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18:2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 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 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一组历史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火箭军战略核导弹 歼-20战机 大阅兵
A. 共和国外交成就 B. 民族团结进步
C. 国防建设的成就 D. 民主制度的完善
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隆重举行。对人民军队解读准确的是( )
A. 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人民空军部队建立于抗美援朝时期
C.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是今天火箭军的前身
D. 2016年,成立八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如图所示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 反对霸权主义
B. 战略核反击
C. 维护社会治安
D. 打击恐怖势力
当前,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
A. 扩充兵源 B. 增加兵种 C. 科技强军 D. 发展核武器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情况叙述正确的有( )
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不接触也不反对的态度
A. B. C. D.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 朝鲜
B. 印度
C. 苏联
D. 日本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里“中国的声音”主要指(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 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构想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周恩来睿智豁达、灵活高超的外交艺术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风采。下表关于他外交风云知识整理正确的是(  )
A 1953年 接见苏联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5年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1970年 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D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后,访问美国
A. A B. B C. C D. D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中美建交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些成就()
A.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B.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 说明我国成功实现了多边外交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的一次盛会。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会议主要讨论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C. 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 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具体是指周恩来提出了(  )
A. 全方位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互不干涉内政方针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正式建交 ④中美正式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 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 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美国总统卡特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其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A.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 维护世界的和平
C. 中美在联合国的友好合作 D. 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对发展空间技术非常重视
B. 苏联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干涉
C. 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敌视和遏制政策
D. 中美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人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以下关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中国
A. 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全方位展开多边外交活动 D. 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到现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从而形成了哪种外交布局?(  )
A. 全方位 B. 多层次
C. 立体化 D.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0多年来,一个甲子的轮回。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一支由 ______ 、 ______ 、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部队,国庆35周年阅兵时首度公开亮相,只有一个方队、九枚核导弹。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已经扩大为四个方队,27枚导弹,由单纯装备核弹变成核常兼备。我军已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拥有远程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方队已经变成5个,导弹数量增加到108枚,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有了自己的巡航导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炮兵的建设发展也必将步入一个快车道。
——专家邵永灵:从大阅兵看战略导弹部队发展
(1) 阅读图一,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介绍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2分)
(2) 写出材料二横线处应填的部队名称。(2分)
(3) 阅读材料三判断,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材料三表明,推动该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4分)
(4) 阅读图二、图三,谈谈你的感受(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图一与印度代表团会晤 图二万隆会议 图三1971年26届联合国会议
(1)材料一表明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分)
(2)根据图一、图二,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史实,说说中国外交工作取得哪两项重要成就?(4分)
(3)图三反应了我国外交的哪一重大胜利?并再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4分
(4)通过材料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2分)
28当今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1)结合材料及图一指出周恩来所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根据材料和图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4分)
(3)结合材料和图三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4分)
29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949—1971 年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为了改变这一国际环境,中国逐渐改变了对国际组织的态度,并开始寻求加入国际组织,融入国际社会。但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中国被长期排斥于联合国体系之外,中国也很少参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组织。
1972—1989 年 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标志,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由于国内原因,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还是有限的。
1989年至今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又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国际组织,并全面深入参与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情况的演变历程。 (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89年至今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当今世界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4分)
(3)以上材料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4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解析】提纲涉及我国海军、空军的武器装备,导弹部队的建立,故小强学习的内容是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B正确。
故选B。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
C.根据题干“火箭军、战略核导弹”“歼-20战机”“大阅兵”可知,反映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故C正确。
ABD.图片无法体现“外交、民族团结、民主法制”,故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国防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是今天火箭军的前身。A、B、D三项说法错误, 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遇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B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苏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 故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 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 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故正确;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题干中接受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是苏联,C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D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面对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和不安,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但不符合材料内容“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一国两制”政策是我国处理内部事务的政策;“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因此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材料“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及所学知识可知, 1954年,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错误;周恩来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是在1972年,C错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访问美国的是邓小平;D错误;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B正确。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C。
14.【答案】C
【解析】略
1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C、D三项对万隆会议的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7.【答案】B
【解析】略
1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链接所学分析备选项可知,A项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项是中国提出的外交原则,C项是中美双方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题干中周思来总理拒绝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表明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正确。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据题干中的“1971年11月”“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与题意不符。综合分析,B项符合题意。
21.【答案】B
【解析】切入点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故选择B项。
22.【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孤立、封锁新中国,这造成了中美之间处于长期的敌对状态,C符合题意,故选C。
23.【答案】B
【解析】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故①②③④均正确。
故选B。
24.【答案】C
【解析】略
25.【答案】D
【解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故选:D。
26.【答案】【小题1】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朝鲜战争的考验,取得辉煌的战绩。空军装备已逐渐国产化。
【小题2】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
【小题3】战略防御和战略威慑。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小题4】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的坚强基石。
27.【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举例: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
(4)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对外交往。
28.【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3)2001年我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说明了我们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9.【答案】(1)演变历程:①1949~1971年,很少参与;② 1972~1989年,有限参与;③1989年至今,全面深入参与。
(2)重要贡献:①推动国际组织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②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③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④有利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⑤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3)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或不懈追求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