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班)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04 15: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班高二语文 期终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逶迤(wēi) 盘踞(jù) 鹰隼(sǔn) 长歌当哭(dāng)
B.揾泪(yùn) 疱疹(pào) 笑靥(yè)? 莞尔而笑(wǎn)
C.妊娠(shēn) 险衅(xìn) 浸渍(zì) 菲(fěi)薄
D.鼓枻(yì) 槲寄生(hú) 桀骜(ào) 乳媪(yùn)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新规定对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
B.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科研院所仍是研究基础科学,即传统意义上“科学家”的大本营。它的兴盛,取决于年轻人能否安心坐冷板凳。
C.有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在隆化县境内的一块指示牌上,将“董存瑞烈士陵园”写成了“董存瑞烈土陵园”,而且这个指示牌已存在好多年了。
D.举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田径运动会是展现合肥教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合肥体育教育成果的良好机会,希望广大参赛学子积极发扬拼搏精神。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我”的经验。(不超过20个字)(4分)
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就写得明白。这样说对吗?
对是对,但是不全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同样,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说清楚了。
我的经验是:
4、请为右边这幅漫画配文。(5分)
要求:①揭示漫画寓意;②表达准确生动;③字数不超过2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狱中 上 母 书
  ??????????????  夏 完 淳
?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1]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2]。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3]无一日焉。致慈君[4]托迹于空门,生母[5]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6],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7],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8],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9]。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10],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11]。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12],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13],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14],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15]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节选自《夏完淳集》。夏完淳,南明诗人。7岁能诗文,14岁随父夏允彝参加抗清活动。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时年17岁。著有《南冠草》等。此文为夏完淳于南京狱中写给其嫡母及生母的绝笔信。)
注释:
[1]严君:对父亲的敬称。 ?[2]钟:聚集。虐:灾祸。先朝:指明朝。
[3]菽水之养:代指对父母的供养。? [4]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 ?
[5]生母:作者生母陆氏,是夏父的妾。 [6]九京:泛指墓地。
[7]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指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
[8]新妇:这里指作者的妻子。雄:男孩。 ?[9]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 
[10]西铭先生:张溥,别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1641年去世,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后降清,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
[11]“二十年后”二句:意思是如果死后再度为人,那么二十年后,还要与父亲在北方起兵反清。
[12]武功甥:作者姐姐的儿子侯檠,字武功。 ?
[13]盂兰:旧俗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燃灯祭祀,超度鬼魂,称盂兰盆会。
[14]若敖之鬼:没有后嗣按时祭祀的饿鬼。 [15]结褵(lí):代指成婚。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恤死荣生????????????荣:使……得到荣誉
B.淳已自分必死????????? 分:料想
C.至今而零极矣????????? 零极:完全消失
D.则吾愿毕矣?????????? 毕:完成,达到
6.下列名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 不得以身报母矣????????安能以皓皓之白
B.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故内惑于郑袖
C. 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故且从俗浮沉
D.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余既为此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
B.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C.无情未必真豪杰。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D.文中表达了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文中所表述的“忠”、“孝”等词句,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和民族气节紧密相关的。
8.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4分)
(2)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3分)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学科王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2)两首诗抒发了哪两种共同的情感?(4分)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请作具体说明。(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2)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3)) ,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5)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6)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陈情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曾令娥
我见过不少井。
前年,我和父亲在北京游故宫时,看到了珍妃井。阅不尽雕栏画栋,叹不完帝王荣华,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冷清处的一眼直径不足一米的枯井。圆形井口覆盖一青石。日已西斜,柏影森森,那位聪慧伶俐的伊人终逃不出禁宫内苑半步,其魂魄兮是否能化蝶翩翩?
