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三年级下册5.15、浮和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三年级下册5.15、浮和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22: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浮和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知道浮力在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沉浮的方法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浮沉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气球、木块,橡皮、小石子,铁钉,塑料块,钩码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自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两样东西,你们认识吗?猜一猜,放入水里会怎样?(教师出示同样大的两塑料方块,一个实心,一个空心。)
生:浮起来,沉下去一个浮一个沉
师:大家猜想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师;好!请大家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老师把两个方块同时放入水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上浮一个下沉
师: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两个塑料方块一个上浮一个下沉呢?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浮和沉》的世界,一起探究它的秘密吧。板书课题(15.浮和沉)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师:下面我们来界定浮和沉的定义。物体飘在水面和容器底部不接触的现象叫做浮;和容器底部接触的现象叫做沉。大家都明确浮和沉的判定标准了吗?那么,问题来了,请看大屏幕:气球、木块,橡皮、塑料块、小石子,铁钉图片。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你们都认识吗?请查看材料盒,核对物品。请大家在小组内猜一猜,哪些物品在水中上浮,哪些下沉?请把猜想的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一相应的方框内,浮用符“↑”号表示,沉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的,用?表示。大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师:这个小组已经完成,坐姿端正,速度可真快,其他小组可要抓紧哦。
师:刚才老师观察到每个小组都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个小组汇报猜想结果?汇报时,其他小组认真听,核对本组的猜想结果,不一样的地方画上记号。(一生读结果,另一个学生在黑板贴物品名称)。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怎样知道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的呢?
生:做实验。
师:说的非常好,科学只靠猜想是不够的,还得靠我们亲自操作验证。
师: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生 1:把所有材料一块放入水里。
生 2:做实验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水滴溅到桌面上。
生 3:每记录完一种材料拿出来用毛巾擦干,放回盒子里。
师:及时整理材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还有要补充的吗?
师:老师也整理了几个实验要求想告诉大家,请看大屏幕,请以你们最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快速读一遍,好吗?实验要求:
(1)把所有材料一次性放入水中,观察并如实记录。
(2)材料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到桌面上。
(3)做完实验后,擦干材料放回盒内,快速坐好。
师:孩子们。实验要求都看懂了吗了吗?好,那就带着实验要求做实验吧。(学生分组实验。(是巡视适时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动手能力真强!
师:实验结果和猜想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结果出错了也不要灰心,科学实验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师:哪个小组说说?
生:我们猜想橡皮是浮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橡皮在水中是下沉的。
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猜想很重要,但实验更重要。
师:通过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老师要向你学习!
师:请大家把木块和塑料块放在桌面上,比一比,掂一掂,有什么发现?
生:一样大,一个轻上浮,一个重下沉。
师:你观察的真细致。
师:哎!老师这两个塑料块也一样大,为什么出现了一浮一沉的现象呢?谁来解释一下原因?
生;可能一个空心,一个实心,空心的轻就浮在水面上,实心的重就沉入水底。
师:谁来试试。来,请你掂一掂,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你真聪明,利用刚学到的知识替老师解答了一个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不同的物体有浮也有沉。(指着板书说)
活动二:感受认知浮力。
师:孩子们,是什么力量使气球和木块浮在水面上呢?大家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这种力量呢?好,请大家把气球放回水槽里,轻轻地按压气球,再轻轻的松手,但是手不要离开气球。体会手的感觉。为了方便操作,大家可以站起来按压气球。(让生在水里按压气球)
师: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受,赶紧分享给大家吧。
生 1:感觉手被什么东西顶。
生 2:和我用的力相反。
生 3:感觉一股向上托的力量。
生 4:手感到有一种向上的力。
生 5手被弹起来了。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用按一按的方法都感受到了一股向上的力,大家想不想再用眼睛看一看这股向上的力。
好,请大家看好了,奇迹马上出现(师演示乒乓球上浮的小实验,乒乓球快速竖直浮起。)
从刚才的演示中,我们看到乒乓球被一种无形的力快速向上托起,这种力就是:在科学上,大家一起读([课件出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就是水的浮力。(生齐读浮力的定义)
活动三:做一做,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通过实验,发现了水的浮力。知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师:带着刚才的猜想,我们感受一下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浸在水中的砖块,大家轮流从水桶中轻轻提起砖块,再轻轻放入水桶中,注意砖块不能碰触水桶底部,感受砖块的重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轮流从水桶中提起砖块,再轻轻放入水中,对比轻重,说出感受。)
时间到!没来得及体验的同学可以下课后在体验,好吗!
师:谁来分享感受?为什么砖块在水中轻?
生;砖块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学习科学,仅靠感受得到结论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这里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猜想,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师出示橡皮筋,钩码和尺子。)请大家打开资料袋
利用这些材料,你们打算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大家可以参考课本插图和实验记录单二。设计方案的时候,不要动材料,只有听到老师让你们做实验的时候,才可以动材料,大家听明白了吗?好,现在开始分组讨论制定方案吧。(引导学生依据所给材料,组内讨论交流,自行设计方案。)
师:看到大家胸有成竹的神情就知道,你们已经设计好方案了,哪个小组先汇报?(选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完善方案。)
师;老师也有个要求要告诉大家,请大家齐读(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用橡皮筋提起钩码,竖直悬在空中,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记录读数。
(2)再把钩码竖直悬在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记录读数。
(3)对比数据,得出结论。(注意事项:用尺子测量时,零刻度要和橡皮筋与钩码相接处对齐,上部要和手与橡皮筋相接处对齐。)
师;孩子们,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都明确了吗?好,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实验吧。
(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发现,有三个小组已做完实验,并且也把材料整理好了,学习习惯真好。其他小组也快完成了,记得做完实验后,一定填写好记录单,整理好材料喔。
师: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仅动手能力强,而且合作的也非常好,为你们点赞。哪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小组展示结果。)师板书数据。
师: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看看这一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在水里橡皮筋变短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生;因为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你们的结论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老师课前也做了这个实验,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记录单二有数字的那张。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齐读结论: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几个小实验,我们知道,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三 自由活动: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孩子们,浮力这么神奇,它一定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你们能举个例子吗?
生 1:船是利用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生 2:游泳圈是利用塑料能浮在水面制成的。
生 3:游艇是利用水的浮力。
生 4:潜水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请欣赏。救生圈可以帮助我们在大海里自由的游泳,但一定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游泳,注意安全。潜水艇,航母,蛟龙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海防防力量,这都归功于浮力。所以老师希望大家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长大后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好吗!
四、生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什么?谁来谈谈?
生 1:我知道了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生 2:我知道了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生 3:我知道了在生活中的很多运用了水的浮力。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了解了浮力的重要应用。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动手去操作,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的奥秘。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师:孩子们,一节课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的终止,请大家课下收集浮沉子的资料,做个既能上浮又能下沉的浮沉子吧。孩子们,谢谢你们的聆听和陪伴,下课。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