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20: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段表述反映了秦统一的( )
A.原因 B.特点 C.经过 D.影响
2.长城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修筑时间最长、跨越地域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冷兵器时代的( )
A.大型水利工程 B.宏大地下宫殿
C.军事防御工程 D.交通大动脉
3.张小萌同学为厘清本学期所学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绘制了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示意图中的序号与选项中的内容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A.秦、西周、夏、战国 B.夏、西周、战国、秦
C.西周、秦、夏、三国 D.夏、西周、秦、东汉
4.秦首先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隶书,并在全国推广。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下图),证明了秦朝的官方文书已经使用了隶书。据此可知( )
A.隶书是中国最为简便的文字 B.秦朝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统治
C.小篆是秦朝唯一的标准文字 D.秦朝通过统一文字加强统治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 B.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D.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6.下图是我们济南地铁LOGO“泉城蓝”,由篆体“泉”字变形而来,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西汉
7.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这一种写法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一块秦砖上刻有下列文字: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这里的“海内皆臣”所反映的秦朝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B.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按照公元纪年法,公元前221年属于(  )
A.公元3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
10.“横扫六合一天下,建立秦朝都咸阳。自定称号始皇帝,想传万世寿而昌。”此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帝王的功绩?(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司马炎
11.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其中①处为( )
A.南海 B.台湾岛 C.贵州 D.黄海
12.秦首先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隶书,并在全国推广。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下图),证明了秦朝的官方文书已经使用了隶书。据此可知( )
A.隶书是中国最为简便的文字 B.秦朝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统治
C.小篆是秦朝唯一的标准文字 D.秦朝通过统一文字加强统治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2)材料三中的示意图反映了秦朝哪一政治制度的建立?对后世有何影响?
14.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巩固了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形势图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周天子将什么人进行分封?
②周天子授予诸侯什么样的权力?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③实行分封制之后周朝确立了什么样的等级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秦始皇。
①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什么制度?
②在中央设置了那三个官职?
③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
15.大一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梁襄王问我)“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孟子见梁襄王》译文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记载的情境发生在哪一时期?孟子对“谁能统一天下”的回答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一《史记·平准书》 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说文解字·叙》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材料三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经指出:“从历史记载来看,秦以前,华夏族称它的祖国为中国,中国是华夏各国的总称;秦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所以,中国这一名词的含义就是祖国……朝代有兴有亡,一个代替一个,中国本身总是存在着,并且发展着。”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而不可分割的历史根源。
——摘编自陈喜波、韩光辉《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含义的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段表述反映了秦统一的影响。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D项正确;AB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长城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修筑时间最长、跨越地域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为抵御匈奴,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 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朝之前的王朝是夏朝,之后的王朝是西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西汉之前建立的是秦王朝。所以①是夏,②是西周,③是战国,④是秦。故选B,排除ACD。
4.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秦首先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隶书,并在全国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秦朝通过文化手段加强对全国的统治,D项正确;隶书不是中国最为简便的文字,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手段,排除B项;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秦始皇创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因此“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央集权,皇权至上,D符合题意。秦朝时期不是各自为政,A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在夏朝时期已经开始,B不符合题意。层层分封,等级分明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6.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济南地铁LOGO“泉城蓝”,由篆体“泉”字变形而来”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消除战国时遗留下的文字差异,命令李斯等人制定小篆,将其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故C正确;ABD错误。综上故选C。
7.B
【详解】
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对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秦王后来统一全国后“剑”字统一写成的字体应为小篆,B符合题意;ACD项不是秦朝时期统一使用的文字,排除。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权至上的原则,所以海内皆臣,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能说明海内皆臣,的含义,不符合题意;故选C。
9.B
【详解】
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应属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221年属公元前3世纪末,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不是公元3世纪,排除A项;公元前221年不是公元前2世纪,也不是公元2世纪,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横扫六合一天下,建立秦朝都咸阳。自定称号始皇帝,想传万世寿而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治,他还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对地方上管理上,他力排众议,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他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这些措施,不仅从当时的政治形势来说,避免了国家分裂,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秦始皇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A项正确;刘邦建立西汉,排除B项;刘秀建立东汉,排除C项;司马炎建立西晋,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方框内应该填写秦朝疆域的南至。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A项正确;“台湾岛、贵州、黄海”都不是秦朝疆域的南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秦首先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隶书,并在全国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秦朝通过文化手段加强对全国的统治,D项正确;隶书不是中国最为简便的文字,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手段,排除B项;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1)分封制、郡县制;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2)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得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根据材料二“这位新皇帝.....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故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分封制、郡县制。
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封贵族、功臣以及先代贵族为诸侯,拱卫周王室,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在地方上有较大的独立性;郡县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权机构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设立郡县制。故示意图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4.(1)①宗亲和功臣②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义务:每年向周天子进贡,战时派兵随天子作战(意思相符即可)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2)①中央集权制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郡县制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周朝的分封制;①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为宗亲和功臣;②根据所学可知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可从每年向周天子进贡,战时派兵随天子作战等方面回答;③实行分封制之后周朝确立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的等级制度。
(2)
根据所学材料“新皇帝”是秦始皇:①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②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中央和地方加强管理,在中央设置了三个官职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15.(1)时期:战国;思想:仁政。
(2)信息:秦朝使用半两钱。
(3)变化:秦朝以前,中国是华夏各国的总称;秦朝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
(1)
时期:根据材料“孟子进见梁襄王……”及所学可得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思想:根据材料“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可得出,材料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2)
信息:根据材料“……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及图片,可得出,秦朝使用半两钱。
(3)
变化:根据材料“……秦以前,华夏族称它的祖国为中国,中国是华夏各国的总称;秦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可得出,秦朝以前,中国是华夏各国的总称;秦朝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