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9 20: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2020年中国在抗击新型肺炎时,较多医疗专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效果显著,中医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明代也有一部医学巨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传播。它是( )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
2“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那媚外的内伤”这是中国风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的
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3.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这类古籍是( )
A .医学著作
B .史学著作
C .文学著作
D .科技著作
4.“以勢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指述有天的中国百代莲筑是( )
A .都江堰 B .隋大运河 C .明长城 D .北京故宫
5.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全唐诗》辑录的诗歌有近5万首
B .《史记》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C .《本草纲目》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D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农政全书》中,对历代各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据此可知此书( )
A .侧重记载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 .吸纳了西方科技成果
D .关注民生,重视救灾防灾
7.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
A .贵族化 B .通俗化 C .神秘化 D .宗教化
8.“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故事情节均出自某一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 )
A .吴承恩 B .汤显祖 C .施耐庵 D .罗贯中
9.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影响。下列哪一情节不可能出现在这四部名著中( )
A .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B .卖油郎独占花魁,灌园叟晚逢仙女中
C .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
D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10.明朝在科学技术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徐光启
B .《农政全书》是明初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
C .《水浒传》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D .《西游记》抒发作者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1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文化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罗贯中一《西游记》
B .宋应星一《农政全书》
C .李时珍一《本草纲目》
D .徐光启一《天工开物》
12.明代某著作,记述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治特、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该是( )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1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职业道德,还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的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权高度膨胀
B .民族矛盾尖锐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14.下列关于く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B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医药学著作
C .是一部科学巨作
D .问世以来,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15.下列著作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是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名著,且成书于明代的是( )
A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 .徐光启的《齐民要术》
C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袭扰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全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平均高7-8米、城基宽6-7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材料二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7月25日,在北京颁发了证书。2002年10月,长城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 《天工开物》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乃粒”篇中解释了夜间田野孤坟出现的“鬼火”买为“隣火”在“布衣”篇中提出“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的论道:在“乃服”篇中写道:“人为万物之灵。”
﹣﹣摘编自刘火《<天工开物>的人文精神》
材料四 17世纪末,此书传入日本,著名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传入欧洲后法国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潘吉星《<天工开物>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理解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从长城的发展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3)比比较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概括中外学者对《天工开物》的评价角度,并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称它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的主要原因。综合材料,谈谈你对《天工开物》当代价值的认
(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说说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5.DDDCD
6-10.DBCBD
11-15.CDCCD
16.(1)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我国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长城,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见
证了我国几干年文明史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说明长城在世界上有重大的影响力:长城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中华民族艰苦勤劳、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评价角度:中国学者,体现人文社会精神的角度;外国学者,科技发展的角度。原因:记载的技术先进:推动世界技术发展:破除了人们的一些迷信观念;具有朴素的平等意识: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认识:传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我国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有助于传播中国价值、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4)大力开展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有关部门利用法律、行政手段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注重创新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等等。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