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 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武”等 12个字。
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4.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
2.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说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看到过天空中千变万化的云吗?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天气,云的形状、颜色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有春天早晨轻薄的浮云,也有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有晴空万里的白云,也有风雨欲来时的乌云;早晨翻滚着的是云海,那傍晚时是什么云呢?——火烧云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如果要用文中的一句话来代替同学们的想法,那就是(出示):火烧云从东边一直烧到西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这就是火烧云(画图)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萧红一起到天空中遨游,感受夕阳西下火烧云的瑰丽景色。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24 火烧云)齐读
2.同学们把火烧云读的真美啊!都说课题是文本的眼睛,那通过这双眼睛,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 1:什么是火烧云?
预设 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3.学贵有疑,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预习检查
(1)要想走进文本,还需要一把神奇的钥匙,那就是文中的生字词。课前大家预习了,下面请同学们在小小组内再读一下生字词,读不准的,同位要及时纠正。(出示要求)都觉得这个词不好识记,出示紫檀色---齐读结合老师出示的图片,每组 2号读 4号读像这样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图片)理解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板贴:结合图片)
(2)有个多音字,它有两个音,一个读?组词?意思是做的很出色;另一个音?组词?意思是样子。再读。有两个句子,谁来填?根据意思记住多音字是一个好方法。
(3)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词语。
(4)字词会读还不行,会写才是真本领。在这些词语里,有一个字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圈出武)
(5)(出示武)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它的演变过程,想想如果要写正确、美观,需要注意什么呢?(大家观察的很仔细,武字是半包围结构,注意止横变提,斜勾无撇。)
(6)和老师一起书空“武”,注意笔顺。在练习本上写 2遍吧。(巡视指导: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评批,写的优秀的给他画一颗五角星)(课堂约定: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整体感知
(1)(出示整体感知)字词关大家已经挑战成功,那么课文关呢?课前给大家留了个问题:课文先写了火烧云让变化,又写了让、变化极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答案。
(巡视: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画,才是真正地会读书)。
教师小结:课文以时间推移为顺序,课文先写了火烧云让变化,又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板书:变化)
(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火烧云颜色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自读第一段,想想火烧云上来时,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请生回答)
(预设 1:找的可真准确;预设 2:还有谁要补充?像这样合作着学习,才能使我们共赢。)(课件出示)
(3)多有趣的变化啊,黑色的留给男生,红色的留给女生,大家合作读一读吧。(同学们读的可真棒,给你们点赞!)
(4)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通过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知道?做一做笑盈盈的表情。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像这样抓住关键词来理解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又一大法宝,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哦!(板贴:抓住关键词)
(5).你们看,作者就是通过写地面上景物的变化,写出了火烧云霞光的美丽。
三、细读课文,探究特点
过渡句:火烧云让周围的景物都发生了变化,这是霞光普照大地万物的变化,其实火烧云本身也很有特点。文中说道: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它又有哪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呢?
1.请大家根据学习提示默读第 3段。(出示阅读提示 2,请生读)开始吧(师相机巡视,强调:同学们,注意一尺一寸一拳头,要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2.体会颜色变化多:
(1)(泥融飞燕子纱暖睡鸳鸯)有哪些颜色?
(生 1,课件相机出示)
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同学们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从中可以体会到?——颜色变化之多(板书:颜色、多)。
(2)齐读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发现它们有何特点?(请三个同学说)预设:第一组都是 ABB式的词语,第二组是生活中的事物加颜色,第三组则是不同颜色糅合在了一起,即 ABAC式的词。
③同学们很会观察,你们能再仿说几个吗?(快速找生说)(同学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
(3)颜色变化除了丰富,还有何特点呢?有一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一会儿。从中能体会到什么?(预设: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得非常快。)(板书:快)(
4)师小结: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式,说明颜色变化不仅多,还非常快。
(5)现在让我们师生合作,红色留给老师,黑色送给大家,读出快的感觉。同学们已经领会出它的快了!
(6)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它吗?
预设: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你很会用词,你的词汇量真丰富,你很会概括)
(7)真是一幅壮美的景象!谁想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段话。( 生 1,生 2)
(你走进了瑰丽的火烧云中;你读的可真美......)
(8)让我们带着理解,动情地边欣赏,边试着背诵。(出示课件)
3.探究形状变化的特点。
(1)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令我们叹为观止,它的形状又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呢?咱们快一起去看一看吧。谁来读一读第 4段?请其他同学认真听,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生:一匹威武的大马......
(3)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两三秒钟,这边计时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就开始读文字。
(4)师:同学们看,云彩的变化是很快的,时间是很短的,萧红却用了 83个字把它写的具体又生动,把一瞬间发生的事写具体、写生动,是写作的一个大本领呢!我们写作时要学习这个本领啊。
(5)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马的变化。女生读,这是写马的?(样子)男生读,这是写了马的?(变化)原来啊,萧红先写了云朵的样子,又写了它的变化。写的具体而又生动。
4、合作学习
过渡:马的变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如果只有这一个变化的话,那我们真是低估了天公的实力。文中还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谁来读一读自学提示?开始吧!(师相机指导)(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1)小组分享(找 2个小组):我分享、我倾听。我们分享的是第 5段。4号:我是 4号,我分享的是......我们分享的是第 6段。......(相机生生评价)
(2)师:感谢这两组同学的汇报(大家的分享很精彩,同学们强强联合,找的很准确)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不仅-多,而且-快。同学们看,萧红就是这样先写了云朵的样子,又写了云朵的变化,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萧红会写,你们也会读,真了不起。
(3)从马的变化、狗的动作和狮子的样子中,我们看到了火烧云形状(板书:形状)的变化是如此的多、如此地快、如此的神奇、有趣。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来概括吗?预设:变化莫测、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相机评价)
(4)让我们带着理解来读一读,感受一下火烧云的瞬息万变。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出示课件。
5、拓展延伸
同学们读的真有趣,让老师感觉这幅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
同学们,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端,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独特之美。这种写作手法值得大家学习啊!正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你觉得它们还会有什么变化吗?发挥你的想象,按照我们刚刚梳理的结构也来写一写吧!
交流
(你的想象可真丰富;你的观察真仔细;你也是一位小作家)
四、火烧云下去了
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感觉......(齐读最后一段)这么壮丽的景象消失了,此时,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相信大家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过渡:是啊,火烧云还没等完全欣赏够就这样戛然而止,却让我们无限留恋,意犹未尽!这就是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文章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火烧云吗?
预设 1:火烧云真是变化莫测呀!
预设 2:火烧云真是奇特无比!
1.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为什么作者能把火烧云写得如此逼真、如此瑰丽呢?
(预设 1:作者热爱自然、认真观察。预设 2:作者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很会概括)
2.教师引导总结:
正是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认真观察(板贴:无比热爱认真观察),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才有了这奇特瑰丽的火烧云。所以,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六、推荐阅读
文章学到这儿,大家想认识一下萧红吗?(出示萧红照片资料)鲁迅先生曾称她是中国最有名的女作家,可是她 31岁就离世了,转瞬即逝的火烧云,不正是萧红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吗?有位叫茅盾的文学家这样评价萧红的作品(生 1),有位叫许广平的伟人也这样评价(生 2),这部著作就是《火烧云》这篇课文的出处——《呼兰河传》,推荐大家课下阅读,走进萧红,走近她的童年生活。
七、板书设计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