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植物的代谢和生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 植物的代谢和生殖(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21:15:02

文档简介

专题2 植物的代谢和生殖
【命题重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中考卷一般都将这些知识糅合成一道综合题进行考查。
【方法要点】①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情况、完成场所、意义等,还要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②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育种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
【例题精析】
类型1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丁12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解答】解:A、图中前10天,呼吸作用占优势,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小,第10天时氧气浓度最小,说明在第10天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第10天后光合作用占优势,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升高,A错误;
B、图中0﹣﹣﹣6点,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氧浓度下降,6﹣﹣﹣18点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浓度增加,可见图中气体是氧气,B错误;
C、根据对图分析,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错误;
D、图丁12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植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的供应减少,因此此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D正确;
故选:D。
2.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B.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20℃时相等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解答】解:A、25℃、30℃,35℃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为6、6.5、6.5,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并不一定减少,A错误;
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净光合积累量,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积累 量,光照时间相同,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正确;
C、光照时间相同,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3.0+3.5=6.5,2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3.0+1.5=4.5,C错误;
D、分析曲线可知,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相等,D错误.
故选:B。
(多选)3.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 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x﹣y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y﹣z可代表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z﹣x
【解答】解:A、y经过了光合作用,比在饥饿处理下的叶片多积累了一些有机物,因此y比x重,A正确;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不是x﹣y,B错误;
C、题干中在下午4:00移动整个装置到黑暗中,此时下午4:00到晚上10:00都在黑暗中,植物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y﹣z)g表示这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C正确;
D、(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y﹣z)g表示这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所以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6个小时内有机物的净增加量+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y﹣x)+(y﹣z)=2y﹣x﹣z,D错误。
故选:BD。
4.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7 mg。
(3)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
(4)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上 方(填“上”或“下”)。
【解答】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时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是3毫克。叶在28℃光照1小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候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毫克。因此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2+2+3═7(毫克)。
(3)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4)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9℃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3毫克,叶在27℃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1毫克,表明29℃时的呼吸作用比27℃时的呼吸作用强,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上方。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7
(3)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4)上
5.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平方分米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不能正常生长 。
(3)图2所示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相符的是  D 。
(4)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600 毫克。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n1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为0,即在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2)根据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可知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则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若从全天来看,晚上指进行呼吸作用,则植物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A、此图二氧化碳外排,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A不符合题意;
B、此图所有二氧化碳外排,光合作用速率为0,B不符合题意;
C、此图表示二氧化碳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运用呼吸速率。故D符合题意。
(4)因曲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量,则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为吸收加上抵消呼吸那部分的消耗,即光合作用的吸收速度为10﹣(﹣5)=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再由株叶面积为10平方分米、光照4小时,则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10平方分米×4小时=600毫克。
故答案为:(1)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2)不能正常生长
(3)D
(4)600毫克
类型2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增加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吸水方式来看:在第Ⅰ阶段死的种子与活的种子相同,第Ⅲ阶段是活种子所特有
B.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Ⅰ、Ⅱ阶段分化不显著,第Ⅲ阶段分化显著
C.从种子的干重变化来看,在第Ⅰ阶段为吸胀阶段,变化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
D.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来看,第Ⅰ、Ⅲ阶段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
【解答】解:根据分析和图示可知,在第Ⅰ阶段鲜重显著增加,但干重由于种子没有萌发在第Ⅰ、Ⅱ阶段变化很小;在第Ⅲ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又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干重显著较少。
2、在图中,能够合理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胚乳(实线)与胚(虚线)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  )
