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1)(粤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粤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1)(粤教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1 15: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评估(一)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妇孺/懦弱料峭/刀鞘打折/折本
B.惊蛰/真挚碑文/裨益着陆/着急
C.蜗牛/女娲灼热/斟酌风靡/奢靡
D.簇拥/箭镞刚劲/干劲纤细/纤维
【解析】选B。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读音。作答字音字形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相同。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音分辨。A项分别读rú/nuò,qiào/qiào,zhé/shé;B项分别读zhé/zhì,bēi/bì,zhuó/zháo;C项分别读wō/wā,zhuó/zhuó,mǐ/mí;D项分别读cù/zú,jìnɡ/jìn,xiān/xiān。
【解析】选A。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A项“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此语境应为“旧貌换新颜”。B项“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不相同。此处符合语境。C项“百废待兴”意为许许多多被延误或搁置的事业有待人们去兴办。此处符合语境。D项“空谷足音”意为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合乎语境。
3.(2009·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解析】选A。B项主谓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改为“并被命名为‘金丝牦牛’”。C项语序不当,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D项句式杂糅,去掉“较为安全”。
4.(2009·宁夏、海南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21世纪教育网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四个选项首句就是④和⑤的区别。就本题而言,能说明“会徽造型”整体的只有⑤,④紧承⑤中的“阳光”,①③⑥介绍了会徽中的汉字图形及其意义,⑥中的“仔细看”,表明此句应紧承④,②介绍的是会徽的色彩,应放在最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封题未启 启:打开
B.政事一切无顾让 让:责备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 籍:登记
D.州有民庸童牧牛 庸:雇佣
【解析】选B。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让:谦让。
【解析】选B。A项的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B项的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的两个“会”都是动词“恰逢”。D项的两个“而”都是表顺承关系,可不译。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的一组是(3分)( )
①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
②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
③江东大旱,擢知信州。
④众惧不能战。
⑤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正直忠诚”加以筛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③④句不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后依靠某权贵的推荐而得以升官。
B.唐震任命临安府官员,看到仗恃贾似道势力的潜说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使自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平反了一件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将至,将帅邓益逃跑,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逃生机会,面对敌人,拒降而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A项“依靠某权贵的推荐而得以升官”不合文意。B项“唐震任命临安府官员”不合文意。D项“将至”和“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不合文意。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4分)
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答案: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当时潜说友做京城长官,他仗恃贾似道势力,很傲慢不顺。
②情况很危急了,番江门的敌人军队还未会合,赶快逃出去还能免于灾祸。
(1)本诗用词精妙,试析“一片”、“万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颔联“一片”和“万重”对举,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以“万重云”喻道路辽远。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 (《赤壁赋》)
(3)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并序〉》)
答案:(1)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21世纪教育网
(2)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3)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21世纪教育网
(4)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21世纪教育网
A.如果艺术家不会有意识地“移情”,创作之花必然枯萎,如果欣赏者不会有意识地移情,审美之果必将凋零。
B.按照美学家朱光潜的解释,移情现象的功用在于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生命和情趣。
C.作者赞同移情说对“由我及物”这种审美现象的描述,不赞同用移情说直接说明美的本质、艺术的源泉。
D.人的情趣投射给外物,正像河水流动时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一样,“由我及物”不过是“泡沫”,它的本源要在“深流”里寻找。
E.作者对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既有肯定也有否定,与移情说论者的根本分歧在于,作者认为美并不是完全主观的。
【解析】选A、D。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A.否定了移情是一种不自觉、无意识的审美活动。D.移情的结果是由物我两忘到物我同一,“把心灵和人格投射、融合到对象中去”,而不是“泡沫”与“深流”分层流动。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自然同人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
B.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处处可见,尤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最。例如,“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1世纪教育网
C.西方美学的移情说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作者认为移情现象的本质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D.移情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人的意识之中,原始的意识活动是移情现象的源头。
【解析】选A。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自然同人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同自然的关系由对立变为统一,人类可以解释以前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21世纪教育网
14.根据作者的观点,说明移情现象是怎样产生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依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参考答案:①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类凭借联想、想像,以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解释不可知的自然现象,把人情移注于物,因而产生移情现象。②随着科学的发达,人类虽然可以解释自然现象,但仍然会把人情移注于物,因为“人化的自然”使人感到亲切,可以把自然当做观赏的对象,因而产生移情现象。
15.结合第一段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容,简述文中所说的移情现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文意的理解。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参考答案:诗人因为感慨时局而落泪,看到朝露沾湿花朵,似乎花也落泪;诗人因为与家人分别而心神不宁,听到鸟鸣,似乎鸟也在惊叫。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注到本无情感的观赏对象中,这在文艺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叫移情现象。
16.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前后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
参考答案:①中的“它们”指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和事物。21世纪教育网
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扎根大地。
17.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围绕“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这一题干要求,归纳出几个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①在生活中投身到日常劳作中去,和土地上的一切打成一片,从中获得诗情与创造力。
②身为贵族,却离不开土地;死在去往更遥远的土地的路上。
③写作与日常劳作联系紧密,稿纸相当于田园。
18.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评价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内容。解答此题,要注意本文始终围绕“耕作”二字描写托尔斯泰的,这两个字既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①“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认同。
②表达作者扎根大地、融入人民的创作观念和人生态度。
③表达了对其他作家的批评以及对当今中国文坛的不满。
16.简要归纳奥巴马的生活经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1)混血儿的身份,使奥巴马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过毒品;
(2)大学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并获得全国性认可;
(3)大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4)经过三年法律实践和民间行动,决定适时参加选举政治,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并于2007年2月10日,宣布竞选美国总统。
17.作为黑人的奥巴马当选总统的意义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字里行间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一些关键词语揣摩文章的主旨,如“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等。
参考答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表明黑人在美国地位的提升,也是民主政治进步的标志。
18.根据文意,概括奥巴马竞选获胜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国民众渴望改变现实。
(2)奥巴马有着多元文化背景。
(3)奥巴马在哈佛受精英教育。
(4)奥巴马从底层做起的个人经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者学习的动机要强。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①____________。可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限25字以内)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对图表的分析中,发现规律,前后9天A、B两组的曲线变化,并据此得出结论。
答案:①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
②知晓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20.(2009·惠州高一检测)认真阅读下面文字,以“守住文化的根”为中心,再仿写两句(每道横线处一句)。
(1)平安夜,同学们手捧苹果东奔西走相送时,谁还会想起大年三十的鞭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文化周里,学者们争先恐后评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时,谁还能领悟八大山人那白眼秃鹫的深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中心是要求针对当今社会上人们追捧外来文化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形式上要与例句相似,内容上前后句形成对比。
答案(示例):(1)情人节,情侣们怀抱玫瑰开怀说笑时,谁还会记得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
(2)电影院内,孩子们热火朝天追捧《哈利·波特》诡谲的魔法时,谁还能记起悟空八戒降妖伏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