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4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14:28: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4.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说理语言的艺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学习 重点 学习文章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逐层阐述观点的方法。
学习 难点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雄浑的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意境(jìnɡ) 惆怅(chóu chànɡ) 真挚(zhì) 渲染(xuàn rǎn) 身临其境(lín) 浮光掠影(lüè) 2.理解词语。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4)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2.再读课文,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至8段):阐述什么是意境及怎样获得意境,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第9自然段):阐述什么是意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阐述意境与意匠二者的关系。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深层探究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人能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5.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关于绘画或写作的启示 绘画方面的启示: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②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③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④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写作方面的启示:①尽量熟悉我们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②写作要在客观事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③对所写景物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才能打动人心。④要思考和感悟生活,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二、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层层深入地阐述什么是意境,如何获得意境,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等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文章简洁生动,论述明白晓畅。众多的例子、名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的美学观念,又寓艺术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三、语句赏析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 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本文作者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什么是意境,怎样获得意境,最后指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关键,让我们明白如何欣赏山水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领悟力。
教 学 板 书 →关键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李可染《谈学山水画》,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亦是今后教学需要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