A. B.
C. D.
【解答】解:A、图表示,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后增加,A错误;
B、图表示,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B正确;
C、图表示,胚乳内的有机物增加,胚内的有机物减少,C错误;
D、图表示,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胚内的有机物增加,D错误。
故选:B。
3、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生长在一个果园里,开花时相互传粉,但这些果树年年照样结着各自口味不同的果实,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原因是(  )
A.只传粉而没有受精
B.桃子的雌蕊不接受其它品种植物的花粉
C.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基因组成
D.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
【解答】解: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只有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的雌蕊传粉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产物,由花粉和胚珠双方的基因组成,并不影响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所以,果实的口味不会改变。
故选:D。
4、春季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秋季桃子上市,“奉化水密桃”“宿州砀山黄桃”等深受广大市民欢迎。请回答:
(1)经过开花、传粉和   ,桃树在花谢后结出了桃子。
(2)不同品种的桃子味道各有千秋,“奉化水密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鲜嫩的果肉主要是由   发育来的。要保持其果实“果实个大、味甜”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解答】解:(1)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2)受精后,花的部分结构凋落了,只有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要保持其果实“果实个大、味甜”这一优良性状,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将结果的枝或芽,嫁接到砧木上来快速繁殖。
故答案为:(1)受精;
(2)子房壁;嫁接。
5.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是绍兴人喜爱的食物。 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雌蕊和雄蕊 ,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 子房 发育而来的。一个 豆荚中含有多粒毛豆,则说明 子房内有多枚胚珠 。
(3)丙图为毛豆种子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选填序号)。
A.图中标号②发育成叶,标号③发育成根
B.毛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作用
C.毛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结构④数目不同
D.标号⑥所示部分是毛豆种子的重要部分,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解答】解:(1)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即胚珠的数目取决于种子的数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毛豆果实中有一至多粒种子不等,这是因为子房内胚珠的数目不同。
(3)A、种子萌发时,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③胚根发育成根,A正确;
B、种子萌发时,④子叶为毛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B正确。
C、毛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两片;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子叶1片,C错误;
D、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构成⑥胚,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D正确。
故答案为:(1)雌蕊和雄蕊(2)子房;子房内有多枚胚珠(3)C
6、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   (填序号)。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   。
(3)种子的胚通常包括   (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  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5)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
A.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胚乳、子叶、于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解答】解:(1)图乙中的②胚芽将发育成图甲中的①叶和茎;
(2)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④子叶;
(3)种子的胚通常包括①胚珠、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4)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胚;
(5)大米用水稻加工而成,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水稻、小麦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故A正确。
故答案为:
(1)①;
(2)④子叶;
(3)①②③④;
(4)①柱头;胚;
(5)A。
【针对训练】
类型1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值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解答】解:A、由图l可知,当光照强度为c时,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正确;
B、由图2可知,随着施用同一农药的次数增加,把没有抗药性的害虫杀死,有抗药性的害虫活下来,因此有抗药性的害虫比例会增加,所以b点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所占百分比比a点大,B正确;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催化能力最强,C正确;
D、由图4可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而不是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D错误。
故选:D。
2.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C.5~35℃时蔬菜的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随着温度的增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曲线下降,故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光合速率不一定高,A正确。
B、据图分析,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B错误;
C、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积累了有机物,蔬菜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C正确;
D、温度为25~30℃,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D正确。
故选:B。
3.右如图为向日葵在 24h 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可推断(  )
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b 点
B.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矿质元素向上运输的速度在 b 点时较快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解答】解: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应该是c点,A错误;
BD、光照下蒸腾作用先是大于水分的吸收速率,后又小于水分的吸收速率,BD错误;
C、无机盐是随着水分向上运输的,所以向上运输的速率在b点时较快,C正确;
故选:C。
4.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解答】解:A、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含水量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
B、据图可见:a、c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B正确;
C、b﹣c段,光合作用强度也有所下降,但制造的有机物始终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因此有机物一直在积累,C错误;
D、C点以后,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5.北京地区的一些古树树干几乎中空,但仍然枝繁叶茂,展现出生命之顽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干中的输导组织没有完全被破坏
B.根吸收的有机物仍可以运输到叶片
C.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仍可以运输到根
D.根吸收的水分仍可以运输到叶片
【解答】解:A、古树树干中空,只是伤了髓和部分木质部,树干中的输导组织没有完全被破坏,A正确;
B、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B错误;
C、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仍可以通过筛管运输到根,C正确;
D、根吸收的水分仍可以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D正确。
故选:B。
6.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开闭的两种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气孔打开,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图①表示气孔闭合,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图②表示气孔打开,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图②表示气孔闭合,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AB、图①表示气孔打开,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B错误;
