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对“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中,图(a)、(b)分别表示了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图(a)中的甲直接测量速度,得到“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结论
B.图(a)中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目的是使小球的重力变小
C.通过图(b)进行逻辑推理,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通过图(b)的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理想实验是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从而揭示现象本质的一种研究方法。为了说明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向上滚动时,速度减小”,这是逻辑推理
B.“小球沿右侧斜面向上运动时,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这是实际实验现象
C.“小球沿右侧斜面向上运动时,斜面倾角减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更长”,这是实际实验现象
D.“右侧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是实际实验现象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B.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才有惯性
C.改变一个物体的惯性,必须要有力的作用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用实验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乘客下车后的列车惯性变小
C.百米赛跑达到终点后,速度很大,很难迅速停下来,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7.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平稳着陆火星;5月22日10:40,“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至12月31日,“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突破1400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22日10:40”指的是时间
B.“1400m”指的是“祝融号”火星车的位移大小
C.从地球到火星,“祝融号”火星车的惯性发生改变
D.研究“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8.如图所示,在水平且足够长的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质量分别为,m的A、B两个物块随车一起以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若某时刻车突然停下,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可能会相碰
B.A与B不可能会相碰,因为B的质量较小,惯性较小,B比A的速度更大
C.由于A的质量较大,惯性较大,A、B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A与B相碰
D.由于惯性,A、B均保持的速度做匀速运动,A与B不会相碰
9.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欧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停下需要的时间越长,说明汽车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C.伽利略“理想实验”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的轻重无关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为经典力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B.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都处于静止状态
12.如图所示,在水平运动的小车中用细绳吊着一个小球,某时刻发现小球向右边偏离了一定角度,对小车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是突然加速了 B.小车一定是突然减速了
C.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车一定有向左的加速度
13.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的成绩为9秒83,获得小组第一进入决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在进行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由于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可以将苏炳添看成质点
C.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D.以其他选手为参考系,他一定是静止的
14.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但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15.为了车辆的行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有以下规定。遵守以下哪条规定能够减小突发事故时车辆及驾乘人员的惯性( )
A.机动车载物严禁超载
B.机动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C.饮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
D.驾乘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二、填空题
16.在地球附近,不受力的物体是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受到________作用的结果.
17.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斜面实验:如图所示,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______。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运动的距离更长,但所达到的高度______。当第二个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将______。
(2)推理结论:力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8.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____受到外力作用.(一定或不一定)
三、解答题
19.有人认为,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具有惯性。这种看法对吗?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有关?请用实例来说明你的看法。
20.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本身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某人驾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故障,他要跳车自救。跳车时,他向哪个方向跳更安全?
21.在车站我们经常看到拉着行李箱行走的旅客,现将拉行李箱的过程简化如图所示。假设行李箱的质量m=3kg,行李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人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 斜向上,g取10m/s2,且sin37 =0.6,cos37 =0.8。问:
(1)人拉着行李箱匀速前进,拉力F是多大?
(2)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要使箱子不离开地面,F的最大值是多少?
22.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
B.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则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故B错误;
CD.伽利略最早用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3.D
【详解】
AB.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但小球的重力并没有变化,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B错误;
CD.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但没有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向上滚动时,速度减小”,这是实验实事,不是逻辑推理,故A错误;
B.“小球沿右侧斜面向上运动时,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这是逻辑推理,故B错误;
C.“小球沿右侧斜面向上运动时,斜面倾角减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更长”,这是实际实验现象,故C正确;
D.“右侧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是逻辑推理,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物体的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属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无关,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与受力情况无关,B错误;
C.改变一个物体的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质量,与力的作用无关,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伽利略用实验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
B.乘客下车后,列车的质量没变,则列车的惯性不变,选项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
D.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选项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指的是时刻并非时间,A错误;
B.指的是路程大小并非位移大小,B错误;
C.惯性仅与质量有关,从地球到火星,火星车的惯性不发生改变,C错误;
D.在研究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运行轨迹时,火星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视为质点,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因为小车上表面光滑,所以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当车突然停下时,由于惯性,两物块将保持的速度不变而继续做匀速运动,不会相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故选B。
10.C
【详解】
A.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所以A错误;
B.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B错误;
C.伽利略“理想实验”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C正确;
D.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的轻重无关,所以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牛顿为经典力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错误;
B.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正确;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错误;
D.牛顿认为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某时刻小球向右边偏离了一定角度,说明在极短时间内小球相对小车速度向右。如果小车开始是在向左运动,一定是小车突然加速,小球惯性大,状态难以改变,极短时间向左的速度小于小车向左的速度,从而导致突然向右偏离;如果小车开始是向右运动,一定是小车突然减速,小球惯性大,极短时间内小球向右速度大于小车速度而向右偏离。两种情况都是小车有向左加速度而出现的现象,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苏炳添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题可知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故C正确;
D.苏炳添最先到达终点,以其他选手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A错误;
B.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不是空气的反作用力,B错误;
C.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
D.火箭飞出大气层后,虽然没有空气,但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与是否存在空气无关,D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
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物理量无关,质量越小惯性越小,严禁超载,减小机动车的质量,可以减小惯性。
故选A。
16. 不存在 平衡力
由题意可知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得.
【详解】
在地球附近,物体至少受重力作用,不受力的物体实际是不存在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合力为零,受到平衡力作用.
【点睛】
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力是相互对应的,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一定为零.
17. 原来的高度 相同 永远运动下去 不是
【详解】
略
18.一定;
【详解】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则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由公式
可知,物体一定产生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19.见解析
【详解】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才迫使其状态改变,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无论运动与否,无论什么运动状态都有惯性,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量度。例如你座在匀速运动的汽车里面,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你将会向前倾倒。
20.向后跳
【详解】
面向着车辆行进的方向向后跳下,这样做可以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了由于惯性身体拥有相对地面的速度,二是避免了仰面跌倒的危险。
21.(1) 10N;(2)50N。
【详解】
(1)对箱子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并且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
f=Fcosθ
Fsinθ+FN=mg
又
f=μFN
代入数据解得:
F=10N
(2)箱子恰好要离开地面时拉力最大,此时FN=0,由(1)可知竖直方向上有:
Fmsinθ=mg
解得:
Fm=50N
22.见解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应用惯性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根据牛顿定律分析可得.
【详解】
这个设想不符合物理原理,不可行.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如风)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点睛】
乘坐气球飘在高空,如果没有外力,由于气球惯性作用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