的悠闲自在,使文章富有情趣。
16.园子的喜爱
17. 月亮隐在云里 月亮害羞了 河里的冰融化 小河睡醒了
18. 故乡的月亮 ① C
【详解】
1.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作者描写画线的句子是为了表明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2.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作者写这段话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4.仿写是指仿照给指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语段或短文等,其中以仿写句子最为常见。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同学们在仿写时,要注意所写句子的写作手法要与原句类似。
5.(1)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小月亮”指的是故乡的月亮,“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我”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C.因为“我”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因此觉得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这是令“我”十分怀念故乡月亮的真实原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