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瓦尔登湖(节选)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课文1~3段,完成1~3题。
1.第1自然段介绍了瓦尔登湖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介绍了瓦尔登湖的特点、湖的大小、湖水的来源和周围的环境。
2.第3自然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湖水的颜色?湖水的颜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角度有:①不同的地点:山顶、湖边、再远一点。②不同的时间:在阳光的映衬时、晴空万里时。③远近结合,动静相生,有点有面地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描绘湖水颜色的变幻。
(2)作者通过多角度观察,运用远景、近景,全景、微景,动景、静景多种手法写出湖水颜色的特点:鲜艳、纯净、不断变幻。
3.谈谈你对“罕有其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理解和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这句话就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点明了这种亮蓝的“神妙空灵”,语言新奇巧妙,让人产生丰富而奇妙的联想和想像。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21世纪教育网
4.文中对“蒙蒙细雾”、“习习南风”、“金色的春雨”和在湖上遨游的野鸭、天鹅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这些景物的描写,充分说明了瓦尔登湖不仅美丽、纯洁,而且充满生机,也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深厚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怎样理解“有不少部落在湖边饮用过湖水,连连赞叹不已并测试它的深邃,接着又随着世事的更替,一个又一个消失了,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一个春天也没漏掉!”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把不少部落的消失与瓦尔登湖的永恒并说,在强烈的对比衬托中突出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纯洁、充满生机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的美丽!而人类心为物役,虚掷生命,如过眼烟云,遗忘了最珍贵的大自然。
6.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语言虽朴素却明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是一篇单纯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你是怎么认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单纯的写景状物散文。作者在对纯洁无瑕的瓦尔登湖的细致描写中寄寓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人只有融入自然、热爱自然,才能发现自然之美,才能获得自然给予人类的美的享受;人应该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保护自然;人只有在自然的熏陶下,才能获得无拘无束的心灵体验;人应该像瓦尔登湖那样坚持自己的纯洁。(角度多,答出一两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三、
7.母亲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由她操持。学习本文细描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描写一下母亲的手,突出她的辛劳。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手指粗短,手掌布满了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像干松树皮,又像干裂得不成样子的泥塘底。手心长满老茧,手背满是皱纹,一到冬天,手指头上会出现一道道深深的口子。每当此时,母亲就会用创可贴把手指头裹起来,以减轻洗碗洗衣时的疼痛。
8.下面诗句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诗作《仰望星空》片段(略有改动),该诗在“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上被配上音乐齐声高歌,请你根据诗词意境进行补写。
答案: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心灵栖息、精神依偎。(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邃(suì) 终年不涸(hé) 峰峦(luán) 黄澄澄(dēnɡ)
B.霓虹(ní) 湖畔(bàn) 寒光熠熠(yì) 菖蒲(chānɡ)
C.河蓼(liáo) 污垢(ɡòu) 撵走(niǎn) 葱郁(cōnɡ)
D.俯瞰(kàn) 黛绿(dài) 渲染(xiàn) 调和(tiáo)[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A。B.“畔”应读pàn;C.“蓼”应读liǎo;D.“渲”应读xuàn。
2.下列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偶尔 融解 晶莹 嘻戏
B.遨游 陡峭 上朔 姿态
C.峰峦 铺就 弛名 深邃
D.啜泣 俯仰 覆盖 兼备
【解析】选D。A.嘻—嬉;B.朔—溯;C.弛—驰。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从极远处望去,湖泊______一片蓝灰。
②更出奇的是,四肢放大了,扭曲了,形体怪异,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___________一番。
③北京奥运会期间,邹凯喜不自禁,他难以相信自己_______成了本届奥运会中体操队夺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A.呈现 揣摩 居然 B.呈现 琢磨 居然
C.呈献 揣摩 果然 D.呈献 琢磨 果然
【解析】选B。呈现:显出,露出,侧重在“现”;呈献: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地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侧重在“献”。揣摩:反复思考推求;琢磨: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文章),使精美,③思索,考虑。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选出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最近由于“海螺事件”被媒体闹得沸沸扬扬,一向以喜欢“尝鲜”而闻名天下的羊城市民也变得小心翼翼。
B.作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主席,代志强数十年组织参与了在世界各国举行的各种级别的比赛活动,可以说他对比赛的各项规则了如指掌。
