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16: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最终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
A.维护儒家正统史观 B.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C.全面采用民间传说 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2.1957年,我国考古学者在陕西西安的西汉中发现了古纸残片;1986年,又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葬中发现一块纸质地图残块。由此可知( )
A.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纸 B.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C.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D.西汉时纸的应用十分普遍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感谢
A.蔡伦 B.司马迁 C.祖冲之 D.王羲之
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冰 B.蔡伦 C.贾思勰 D.毕昇
5.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司马迁 D.扁鹊
6.欧洲最早的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来自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所翻译过来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曾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他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徐光启
7.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号称“医圣”,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8.如表歌谣中的历史人物是(  )
东汉外科是名医,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还编体操五禽戏。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9.“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新冠肺炎的预防,接种疫苗很有效。”《我们一起打疫苗》成为今年最有趣的宣传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网红歌曲。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就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这位“名医”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角
10.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下列历史古迹,不能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是( )
A.洛阳白马寺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成都青城山
11.影视作品中常常有穿帮(不符合事实)的镜头,让人啼笑皆非,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请你判断下列不属于此种现象的是
A.秦始皇请和尚诵经文
B.老子和庄子激烈讨论《史记》
C.陈胜拿葡萄酒招待吴广
D.东汉后期流行练习五禽戏
12.华佗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由此可知,华佗主张( )
A.对症下药 B.保护动物 C.针灸治疗 D.运动强身
二、综合题
13.时空坐标和导图是认知和梳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历史学习小组运用这些方法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观察时间坐标
(1)观察材料一所示时空坐标,将“A”“B”两处缺失的信息补充完整。
活动二:观察思维导图
制度创新 ①尧舜禹一次奖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世袭制:启继承禹的位置,从此“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②周王朝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地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③秦朝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根据活动二所示思维导图的提示,写出①②③处相关制度的名称。
活动三:观察时空导图
(3)观察上面时空导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思想主张或主要贡献分别写出A、B、C对应的历史人物。
②根据活动三所示时空导图的内容范畴,用一句话为活动三中的“时空导图”提炼一个探究主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仲景从小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A的不朽之作。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A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著作的名字,你认为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原因是什么?现代医学提倡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与张仲景的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2)据材料二,你对中医药有何认识
(3)东汉末年还有一位擅长针灸的名医是谁?
15.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什么原始居民使用的农具?其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2)请写出与图二铸造于同一朝代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图三的铜壶再现了战国时期诸侯征伐的战争实景,请列举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一例。
(3)图四铜量的发现与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有关?图五的文物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对造纸术进行改进的是谁?这一技术的改进与传播有何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由“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最终完成《史记》的著述”可以看出,司马迁在搜集辨别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史记》著述的。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维护儒家正统史观,排除A项;司马迁注重实地考察,排除B项;“全面采用”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据材料可知,1957年、1986年先后在陕西和甘肃发现西汉古纸残片,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纸,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纸残片,而不是西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汉蔡伦,排除C项;据材料不能推断西汉时纸的应用十分普遍,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A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价格低廉,A项正确;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排除B项;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排除C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B
【详解】
根据材料“,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提高了纸的质量,降低了纸的成本。B项正确;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排除A项;贾思勰是农学家,代表作是《齐民要术》,排除C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B
【详解】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在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尊为“医圣”,B符合题意;华佗是东汉名医,但与“医圣”称号不符,A排除;司马迁是史学家,C排除;扁鹊是我国古代名医,但与“医圣”称号不符,D排除。故选B。
6.B
【详解】
由题干材料判断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B符合题意;ACD项与《伤寒杂病论》无关,排除。故选择B。
7.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主张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A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黄帝内经》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千金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8.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C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另一名医,编写了《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排除B项;明朝时期医学家李时珍编写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B项正确;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并创编了”五禽戏“,排除C项;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将领,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因此,成都青城山与佛教的传播无关,D项符合题意;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排除BC项;故选D。
11.D
【详解】
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项和尚属于佛教,佛教是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的,所以秦始皇时期不可能请和尚诵经,所以A不符合题意;B项老子和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老子和庄子不可能读到《史记》,所以B不符合题意;C项葡萄酒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才传入中国的,陈胜、吴广是秦末时期的人物,不可能喝到葡萄酒,所以C不符合题意;东汉后期的名医华佗编成五禽戏,强身健体,那时流行练习五禽戏。只有D项现象是符合史实的,故选D。
12.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据此可知,华佗主张运动强身,D项正确;“对症下药”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来的主张,排除A项;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创编“五禽戏”,没有体现保护动物的思想,排除B项;针灸治疗是华佗擅长的治病方式,但与五禽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1)A:西周;B:春秋。
(2)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中央集权制。
(3)①A:孔子;B:墨子(墨翟);C:蔡伦。
②繁荣昌盛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1)
根据材料所示时空坐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两处缺失的信息为A:西周,B:春秋。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故A为西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B为春秋。
(2)
根据活动二所示思维导图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依次将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反映的是禅让制。周王朝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反映的是分封制。秦朝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郡县制。故①②③处相关制度的名称为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中央集权制。
(3)
①根据思想主张“仁”“以德治国”可知,A对应的历史人物是孔子。根据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可知,B对应的历史人物是墨子。根据“改进了造纸工艺”可知,C对应的历史人物蔡伦,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②根据活动三所示时空导图,主要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因此,用一句话为活动三中的“时空导图”提炼一个探究主题为繁荣昌盛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14.(1)《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治未病”。
(2)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华佗。
(1)
根据材料一“张仲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原因:根据“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现代医学提倡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与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一致。
(2)
根据材料二“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可归纳出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3)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点睛】
15.(1)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
(2)司母戊鼎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3)统一度量衡蔡伦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
根据图一“骨耜”结合所学知识,骨耜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劳动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
(2)
根据图二“四羊方尊”结合所学知识,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3)
根据图四“铜量”结合所学知识,铜量与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有关。根据图五“纸本地图”结合所学知识,“纸本地图”的出现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改进与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