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学习:第九章压强
课时1:压强
【设计理念】
知识点复习将聚焦双减政策的社会背景,把握“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要求,贯彻分层考核、因材施教、各有发展的效能目标,力求在复习作业设计上落实“精准”、“高效”,稳步提升专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梯度性。在落实双减政策与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层面上,将聚焦高质量作业设计,凸显作业的有效性和意义性,真正地落实课后作业的培育价值。
【设计原则】
分层性:分层突破,各有所长;
多元性:题型丰富,拓宽知识;
创新性:与时俱进,直面中考;
反馈性:注重反思,教学相长。
【设计方法】
大数据分析法;
实践反馈法;
集体教研法;
【知识点明确】
1、压力
⑴概念:垂直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⑵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实验
⑴目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方法:( )( )
⑵方法:①先把小桌放在海绵上,再把砝码放在小桌上,再把桌子倒过来,放上砝码。②分别测量三次实验时海绵压下的深浅。③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⑶对比结果①甲乙对比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乙丙对比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⑷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⑴概念;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⑵如果p表示压强,F表示压强,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那么有p=
变形公式()()
⑶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⑷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千米,它有一个专有名称叫做帕斯卡,简写帕,符号是pa
【作业内容】
★基础过关★(1-5题,必须做)★能力提升★(6-8题,认真做)★创新应用★(9-10题,选择做)★【自主强化】★11-16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1 B.4∶3 C.1∶2 D.8∶1
2.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如图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车装有车轮目的是减小摩擦
B.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D.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3.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削菠萝刀的刀尖做得很尖
B.在行李箱的底部安装有小轮
C.大型载重车安装有多个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4.有两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长方体甲、乙。长方体底面为正方形,高的长度大于正方形边长。现将甲横放,乙竖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再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如图中虚线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若Δp甲 < Δp乙,则( )
A., B.,
C.F甲 < F乙,p甲 < p乙 D.F甲 > F乙,p甲 > p乙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相同宽度,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关于甲、乙正方体切去部分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m甲’一定大于m乙’
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可能小于m乙’
D.m甲’可能不等于m乙’
6.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7.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一定小于P乙′ B.一定大于
C.P甲′可能大于P乙′ D.可能小于
8.如图是ab两种物质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8:1
C.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
9.下列关于运动项目的理解中,合理的是( )
A.如图甲,滑雪板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B.如图乙,滑冰鞋冰刀做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压强
C.如图丙,雪车上运动员越多,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D.如图丁,单杠运动员上单杠前手上涂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
10.如图所示,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比为2:3,密度之比为2:1,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甲中,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4:5 B.p1:p4=2:5 C.p2:p4=3:1 D.p2:p3=3:4
二、填空题
11.两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ρ铜>ρ铁)。若将它们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饼p钢______p铁;若将铁块放置在铜块上方中央,此时铜块对地面的压强p______(p铜+p铁)(均选填“>”、“=”或“<”)。
12.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0。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回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_______(>/=/<)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_______(>/=/<)。
13.如图所示,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某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所用时间为,他骑行时单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若人与车的总质量为,每个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约为,当他骑行时共享单车对路面的压强是______。
14.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叫做压强,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三、简答题
15.在全球情仍然严重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开展新冠疫苗的全民接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举措,是全面夺取疫情防控胜利的关键环节。注射疫苗前擦拭酒精进行消毒,皮肤擦拭酒精后感到冰凉,这是为什么?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这又是为什么?
16.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
(1)当车快速行驶时,一旦发生碰撞,不系安全带会发生什么情况?
(2)安全带为什么要做得比较宽大?
【自主评价】
通过本次了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 ;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图可知,当
m甲=8g,m乙=4g
时
V甲=1cm3,V乙=4cm3
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则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由
V=L3
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冰车装有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推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即人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对人的推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车对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故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奥会闭幕式上,匀速行驶的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在改变,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 削菠萝刀的刀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 在行李箱的底部安装有小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 大型载重车安装有多个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 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意.
4.C
【详解】
根据形状规则的固体压强公式 ,则甲的压强变化量
乙的压强变化量为
由于Δp甲 < Δp乙,故
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并且体积一样,则
F甲 < F乙
故BD错误。
由于, ,故
p甲 < p乙
故C正确。
由于压力一样,甲乙倒过来后,,,根据压强公式 不能得出,故A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对于柱状物体竖直放在水平面上时,其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表示为
可见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只与物体密度及高度有关,沿竖直方向切相同宽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沿竖直方向切时,高度不变,其对地压强不变,可知对于切下的相同宽度,对地压强也应该相等,即
甲边长比乙大,切下部分宽度相同,则切下部分的底面积
所以
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B.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AB错误;
C.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为
F甲=G1+G2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p甲=
故C正确;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p乙=
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C.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则有
,
由题可知,所以
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剩余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力都减半,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变,故有
故AC不符合题意;
BD.由图可知,且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由
可知
根据可得
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
,
可得
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B.由图像知,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80g时,a的体积为5cm3,b的体积为40cm3,据知,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8:1,那么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8,故AB错误;
CD.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两者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自身重力,两物体质量相等,所受的重力相等,所以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而物体的底面积之比为1:4,据得,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滑雪板做得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滑冰鞋冰刀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是,通过减小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雪车上运动员越多,对地面的压力也就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是,压力增大,摩擦力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单杠运动员上单杠前手上涂镁粉是增大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由
可得
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则A、B的底面积之比为
由压强公式
可得
A.A对B的压强p1与B对桌面的压强p2之比为
故A错误;
B.A对B的压强p1与A对桌面的压强p4之比为
故B正确;
C.B对桌面的压强p2与A对桌面的压强p4之比为
故C错误;
D.B对桌面的压强p2与B对A的压强p3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11. > >
【详解】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和实心铁的正方形,据知,实心铜正方形的体积比实心铁正方形的体积小,那么铜正方形的底面积小于铝正方形有底面积,而两正方形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两正方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据知
p铜>p铝
[2]铁块放在铜块上方中央,则对地面的压力变成
F总=G铜+G铝
此时铜块对地面的压强
而
所以
p>p铜+p铝
12. > <
【详解】
[1]甲乙容器质量相等,甲乙容器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1:2,甲对桌面压强为
乙对桌面压强为
乙中水重
将乙中水倒入甲中后,甲对桌面压强为
[2]甲乙容器质量相等,甲对桌面压强为
乙倒完水后对桌面压强为
因此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p0。
13. 5
【详解】
[1]他骑行时单车的平均速度是
[2]小明骑单车在水平地面上,单车对地面的压力
单车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他骑行时共享单车对路面的压强是
14.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000 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
【详解】
[1]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3]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1000帕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0牛。
[4]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设两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则
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则乙对地面的压强
15.见详解
【详解】
注射疫苗前擦拭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皮肤表面的很快消失,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这个变化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有制冷的作用,因此皮肤擦拭酒精后感到冰凉。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压力不变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更容易扎入病人体内,另一方面,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可以减小人体的创伤面,伤口更容易愈合。
16.见解析
【详解】
(1)人随汽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汽车停止(减速)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会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因此开车时不系安全带是很危险的;
(2)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