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力 双减作业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3重力 双减作业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9 23: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学习:第七章力-课时3重力
【设计理念】
知识点复习将聚焦双减政策的社会背景,把握“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要求,贯彻分层考核、因材施教、各有发展的效能目标,力求在复习作业设计上落实“精准”、“高效”,稳步提升专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梯度性。在落实双减政策与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层面上,将聚焦高质量作业设计,凸显作业的有效性和意义性,真正地落实课后作业的培育价值。
【设计原则】
分层性:分层突破,各有所长;
多元性:题型丰富,拓宽知识;
创新性:与时俱进,直面中考;
反馈性:注重反思,教学相长。
【设计方法】
大数据分析法;
实践反馈法;
集体教研法;
【知识点明确】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来表示,地球附近所有物体都收到重力的作用。
2.物体所受重力跟他的质量成正比。如果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叫做g=,即G=mg
3.g是重量与质量的比值,也可以理解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注意:1=9.8N是错误的。
4.竖直方向的概念:我们把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叫做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注意:重力的方向不是垂直向下,所以不一定垂直接触面向下。
5.重心的概念: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手镯的重心在物体的圆心处,不在手镯上。
【作业内容】
★基础过关★(1-5题,必须做)★能力提升★(6-8题,认真做)★创新应用★(9-10题,选择做)★【自主强化】★11-16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明利用重垂线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平的情景。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为了把画挂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
B.把画的左边调高一些
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桌面垂直
2.关于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一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B.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不可能发生力的相互作用
3.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0g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5dm
D.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30m/s
4.下面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比较准确的是(  )
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2.5×104克
B.运动员短跑的速度可以达到10米/秒
C.操场上某同学跳高的成绩是125米
D.正常的成年人的体重可达到500牛顿
5.关于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在水平窗台时的情形,若发现重锤偏向左侧,则可判断窗台
A.右高左低 B.左高右低 C.左右相平 D.无法判断
8.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受到的重力约为1N
9.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N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12cm
1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一个苹果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约为20N
二、填空题
11.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_____。一块砖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______这个比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12.小明在体育课上用力踢足球时感到脚有些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足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3.质地均匀的木球受到了重力,重力的方向是______,将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______(填“消失了”或“没有消失”)。
14.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_______;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在桌面上,人在水平仪的北边朝南观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右方,则此桌面的________边高(选填“东”“南”“西”或“北”)。
三、简答题
15.魔丸为什么会像翻跟头似的运动而不是直接滑动下去?
16.科普阅读题
2016年4月6日凌晨1点38分,“实践十号”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
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它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3.6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2次实验.
相比之下,“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在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
(2)一个在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____N.
(3)“实践十号”微重力水平为10﹣6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10﹣3g._____(选填“实践十号”或“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4)请你猜测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研究:_____.
【自主评价】
通过本次了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 ;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这幅画的长边和重垂线是平行的,则画是竖直的(即放正),否则画不竖直;所以为了把画贴正,应调整画的位置,使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也就是需要将画的左边调低一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A.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故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A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相互之间的力是等大的,即石头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力,故B错误;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磁铁间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
A.中学生质量约50kg,重力约500N,故A符合题意;
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5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分析】
【详解】
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0t=6×106g,故A不符合题意;
B.短跑运动员5s跑50m,则他的平均速度为10m/s,故B符合题意;
C.初中生跳高成绩在110cm=1.1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为50kg,所受重力为500N,正常成年人的质量一般为60kg,重力为6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由G=mg可得,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像应为过坐标原点的斜直线,故A正确。
故选A。
6.D
【详解】
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图知道,AC图方向、作用点都错误,B图作用点错误,只有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锤线始终在竖直方向,发现重锤偏向左侧,表明右边高,左边低。
故选A。
8.A
【详解】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A符合题意;
B.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
500g=0.5kg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口罩的质量约为10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为0.1N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接近一个小时,约为40min才符合实际,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和20cm直尺长度相当,则长度约为2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一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故A不符合题意;
B.1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千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m=200g=0.2kg
受到的重力约
G=mg=0.2kg×10N/kg=2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竖直向下 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详解】
[1]建筑工人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2][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是,其中“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12. 相互的 地球
【详解】
[1]小明在体育课上用力踢足球,把球踢了出去,脚对球有力的作用。同时感到脚有些痛,说明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故足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3. 竖直向下 没有消失
【解析】
【详解】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质地均匀的木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没有消失了。
14. 水平 东
【详解】
[1][2]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人在水平仪的北边朝南观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右方,即重锤线偏向西方,故可得东边高。
15.因为魔丸内部的钢珠使魔丸的重心前后移动,魔丸围绕着重心转动,所以魔丸像翻跟头似的运动.
【分析】
根据物体的重心进行分析,即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固定.
【详解】
因为魔丸内部的钢珠使魔丸的重心前后移动,魔丸围绕着重心转动,所以魔丸像翻跟头似的运动.
16. 受到 94 实践十号 进行新型材料的研究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所以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仍然受到重力;
(2)一个在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G′=0.94×100N=94N;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实践十号”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4)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可以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比如:进行新型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