湘西乌龙山——传说中土匪出没的荒僻地,我竟然发现了这样一口水井。井水通体透明,如若有鱼,定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走了两个多小时崎岖山路,正饥渴难耐,忽现这么一口井,旅人该多么欢欣鼓舞?我急忙跑过去,拧开空空如也的矿泉水瓶,蹲身往井里舀水,谁知手刚伸出就碰着了水——清凉的水!原来水很满,快与井口平齐,只是因为水太洁净,才使我的眼睛骗了我啊!屏息凝神,那一刻,我真的无法说出内心的震撼!我从没见过如此柔滑的水,使人联想到婴儿的肌肤,或是德芙巧克力入口的那一瞬间;她未沾任何世俗的污染,素面朝天,天光云影也不忍在其中照影儿,只有水井靠路的一面,大概是流着流着忘记了方向,故而在外随意蓄成了汪汪的浅浅的一池水。池边蹲着一位穿青色苗衫的女子,抡着一个木槌,在槌洗一床兰花床单。她似乎没在意我的存在,一如那眼井般沉静美好。喝饱了肚子,灌满了瓶子,我匆匆作别了那眼井。夏去秋来,那眼井常在我梦中出现,濡湿着我因父亲离去而忧伤蔓延的心墙……
犹记得幼时,清明伯伯家门前不远处就有一口水井,没任何砖砌石垒,可能是很久以前有几个泉眼总在那儿冒着,冒着,某个勤快之人便将它稍微挖深,拓开,也就成了这口水井。孩子们爱去井旁玩儿,尤其是春天。井旁那棵歪脖儿垂柳又长出长长的发辫时,柳旁那棵快遮了井的一半的桑葚树上便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葡萄似的桑葚儿,馋嘴的我们“哧溜”一下爬上树,一会儿,小嘴旁,花衣上,都沾满了紫红的汁液!在井里洗洗脏乎乎的小手,待小手又像芽白般时才高高兴兴地回家。不过才吃了两年的桑葚,那树就被砍了,井,渐渐被杂草掩盖,后来干脆被填掉了——清明伯伯家门前建起了一个锯木厂。
那时与我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是马家台那口井。我家住在山顶,而井在山脚。没有自来水的岁月,山上每户人家的用水都靠那口井。井不大,不过也有清明伯伯家的那口井的三倍。井底是泥抹成,只有井壁用卵石砌成。开始时,挑水的人家不多,井常是满满的,后来,山上的树越来越稀疏,房子越来越稠密,井便力不从心,在用水高峰的夏季,常露出它黄色的井底。但挑水的人仍不罢休,守在井底,等着那泉眼冒水,够一瓢了,便小心的舀起,再等,再舀,后面还有等着舀水的人着急地催促着,好半天,才舀了一担水。直起腰,捶捶酸疼的背,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打道回府。遇到实在缺水的时候,我们只得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那时,我父亲是采购员,常年在外奔波;母亲和奶奶得侍弄连我姑姑家共九口人的菜地,家里挑水的担子自然落在了仅九岁的我身上。一早起来便去挑水,把一大一小两口缸盛满,我还有过黑咕隆咚的夜里深一脚浅一脚挑水的经历,那夜,是父亲拿着手电筒在半路上接到了哭得一塌糊涂的我,他用温暖的大手替我擦去泪水,默默的接过扁担。父亲在家时,他很早就会起床,等我起来掀开缸盖看到满缸清亮亮的水时,我就像过节般欢喜!
不管多么艰难,父母亲都尽力让我和妹妹吃饱穿暖。就是那些可贵的挑水经历,那些默默馈赠给人们以清泉的井,让我沉积了许多深切的感悟,在感悟中我渐渐成长,思想是这样,感情也渐渐成长。井,是没有芳香的,但用心灵可以嗅到它的馥郁。譬如井旁的蝴蝶兰。不在喧嚷的时刻喋喋不休的诉说,不在阳光与尘埃交织的天空下迫不及待地表明心迹,珍藏着一个紫蓝色调的愿望,面对自己的灵魂,悄然打开。在这个不测时时觊觎着每个无辜生命的世界上,我想,那些逝去的,邂逅的,曾经拥有转眼满目创痍的,所有快乐幸福伤感失意,都会凝固成晶莹的琥珀,坚硬而易碎,清晰而无奈。既然自己无法完全把握生活,无法预测岁月轮回中未知的命运,日子总得往前过,只能像那一眼眼井,蓄积着,漫过去,绕不过去就转个弯。最终到达心要到达的地方。
(节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8期)
11.作者为何以“井”为题?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分)
(1)屏息凝神,那一刻,我真的无法说出内心的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山上的树越来越稀疏,房子越来越稠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说“井,是没有芳香的,但用心灵可以嗅到它的馥郁”?请结合文本,分条加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最后一段富含哲理,与我们不久前学的《兰亭集序》颇有相通之处。请就二者对人生的感悟加以探究,试比较其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①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②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③“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④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多以高层、超高层的写字楼、酒店或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为主,在控制策略上,应以色彩的调和为主。
⑤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采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⑥传统地方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保护地方人文环境和发扬其特色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格外仔细地分析研究和慎重操作。对于确实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外立面应以保护性清洗为主,尽量保留其原有的材质和色彩,绝不应盲目翻修粉饰,整旧一新。
⑦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但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只有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条例,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15.根据文意,分条概括“城市色彩” 所研究的对象(6分)
16.作者认为,商业区的色彩景观应如何控制?(6分)
17.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新疆班高二语文 期终试卷答案
1.C
2、A(B.两面对一面,可将“兴盛”改为“兴衰”。C.滥用介词致主语残缺,可删除“在……上”或“将”。D.“举办运动会是窗口”搭配不当,可以去掉“举办”。)
3、多说有助于想清楚,多写有助于说清楚。
4、示例一:屠杀动物打破生态平衡,将导致人类的覆亡。
示例二:动物皆屠殁,人类独何存?
