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15: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身自由
信仰自由
理性自由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第 9 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理念的初步实现。
重点: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难点: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
2、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论的初步实现。
目录
一、理性的光芒:新制度的设计
二、理性的力量:旧制度的摧毁
三、理性的实践:新制度的建立
四、理性的反思:新制度的认识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批判旧的封建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全新蓝图,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展现了理性的力量,摧毁了封建旧制度,为新制度的创建开辟了道路,并在19世纪向全球扩展。
第一篇章 理性的光芒:新制度的设计
回顾启蒙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
国家来源
国家归属
国家职能
国家政体
权力运行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社会契约
保护人权
人民主权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三权分立
第二篇章 理性的力量:旧制度的摧毁
1、革命风暴: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事件时间轴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事件时间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事件时间轴
(1)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大事件时间轴
第二篇章 理性的力量:旧制度的摧毁
1、革命风暴: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归纳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过程
影响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王权的不满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640-1688
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传播了革命原则
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
1775-1783
取得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1794(1799)
第二篇章 理性的力量:旧制度的摧毁
2、革命宣言:《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三:
第八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五百三十七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秒属于私人所有的财产,依关于该财产的特别规定与方式处分并管理之。 ——《拿破仑法典》
设问:指出上述材料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人生而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生而自由、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关系:三则材料均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些思想均来源于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的相关主张,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政治活动中对启蒙运动思想理念的实践与初步实现。
第三篇章 理性的实践:新制度的建立
1、初步建立:英国和美国代议制的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过程: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完善。
②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2页“历史纵横”中“英国内阁制”的内容,了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贵族世袭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拥有行政权
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
集体负

行政监








形式任命


英王
上院
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权力中心


③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第三篇章 理性的实践:新制度的建立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总统
( )
国会
( )
最高法院
( )
可否决国会的法律
三分之二以上再次通过
弹劾总统
可宣布总统是否违宪
总统任命大法官
法官任命须经参议院批准
可宣布法律是否违宪
分权与制衡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权力中心
②1787年宪法的两大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①1787年宪法
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章 理性的实践:新制度的建立
2、全球拓展: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
(1)梳理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扩展
国别 确立标志 主要表现
法国
俄国
美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经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确立了共和制度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南北战争,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共和制度
1861年农奴制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通过革命和战争,完成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1年
通过“明治维新”,废除封建等级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9世纪后期
设问:对比英、法、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依据表格指出俄、日、意、德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
英、法、美通过革命遮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意大利和德国通过统一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正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面临任务的不同,资本主义各国确立的制度也有较大的区别。
第三篇章 理性的实践:新制度的建立
2、全球拓展: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
(2)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不同之处
材料四: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三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设问1: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是什么?
追问:同是君主立宪制,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之处。
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因为在政体中有议会,而且帝国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
英国君主为“虚君”,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既享有行政权、也有立法权,权力巨大,因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
第四篇章 理性的反思:新制度的认识
1、制度特点:
归纳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经济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制度。
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以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党政治、分权制衡为突出特点。
2、历史作用:
材料五: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
积极:资产阶级革命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以自由、平等为目标的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六: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七: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设问:根据材料6、7,结合所学,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的局限性。
英国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美国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表明了美国资产阶级人权虚伪性和时代局限性。
知识总结
本课小结
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对内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