CD、图②表示气孔闭合,不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D错误;
故选:A。
7.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解答】解:冬天有霜的日子往往是晴天,光照强,青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有机物)多;冬天有霜的日子气温低,青菜呼吸作用减弱,消耗淀粉(有机物)少,积累的淀粉(有机物)增多;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同时,由于青菜细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故答案为:①青菜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低温下呼吸作用减弱,淀粉积累的多;②淀粉在青菜体内分解成葡萄糖;③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导致其中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不易凝固,不易被冻死;④青菜细胞中的淀粉分解产生的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4小点答全得全分)
8.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  B  (填字母)。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大于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 。
【解答】解:(1)分析甲图可知,A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蒸腾作用,C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当温度控制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25﹣1.5═1.75,当温度控制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75﹣2.25═1.5。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1)B;
(2)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3)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大于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
类型2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解答】解:A、3h时,两组幼苗重量均低于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渗透失水,A正确;
B、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
C、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
故选:B。
2.小金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9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日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月9日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途乙中的结构②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毫米;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毫米;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毫米;均长出叶,平均6毫米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毫米;均长出叶,平均7毫米
5月21日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毫米 根萎缩;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毫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组完整的种子在实验中起对照组的作用
B.第二组可知胚被损坏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C.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的原因是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D.破损的种子萌发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外界营养物质
【解答】解:A、第一组、第三组有胚轴种子萌发,第二组无胚轴种子不萌发。所以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②胚轴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第一组完整的种子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A正确;
B、第二组可知胚的②胚轴被损坏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B正确;
C、第三组种子子叶不完整种子萌发。因此比较第一组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C正确;
D、从种子萌发速度看,第一组不如第三组种子萌发的快,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水分,而不是吸收外界的营养。D不正确。
故选:D。
3.7月初,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盘上的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钾的无机盐造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D.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解答】解:A、花盘上的葵花籽由子房发育而来,A错误;
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应激性。B正确;
C、钾肥可以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C正确;
D、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4.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是单子叶植物
B.菜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自土壤
D.图中D结构发育成根
【解答】解:A、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为网状脉,直根系,属于双子叶植物,A错误;
B、菜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B错误;
C、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种子自身,C错误;
D、种子的萌发过程中,D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D正确。
故选:D。
5.位于北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这座“植物诺亚方舟”将用来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最近这个“基因银行”因叙利亚战乱首取库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植物的遗传物质
B.用该种子培养的植物保持原有性状完全不变
C.植物种子是营养器官
D.植物只有通过种子才能繁殖新植物体
【解答】解:A、基因是遗传物质分成的小单位,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用该种子培养的植物保持原有性状的前提下,也会发生变异,B错误;
C、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C错误;
D、植物除了可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进行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A。
6.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B.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
C.①和②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图中5枚种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5、5、5
【解答】解:A、①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A错误;
B、豌豆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B错误;
C、①果皮和②种子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C正确;
D、图中5枚种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1、5、5,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某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枝条保留了顶端优势,但并未抑制侧芽发育
B.乙枝条消除了顶端优势,侧枝得以更好地发育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开枝散叶
D.乙枝条更不利于植物开枝散叶
【解答】解:A、观图可知,甲枝条保留了顶端优势,抑制侧芽发育,甲枝条不利于开花结果,A错误;
B、乙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得以更好地发育,B正确;
C、甲枝条保留顶芽,会抑制侧枝的生长,不利于植物开枝散叶,C错误;
D、乙枝条更有利于植物开枝散叶,D错误。
故选:B。
8.当前,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家庭时尚.请回答有关问题:
(1)种植黄瓜首先要通过催芽促使种子萌发:浸泡种子1~2小时,在育苗盆底垫几层纱布,用清水浸湿,放上浸泡过的种子,置于28~30℃、通风的环境中1~5天.通过催芽能促使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催芽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 ,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胚根 .
(2)种植空心菜的一种方法:到菜场买来空心菜,去掉叶子,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 .
(3)种植南瓜后,有的花能结成一个大南瓜,南瓜是由  子房 发育而来的,南瓜籽又是由花中的  胚珠  发育而来的.
