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5 草船借箭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周瑜见他立下了军令状,很高兴的原因是( )。
A.诸葛亮答应造箭。
B.马上有攻打曹军的武器了,又可以打胜仗了。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2.选出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我愿意立下军中令壮,三天造不好, 甘受惩罚 。
B.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C.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D.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这句话选自( )
A.《红楼春趣》 B.《猴王出世》 C.《景阳冈》 D.《草船借箭》
读《草船借箭》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选一选。
4.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 )
A.军情紧急,急需用箭
B.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
C.他相信三天可以造出十万支箭
5.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
A.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B.他怕周瑜惩罚
C.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6.“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诸葛亮答应造箭
B.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7.最能表达我们对诸葛亮的佩服之意的句子是( )
A.诸葛亮神机妙算。
B.不能不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C.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二、填空题
8.比一比,组词语。
诸( ) 虚( ) 妙( ) 妒( ) 忌( )
都( ) 虑( ) 沙( ) 护( ) 忘( )
9.回顾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并补全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他。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0.句子列车。(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就像一条碧绿澄澈的玉带。(仿写一个比喻句)
美丽的彩虹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怎能让我忘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仔细读这几句话,揣摩这几句话中的“潜台词”,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2)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人物带有“潜台词”的语言。
姐姐洗碗时,摔碎了一个碗,弟弟跑去向妈妈告状。妈妈看着从来不洗碗的弟弟说:“________”弟弟一时语塞。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益智园。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2.从“吃惊”一词可以看出鲁肃 ______;从“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13.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
14.用波浪线画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15.“神机妙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课文围绕“神机妙算”来突出诸葛亮,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个故事的表面结果是_______,实际结果是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de dé děi)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de dé děi)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7.给选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8.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_______。
19.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因为他知道鲁肃___________,诸葛亮不让鲁肃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周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部分内容主要写诸葛亮草船借箭的( )。
A.起因 B.准备 C.经过 D.结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出自《草船借箭》,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本题中周瑜见他立下了军令状,很高兴的原因是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认为诸葛亮不可能完成任务,如果诸葛亮不能完成任务,就可以治他的罪。从中反映出周瑜嫉贤妒能,不能接受比自己有才能的人。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汉字的正确辨析。A中应为“军令状”。
3.D
【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这句话选自《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4.B
5.C
6.C
4.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是因为他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是借箭的好时机。故选B。
5.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故选C。
6.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依据课文内容可知,“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故选C。
7.C
略
8. 诸位 虚假 妙计 妒忌 忌讳 都督 考虑 黄沙 保护 忘记
【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此外,教师应强调常见字组词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学生需要注意“诸、妒”的写法和组词。
9.
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神机妙算,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如期交付,周瑜自叹不如。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再加工。作答此题,根据课文内容可知,面对周瑜的“设计陷害”,诸葛亮“将计就计”,沉着应对;诸葛亮与鲁肃之间是“请求帮忙”与“答应相助”的关系;鲁肃答应了诸葛亮,因此对周瑜“隐瞒不报”。在概括课文的经过和结果时,要仔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10. 一座五彩的桥。 祖父的园子不能让我忘怀。
略
11.(1)我要借这个机会难为一下诸葛亮,如果完不成,就可以定他的罪。
(2)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
【详解】
本题考查在具体情境中对语意的理解。读出“潜台词”,其实就是把握语意,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领会。
第(1)题,我们抓住“周瑜心怀妒忌,意图陷害诸葛亮”的心理便可以知道,他的言外之意就是用“十万支箭”的公事为难诸葛亮。
第(2)题,情境中,面对从来不洗碗的弟弟的告状,妈妈自然是持反对态度的,带有“潜台词”的回答可以用相反的语气来“包装”。“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看似在表扬弟弟从不打碎碗,实则是在责备弟弟“自己不做反而挑别人的问题”的行为。
12. 担心曹兵出来攻打他们 胸有成竹
13.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不知虚实,绝不会贸然出兵
14.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15.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一算周瑜,生性妒忌,定会刁难;二算鲁肃,生性老实,对人诚恳;三算曹操,生性多疑,不会出兵;四算天气,三天之内,必有大雾;五算地形,掉转船头,顺风顺水;六算时间,三天造好,十万支箭;七算船只,二十只船,一千草把;八算搬运,五百军士,江边搬箭。
16. 诸葛亮如期交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让周瑜自叹不如。
略
17.děi√ de√
18. 伪装 受箭
19. 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值得信赖 周瑜聪明过人,知道诸葛亮的安排后,就会猜到他借箭的计划,会加以破坏
20.B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