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14: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6的整理和复习及P27的练习六
教材分析:
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已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本节课教材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安排了两个习题,通过练习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的掌握,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促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含义,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会用2至6 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并能够用除法解决问题。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二单元内容后的一个整体复习,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已经掌握,但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前面所学内容又多,让学生自己回顾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材编排了两道题,让学生根据练习题来回顾,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又体现了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
2.熟练地用2至6 乘法口诀求商。
3.利用所学的除法知识,正确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回顾,理顺本单元知识点构架。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熟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回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巩固除法的含义、读写、计算以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让学生翻阅教材第7页~第25 页的内容,熟悉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2.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议一议:有哪些知识要点 并把这些要点整理出来。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展示教材第26 页第1题图文。
(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同桌讨论,然后在课堂内说一说,
生1:9根小棒分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生2:我画了2组圆,每组5个,一组一组地圈,是平均分
(2)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可以根据某某同学说的例子,写成除法算式吗 说说式子中哪个是被除数,哪个是除数,哪个是商
....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肯定,不对的地方应及时订正,平均分的两种情形各写一个除法算式。
2.展示教材第26 页第2题图文。
(1)乘法口诀是计算表内除法的基础,组织学生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教师巡视。
(2)同桌之间互说口诀,老师任意指一句口诀,指名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参照老师的操作,两名同学互相指口诀说算式。
3.想一想,完成第26 页思考题。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题意,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然后想口诀,得出答案。
同桌之间交流后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自主完成,全班集体订正计算的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读文字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然后在全班交
流,相互检查。
3.完成“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观察题意,独立完成解答,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六”第4 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各个小题题意,思考他们之间的区别,想一想这些问题各自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
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除法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运算,根据乘、除法是互逆运算,由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结果,会运用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是我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恭喜同学们从今往后又学会了一种新的运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对应练习:
1.填空题。
(1)24÷6=4读作( )
(2)在算式10÷5=2中,10叫做( ),5叫做( ),2叫做( )。
(3)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苹果,算式是( )。
(4)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
(5)18÷3=( ),用到的口诀是( )。
2.圈一圈, 填一填。
( )÷( )=( ) ( )÷( )=( )
3. 在 里填上“ 十”“一”“x”或“÷”。
12 4=3 18 6=3 16 4=4 20 5=4
24 6=18 25 5=30 6 4=24 3 3=9
菖蒲镇辅导小学:王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