【解答】解:(1)种植黄瓜首先要催芽:浸泡种子1~2小时,在育苗盆底垫几层纱布,用清水浸湿,放上浸泡过的种子,置于28~30℃、通风的环境中1~5天.通过催芽能促使种子萌发的原因是催芽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首先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 胚芽 胚轴.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将空心菜去掉叶子,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南瓜是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南瓜籽是种子,因此南瓜籽是由花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故答案为:(1)催芽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胚根;
(2)无性生殖;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
(3)子房;胚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专题2 植物的代谢和生殖
【命题重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中考卷一般都将这些知识糅合成一道综合题进行考查。
【方法要点】①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情况、完成场所、意义等,还要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②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育种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
类型1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丁12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2.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B.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20℃时相等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多选)3.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 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x﹣y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y﹣z可代表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z﹣x
4.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2)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mg。
(3)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
(4)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填“上”或“下”)。
5.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平方分米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
(3)图2所示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相符的是   。
(4)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毫克。
类型2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增加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吸水方式来看:在第Ⅰ阶段死的种子与活的种子相同,第Ⅲ阶段是活种子所特有
B.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Ⅰ、Ⅱ阶段分化不显著,第Ⅲ阶段分化显著
C.从种子的干重变化来看,在第Ⅰ阶段为吸胀阶段,变化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
D.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来看,第Ⅰ、Ⅲ阶段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
2、在图中,能够合理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胚乳(实线)与胚(虚线)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  )
A. B.
C. D.
3、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生长在一个果园里,开花时相互传粉,但这些果树年年照样结着各自口味不同的果实,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原因是(  )
A.只传粉而没有受精 B.桃子的雌蕊不接受其它品种植物的花粉
C.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基因组成 D.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
4、春季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秋季桃子上市,“奉化水密桃”“宿州砀山黄桃”等深受广大市民欢迎。请回答:
(1)经过开花、传粉和   ,桃树在花谢后结出了桃子。
(2)不同品种的桃子味道各有千秋,“奉化水密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鲜嫩的果肉主要是由   发育来的。要保持其果实“果实个大、味甜”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5.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是绍兴人喜爱的食物。 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一个 豆荚中含有多粒毛豆,则说明        。
(3)丙图为毛豆种子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填序号)。
A.图中标号②发育成叶,标号③发育成根
B.毛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作用
C.毛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结构④数目不同
D.标号⑥所示部分是毛豆种子的重要部分,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6、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   (填序号)。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   。
(3)种子的胚通常包括   (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  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5)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
A.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胚乳、子叶、于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针对训练】
类型1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值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2.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C.5~35℃时蔬菜的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3.右如图为向日葵在 24h 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可推断(  )
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b 点
B.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矿质元素向上运输的速度在 b 点时较快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4.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5.宁波的一些古树树干几乎中空,但仍然枝繁叶茂,展现出生命之顽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干中的输导组织没有完全被破坏
B.根吸收的有机物仍可以运输到叶片
C.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仍可以运输到根
D.根吸收的水分仍可以运输到叶片
6.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开闭的两种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气孔打开,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图①表示气孔闭合,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图②表示气孔打开,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图②表示气孔闭合,有利于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7.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8.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    (填字母)。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
类型2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小金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9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日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月9日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途乙中的结构②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毫米;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毫米;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毫米;均长出叶,平均6毫米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毫米;均长出叶,平均7毫米
5月21日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毫米 根萎缩;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毫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组完整的种子在实验中起对照组的作用
B.第二组可知胚被损坏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C.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的原因是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D.破损的种子萌发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外界营养物质
3.7月初,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盘上的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钾的无机盐造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D.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4.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是单子叶植物
B.菜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自土壤
D.图中D结构发育成根
5.位于北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这座“植物诺亚方舟”将用来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最近这个“基因银行”因叙利亚战乱首取库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植物的遗传物质
B.用该种子培养的植物保持原有性状完全不变
C.植物种子是营养器官
D.植物只有通过种子才能繁殖新植物体
6.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下列正确的是(  )
A.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B.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
C.①和②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图中5枚种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5、5、5
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某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枝条保留了顶端优势,但并未抑制侧芽发育
B.乙枝条消除了顶端优势,侧枝得以更好地发育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开枝散叶
D.乙枝条更不利于植物开枝散叶
8.当前,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家庭时尚.请回答有关问题:
(1)种植黄瓜首先要通过催芽促使种子萌发:浸泡种子1~2小时,在育苗盆底垫几层纱布,用清水浸湿,放上浸泡过的种子,置于28~30℃、通风的环境中1~5天.通过催芽能促使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2)种植空心菜的一种方法:到菜场买来空心菜,去掉叶子,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3)种植南瓜后,有的花能结成一个大南瓜,南瓜是由     发育而来的,南瓜籽又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