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10:29: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 桃花源记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2.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分析文章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 重点 1.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方法。
学习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学法 指导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用美好的憧憬来慰藉心灵的一篇绝美散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吧。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喻了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体现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背景链接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写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不愿干预,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写作来抒写情怀,创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桃花源记》是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所以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后来就有人索性将标题写为《桃花源记》,终至于“喧宾夺主”了。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缘(yuán) 豁然(huò) 俨然(yǎn) 怡然(yí) 间隔(jiàn) 垂髫(tiáo) 阡陌(qiān mò) 咸(xián)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 3.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动词,离开)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2)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指示代词,那) 既出,得其船(人称代词,他的) (3)乃 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4)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5)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遂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 4. 古今异义 (1)缘溪行(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 (2)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3)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敞亮;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原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妻子邑人(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向后推迟) (9)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10)寻向所志(古义:先前的;今义:向着,朝向) 5.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2)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4)处处志之(名词做动词,做记号) (5)未果,寻病终(名词做动词,实现) 6.其他重点实词 (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2)缤纷:繁多的样子。 (3)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4)平旷:平坦宽广。 (5)俨然:整齐的样子。 (6)属:类。 (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8)悉:全,都。 (9)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10)怡然自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具:详细。 咸:全,都。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扶:沿着、顺着。 (15)诣:拜访。 (16)规:打算,计划。 (17)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7.翻译句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里面)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桃花源外的人都一样。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②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2)朗读指导: 第1段读出平缓的语气,第2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的语气,第3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4、5段读出感慨的语气。 2.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对桃花源的描写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绮丽景色。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3.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用文中原句回答)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 (用文中原句回答)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情况的 (用文中原句回答)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深层探究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再寻,“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4.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1)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6.如何评价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理想? 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采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语言赏析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省略句。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省略句,并加以赏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这就是钟嵘所谓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是与剪裁的功夫分不开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方面所下的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又是与恰当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分不开的。“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探究写法 1.层层设疑的写法 《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入,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2.叙述详略的安排 本文在剪裁方面,与《木兰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详写了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目的是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略写的地方是,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这样安排,其原因是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细地描述,而其余的只是起辅助作用,只需简单介绍。 3.简洁生动、朴素自然的语言 作者用一种纯然的“田家语”来描写景色和人物。“田家语”在审美上的特色就是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有时,又显得十分简洁生动。《桃花源记》这篇散文在语言上就有这样一种特点。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都显得十分自然、简洁和生动。 另外,《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同时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 学 板 书 发现桃花源 山重水复疑无路 (喜) 寄 托 桃花源记 进入桃花源 柳暗花明又一村 (惊) 社 会 再寻桃花源 未果,成谜 (谜) 理 想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1.关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用客观记叙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2.仿写训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上两段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言简意赅,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仿照上文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字,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文言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读起来也不会有很大困难。当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理解文章字句的意思还是首位。在教学时,一方面注重了文言文基础的夯实:字词的读音、词语的理解、朗读停顿等;另一方面在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挖掘、语言的特色理解等方面,也都做了较精准的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文中汲取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