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卖油翁》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12:3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卖 油 翁
欧阳修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熟练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作者通过细微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 学 目 标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教 学 重 难 点
学习目标
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代就有这样两位:一位可以将箭射中铜钱的方孔,一位可以透过方孔将油注入葫芦。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两位性格各异,却身怀绝技的人。这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新课导入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作者简介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作者简介
为什么欧阳修晚年要自号六一居士呢?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作者简介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他在出知亳州时所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写作背景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科状元。陈尧咨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因破格提拔寒门学子,得真宗嘉奖,升任右谏议大夫,直至尚书工部郎。陈尧咨工书法,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瑞拱二年状元。两人是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备受世人称颂。
写作背景
1.文体知识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代表作有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基础梳理
2.重点字音
自矜
家圃
睨之
颔之

忿然

酌油
沥之
发矢
jīn


hàn
fèn
sháo
zhuó

qiǎn
sh
基础梳理
3.通假字
但手熟尔
惟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尔:同“耳”,罢了。
杓:同“勺”,勺子。
基础梳理
4.一词多义
(你)
(通“耳”,罢了)
(动词,射箭)
(名词,射箭的本领)
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尝射于家圃

基础梳理
4.一词多义
(凭)
(用)
(用)
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
以钱覆其口

基础梳理
4.一词多义
(表承接)
(表转折,却)
(表修饰)
(表修饰)
睨之久而不去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基础梳理
4.一词多义
(它,这个道理)
(他,指陈尧咨)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九这一情况)
(它,指葫芦)
(他,指卖油翁)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睨之
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基础梳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凭着这一点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出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擅长射箭
自夸
斜着眼睛看
园子
放下担子

点头
梳理文意
整体感知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没什么别的奥妙
气愤的样子

轻视
熟练
同“尔”罢了
凭借
梳理文意
整体感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于是就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滴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铜钱却没有被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

覆盖
慢慢地
同“勺”

滴入
打发
代卖油翁
梳理文意
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把握故事内容。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人物
家圃
卖油翁、陈尧咨
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整体感知
讨论 探究
1.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冲突是怎么产生和升级的?又是如何化解的?
陈尧咨
卖油翁
射于家圃
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在卖油翁的态度上
“睨之”“但微颔之”
产生
合作探究
1.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冲突是怎么产生和升级的?又是如何化解的?
陈尧咨
卖油翁
生气地质问
大声呵斥
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也在卖油翁的语气态度上
“无他,但手熟尔”
升级
合作探究
1.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冲突是怎么产生和升级的?又是如何化解的?
陈尧咨
卖油翁
心理优势
土崩瓦解
演示倒油绝活。
“以我酌油知之”
以小绝活巧妙类比阐明道理,化解冲突
“无他,惟手熟尔”
化解
合作探究
2.说说结尾句“康肃笑而遣之”中“笑”的内涵。
①惭愧的笑:您真是熟能生巧啊!是我太骄傲了,真是惭愧,惭愧啊!
②歉疚的笑:您倒油的技艺确实高超,我不该瞧不起您!
③自嘲的笑:嘿!我射箭的技术和您倒油的技术也差不多啊!
④心悦诚服的笑:您倒油的技艺的确高超啊!佩服佩服!
合作探究
3.总结陈尧咨、卖油翁的性格特征。
陈尧咨:射技高超,自傲,但又知错能改的人。
卖油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技艺高超、谦逊朴实的智者形象
合作探究
4.文中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找出相关的语句试做分析。
陈尧咨(善射)
卖油翁(善酌)
神态
语言
动作
忿然、笑
睨之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遣之
释担而立 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5. 本文写了射箭和酌油两件事,为什么详写酌油,略写射箭?
文章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并不是陈尧咨的“善射”,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略写陈尧咨射箭。这样安排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合作探究
6.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合作探究
7.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呢?
(1)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苦练从而手熟最后达到技高。
(2)一个人即使有了高超的本领也不能骄傲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应谦虚谨慎。
合作探究
文章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课堂小结
卖油翁说的有道理。因为任何技艺经过不断练习,都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卖油翁说高超的射箭、酌油本领都是“手熟”而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我不同意卖油翁的观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只是“手熟”而已。因为射箭所射可能是静止目标,也可能是活动目标,如果是后者,还必须考虑箭的速度、目标物的移动速度和风力风速等因素,在战场上还必须同时防御敌人,这样看来,射箭的技艺更加复杂,要求更加严苛,甚至还须有一定天赋,并不只是“手熟”就能练成的。
卖油翁说高超的射箭、酌油本领都是“手熟”而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据说陈尧咨把卖油翁打发之后,自己一个人在菜园子里踱来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小短文。
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拓展延伸
1.谦受益,满招损。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谦虚的名言
拓展延伸
卖油翁
陈尧咨
卖油翁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善射,以此自矜
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曰
笑而遣之
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酌油知之
惟手熟尔
熟能生巧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