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习题课件(共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1课时习题课件(共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12: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第1课时
夯实基础
读图K7-2-1,完成1~2题。
1.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 )
A. 是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航线B. 位于两大洲、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C. 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D. 是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B
2. 东南亚中部的海洋中分布着众多岛屿,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它们属于下列哪个国家的固有领土?( )
A. 中国 B. 越南
C. 印度尼西亚 D. 菲律宾
3. 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主要咽喉要道是下列的______海峡。( )
A
C
4.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 越南 B. 老挝
C. 缅甸 D. 柬埔寨
5. 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 耕地较多 B. 人口稠密
C. 气候湿热 D. 种植历史悠久
B
C
泰国香稻米在扬花期间要求有较低的气温、较少的降水及逐渐降低的土壤温度。据此读泰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K7-2-2),完成6~7题。
6. 泰国香稻米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 5—6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至次年1月
D
7. 下列与泰国香稻米种植关系不大的是( )
A. 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B. 全年高温,降水丰富
C. 临近海洋,出口便利 D. 历史悠久,喜爱米饭
8. 寒假期间,李明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家人为他做了下列准备,其中不需要的是( )
A. 爸爸准备了一把晴雨伞 B. 奶奶准备了一件羽绒服
C. 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 D. 李明自己准备了一套泳衣
C
B
9. 我国某企业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四个东南亚国家捐赠医疗物资,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物资运送人员在泰国、马来西亚常见到的景观最有可能是( )
A. 满山的苹果树 B. 绿油油的麦田
C. 成片的橡胶园 D. 牧民放牧牛羊
10. 一艘满载东南亚特产的货船回到中国港口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可能是( )
A. 羊毛、小麦 B. 棉花、服装
C. 椰枣、煤炭 D. 棕榈油、椰子
C
D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建设,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区,并具有重要的连通与支撑作用。
材料三 东南亚示意图(图K7-2-3)。
(1)“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密切亚洲、_______洲、欧洲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
(2)P地位于_______半岛,该半岛上的________(国家)、________ (国家)、________(国家)与我国陆地接壤。

中南
越南
老挝
缅甸
(3)结合图分析说明Q海峡的重要性。
(4)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我国不少企业选择到东南亚投资建厂,例如生产轮胎(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从气候和劳动力两方面分析东南亚生产天然橡胶的有利条件。
Q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①气候高温多雨;②劳动力丰富。
能力提升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2021年1月15日,苏拉威西省发生6.2级地震。据此读图K7-2-4,完成12~13题。
12.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 )
A.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13.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但很多农民都在火山口附近居住、种地,主要原因是( )
A. 火山口附近有许多温泉 B. 火山口附近有肥沃的火山灰
C. 火山口附近有清新的空气 D. 火山口附近有充足的热量
A
B
14.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正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读油棕产业链图(图K7-2-5),图文材料说明( )
C
①方便面与红猩猩的生存毫无关系
②热带雨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③延续原始的生产方式能避免生态恶化
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烧芭”是东南亚某国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当地山民在山地放一把火将森林烧成“空地”,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山民们便在那里耕作收获。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烧芭”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同时也产生大量烟雾。
材料二 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K7-2-6)。
(1)图中“烧芭”现象发生于
_________________(国家),该国濒临
____________海峡。
(2)图中“烧芭”的地区位于
_____________岛,导致图中的烟雾扩
散的风向是__________风。
印度尼西亚
马六甲
苏门答腊
西南
(3)说明“烧芭”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说明“烧芭”行为对邻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导致植被破坏,使植被覆盖率降低;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①影响人体健康;②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