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17: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2 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到了犯罪分子的恐吓(xià),李芳吓(xià)得够呛。
B.这是由红十字会提供(ɡònɡ)的供(ɡōnɡ)给灾区人民使用的被褥。
C.在阳光的照射下,妈妈手腕上的手表发出明晃(huǎnɡ)晃的光泽。
D.这片湖泊(bó)上停泊(pō)了好几条船。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B.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C.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 D.谁也不能否认,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B.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C.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D.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4.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步伐——代表 栽树——登载
B.截然——捷报 带帽——拥戴
C.由衷——忠诚 慈详——祥细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填入横线中。
5.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6.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7.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8.下雨啰!下雨啰!( )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9.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二、填空题
10.用“发”字组词填空。
( )规律 ( )作用
( )变化 ( )创造
11.读拼音,写词语。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是蜜蜂、hú dié( )、蜻蜓、mà zha( ),样样都在。
2.祖父在园子里bá c o( ),我跟在后面xiā nào( ),结果误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岛留着。
三、语言表达
12.品读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我们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吗?请你去采访一下,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下来。(选做题)
采访对象 问题 答案
爷爷 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有哪些?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通过采访,我最大的感受是: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14.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 )。
A.明亮 B.随意 C.自由 D.美丽
15.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 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16.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祖父的园子》(节选),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花开了,就像A(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C(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7.请将“说话、逛、睡醒”三个词语还原到文中A、B、C三处。
18.下列四种动植物中,该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19.这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
20.选文中①②两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你从这段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
选项的加点字都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读出正确读音,可以标记相应的读音方便自己确认答案。同学们日常也需要多积累字词读音,朗读时要留意发音。
选项A的词语“恐吓(xià)”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恐吓(hè)。
选项B的词语“提供(ɡònɡ)”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提供(ɡōnɡ)。
选项D的词语“湖泊(bó)”“停泊(pō)”加点字的读音错误,应改为:湖泊(pō)、停泊(bó)。
选项C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故选C。
2.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A.相同。“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意思: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B.相同。“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意思: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C.不相同。句子的意思是: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
D.相同。“谁也不能否认,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三重否定表示否定的意思: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3.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A.这是陈述句,没有运用任何的修辞手法。
B.从“这不是一样的吗?”可知,这是运用反问的手法。
C.从“花睡醒”可知,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D.把榆树的叶子发光比作沙滩上闪烁的蚌壳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
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正确。
B选项“带帽”的正确写法是“戴帽”。
C选项“慈详”的正确写法是“慈祥”,“祥细”的正确写法是“详细”。
5.A
6.C
7.C
8.C
9.B
5.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
句子把“蜜蜂”比喻为“小毛球”,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A。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物,使之更加形象。
6.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
从问号以及“哪里”可知,这是一个反问句。故选C。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7.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
句子把“黄瓜”当作人来写,再结合“愿意”可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C。
拟人是一种修辞方式,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8.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
“下雨啰!下雨啰!”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故选C。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9.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
从“呼叫”可看出句子把“榆树”当作人来写,会“呼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
拟人是一种修辞方式,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10. 发现 发挥 发生 发明

11. 蝴蝶 蚂蚱 拔草 瞎闹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蝴、蝶、蚂、蚱、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2.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生命力,都快乐健康。

13. 撞拐子、打棍。 爸爸 是怎么去上学的? 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走路上学。 姑姑 小时候有没有做过傻事? 小时候把盐当成了糖,抓了一把塞嘴里,咸得舌头都麻了。 不管处在哪个年代,童年都是每个人心里最美好的记忆。
【详解】
本题考查实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选好采访的对象;然后想好要提问的问题,提的问题要切合实际。采访时,要注重相关的文明礼仪,要做好相关的记录;采访后,可以和被采访的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14.C
15.总分关系
16.我体会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动植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也暗示了“我”的童年是自由快乐的。

17.A睡醒 B逛 C说话
18.A
19.C
20. 排比 拟人
21.从这段描写中读出了作者自由畅快的心情,以及对自由快乐童年的怀恋。
17.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A把花开比作人睡醒一样。B把鸟飞了比作像人一样在逛。C把虫子叫比作像人一样说话。
18.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从“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可知文段没有描写蜻蜓。
19.
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从“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知可以用自由这个词来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0.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修辞格的一种。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分句或句子,来加强语势或深化语意。文中①句三个“就像”可以看出是排比。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一般我们说人才有意愿,这里把黄瓜当做人来写。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1.
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文章以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展现了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年画,表现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全文拥有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充满梦幻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