C.中小学语文教材60年来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发生了从偏离到回归的变迁,与此同时自1978年以来30年中社会价值的快速变迁也一一映射其中,历历可数。
D.杭州飙车案一审开庭后,关于庭审中的胡斌是替身的说法甚嚣尘上,面对不断扩大影响的“替身说”,相关司法机关似乎并不十分感冒,除了西湖区法院的公开否定外,其他司法机关至今未发出任何声音,简直有些置之度外。21世纪教育网
【解析】选D。“置之度外”表示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处不合语境,应用“置若罔闻”。A.“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B.“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C.“历历可数”意为(物体或景色)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可以数得出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届政府似乎也已经意识到目前我国社会住房保障事业的严峻局面,“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B.一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领先而闻名的创想电子公司,在2010年后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北京时间7月22日8时40分,“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正式开始。“和平使命”联合演习是中俄两国每两年一度的例行性演习,目的是展示两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和行动能力。
D.后来,风吹得紧了,雾也浓重了,开始流动的是水波,鲈鱼跳跃得比以前更高,水面上已跳出半条鱼身,一下子跳了起来,成百个黑点,都有三英寸长。
【解析】选C。A.搭配不当,“意识到”和“局面”不搭配;B.语序不当,将“在2010年后”和“计划”互换位置;D.主语不一致,且成分残缺。
6.论坛留言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很多中学生参与其中,主要是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焦点新闻人物发表自己的随感。请你为下列文字写一则留言。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新京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的明星们刚露脸,记者们扑上去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山寨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倪萍表示应立法封杀“山寨现象”,巩汉林则认为应对“山寨现象”给予包容。[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要有自己的观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①从山寨现象中看到自身的问题,学习山寨现象的某些创新之处,这是主流、精英、正统们应有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山寨现象存在的土壤,并促成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完善。②山寨的核心内涵是模仿复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我们对其过于宽容,我们的社会就成了山寨文化繁殖的土壤,创新就无从谈起。
7.(2009·洛阳模拟)阅读下面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概括不超过8个字)
第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把握主要信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第一方面:建筑文物年久失修。(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第二方面:修缮审批手续繁琐。
第三方面:维修资金困难。(保护费用难以保证。)
8.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明白文章以“寂寞”为题目的含义,以及作者对“寂寞”的理解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作者写到的两种“寂寞”,同时抓住“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归纳出梭罗对寂寞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文章以“寂寞”为题,是因为文中写到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寂寞,另一种是文中写到的大自然是寂寞的。在棱罗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寂寞是一种生存的境界,是一种精神享受。
9.文章题目是“寂寞”,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反而觉得作者并不寂寞,他反而非常喜欢这种寂寞。你能探究一下作者喜欢这种寂寞的原因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解答时抓住对作者抒情的评价,特别是倒数第二段。
参考答案: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共同享受着一个愉快的傍晚;拥有最甜蜜的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承受着大自然给他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大自然为他永远提供健康和欢乐;在大自然中他感到“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在大自然中,他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只要能紧扣原文说出即可)
10.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作者向你讲了什么样的哲理?请结合实际,讲讲你在这方面的感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解答时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等问题进行总结。可从以下方面回答:①大自然与所有的生命是息息相通且相互关联着的,是一种永恒的生命见证;②人是大自然的最普通的一员,并不具有高于其他生灵(自然)的特权;③人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会体会到快乐;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和人类得以和谐发展的有利保证;⑤人类需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自然;⑥如何正确认识自然,如何保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目前应当深刻思考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