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其实他们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请回答他们的实质是 ( )
A.都是为了促进民族的融合 B.都是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政策
C.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D.都是为了增强军队的实力
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摘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以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但是被封子弟之候国,在管理上并不属于原来的诸侯王国,而是归汉郡所辖。此举目的是
A.提升诸侯国实力 B.减轻百姓负担 C.加强中央集仅 D.强化思想控制
4.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45.1%,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C.西汉确立了察举制 D.官吏素质的提高
5.中共十八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经监察机关“拍苍蝇,打老虎”发挥了重要作用,查处许多大案要案,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此类措施是
A.设刺史制度 B.设丞相 C.实行推恩令 D.设御史大夫
6.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下面能解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焚书坑儒、推恩令 B.统一文字、推恩令
C.统一文字、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7.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铁官,把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
A.实行冶铁官营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鼓励铁器私售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8.“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周朝初年推行分封制 B.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北击匈奴
9.“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
10.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国古代建立了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有( )
①刺史②太尉③中书省④御史大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最终目的是( )
A.监察和检举百官的不法行为 B.监督地方官吏
C.控制和打击地主富豪 D.加强中央集权
12.《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这说明当时( )
A.国家的财政问题已得到解决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C.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已解除 D.国家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3.小明运用下面三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14.西汉初年,西汉官吏在皇帝和诸侯王面前都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
A.破坏封建等级制度 B.削弱官吏的权力
C.以刑罚严格君臣之礼 D.加强君主专制
15.董仲舒的“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帝制神学体系。采纳董仲舒思想主张的是( )
A.孔子 B.秦始皇 C.刘邦 D.汉武帝
二、综合题
16.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捍卫皇权】
材料一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统治者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两项措施来捍卫中央集权?
【统一思想】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针对材料二的情况,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一措施来巩固统治?
【发展经济】
材料三 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汉武帝为解决材料三中的问题,采取了哪两项措施改善中央财政状况?
(5)综上所述,说一说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有何作用?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如图所示。
孔子 万世师表
材料三: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符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朝到西汉儒家思想的地位的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因此,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正确;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和统一文字,汉武帝抑制和打击豪强势力,因此,ABC项均与题干“董仲舒”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根据材料“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质都是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政策,B项正确;材料政策与促进民族的融合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思想控制,与增强军队的实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达到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独尊的地位逐渐确立,导致“到西汉中期儒家占公卿总数的45.1%,居于各家之首”,所以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A项正确;BC是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表现,排除;官吏地位的提高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5.A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此类措施是指监察措施,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制度,刺史品级不高,但代表中央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A项正确;秦始皇时期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掌管行政事务,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排除BD项;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旨在分割王国的封地以解决王国问题,排除C项。故选A项。
6.D
【详解】
根据材料“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及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全部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D项正确;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排除A、B项;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
据题干“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铁官,把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反映了汉朝实行冶铁官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铁官代行地方政务的信息,排除B项;鼓励铁器私售,与题干材料相悖,排除C项;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
材料主要阐述了将大的王国分成众多小的侯国,以削弱其与中央抗衡的力量,这项措施是“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项正确;周朝初年推行分封制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北击匈奴与“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统一思想,归本儒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B项符合题意;焚书坑儒与秦始皇相关,排除A项;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排除C项;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实行刺史制度,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和官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太尉管军事,中书省是隋唐“三省六部制”中起草政令,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这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故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A、B、C项均不是最终目的, 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根据材料“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吸取亡秦教训,分封刘氏宗亲和开国功臣,建立起一批诸侯国。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财政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是汉朝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骨耜到铁制农具的发展,体现了农具的改进。牛耕图体现了从农业生产动力从人力到畜力的发展。四张图整体反映了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A项正确;冶铁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铁犁牛耕的出现与第一张图无关,排除C项;原始农业的兴起与第二、三张图无关,排除D项。综上故选A。
【点睛】
14.D
【详解】
根据材料中“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规定朝廷官吏对诸候王不得自称臣,这实际是降低诸候王的地位,削弱诸侯王的势力,D项正确;破坏封建等级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削弱官吏的权力,排除B项;以刑罚严格君臣之礼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D
【详解】
董仲舒的“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帝制神学体系。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
16.(1)诸侯国和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5)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
根据材料“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概括可知,西汉初统治者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诸侯国和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
根据材料“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根据材料“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3)
根据材料“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专制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样汉武帝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4)
根据材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5)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点睛】
17.(1)士人发挥的作用,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孔子办学的影响。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秦朝:焚书坑儒,儒学受创;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详解】
(1)根据“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得出主要是士人发挥的作用,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孔子办学的影响。
(2)根据“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创;汉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