示例三:动物没了,人呢?示例四:别!一枪打破平衡。
5.C(零极:零落到极点)
6.A (A介词,把;B介词,在/介词,被;C副词,将要/连词,而且;D介词,替/动词,写。)
7.B(夏完淳是担心后代丧失民族气节,反使夏家蒙羞)
8.(1)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不已,又过去了两个年头,冤仇惨痛一天天加深,历尽了艰难辛苦。
(2) 两位母亲还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3) 有时候倾吐襟怀抱负,在一间房屋里交谈。
[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今天死了!把身体奉献给先父,不能再把身体用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不已,又过去了两个年头,冤仇惨痛一天天加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抚慰,使生者获得荣誉,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认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致使尊贵的慈母托身在空门,生母则寄居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慰问,我今日又忽然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还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留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这一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也难得。大恩未曾报答,令人悲痛到了极点!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夏族大姓,到今天已经零落到极点。节义文章,像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如果像西铭先生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哪比得上不立为好呢?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将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将要跟父亲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外甥是将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妻子与我成婚两年以来,贤惠孝顺素来为人所深知,请武功外甥替我好好地照顾她。我说得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
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罢了。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虚无不生,我也把自身看得象破鞋子一样不足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只待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可以问心无愧了!
9、 (1)①暮春。②飞花。(1点1分)
(2)依依惜别之情,思念故乡之情。(1点2分)
(3)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思乡之情,以哀写哀;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与思乡之情,以乐写哀。(1点2分)
10、(略)
11. (1)从内容看,作者文章中描述了自己生命中与几口井的不解之缘。“井”是文本最主要的描述对象。(2)从结构看,“井”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每点2分,共4分)
12. (1)作者通过这样的侧面描写,(1分)突出表现井水极其洁净、柔滑和完全没有世俗污染的特点。(2分)
(2)作者用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表现山民为建房而滥砍滥伐的严峻现实,为下文写井水稀少挑水艰难作铺垫。(2分)
13. (1) 井虽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但它为人提供甘泉,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2) 井见证了生活的艰难,也见证了父母对“我”的爱,让人感到温馨。
(3) 井让“我”在感悟中渐渐成长,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芬芳。
(4) 细细品味,能感触到井所蕴含的高尚境界。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14.(参考答案)(1)相同之处:都感慨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都慨叹岁月的无情;都觉得个人的渺小;都珍惜短暂的生命。(2)不同之处:本文比《兰亭集序》更积极些,强调生活总要向前;本文强调了亲情对人生的意义,《兰亭集序》侧重友朋欢聚对人生的意义;本文最后一句还提出面对困境要善于变通,《兰亭集序》则无此意。(本题为探究题,只要学生对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各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
15.答案:①城市的色彩基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②怎样使城市的整体环境色彩调和美丽宜人③一个城市是否有可能形成特定的色彩基调
16.答案:(1)传统商业街应体现人文特色,色彩面积不能过大
(2)一般商业区可以色彩多变,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17. 答案: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 当地市民较高的城市色彩意识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