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 双减作业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定律 双减作业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9 23: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学习:第八章运动和力
-课时1牛顿第一定律
【设计理念】
知识点复习将聚焦双减政策的社会背景,把握“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要求,贯彻分层考核、因材施教、各有发展的效能目标,力求在复习作业设计上落实“精准”、“高效”,稳步提升专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梯度性。在落实双减政策与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层面上,将聚焦高质量作业设计,凸显作业的有效性和意义性,真正地落实课后作业的培育价值。
【设计原则】
分层性:分层突破,各有所长;
多元性:题型丰富,拓宽知识;
创新性:与时俱进,直面中考;
反馈性:注重反思,教学相长。
【设计方法】
大数据分析法;
实践反馈法;
集体教研法;
【知识点明确】
实验演示
⑴目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⑵方法:将棉布水平铺到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再将棉布撤去,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⑶结论,平面越光滑,受到阻力越小。
★注意:⑴棉布铺设要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小车运动到斜面底部运动状态相同。⑵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注意:⑴“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⑵“总”表示一直不变
⑶“或”表示两者其一,不同时存在。
⑷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说明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⑵性质:①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能直接用实验直接证明,但是其中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是非常重要的。②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
惯性
⑴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⑵惯性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作业内容】
★基础过关★(1-5题,必须做)★能力提升★(6-8题,认真做)★创新应用★(9-10题,选择做)★【自主强化】★11-16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所受的力也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了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加速一段时间后再起跳,是为了增大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丙图中,被击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突然不受一切外力,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丁图中,运动员受到冲浪板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冲浪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A.仍做圆周运动 B.静止 C.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4.“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这一事实说明(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静止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现象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铁锤松了向石头上撞击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
6.足球是青少年热爱的一项运动,足球比赛中如图所示现象的解释,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只受到重力作用
B.足球飞在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
C.球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7.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这个实验说明(  )
A.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飞出去的棋子有惯性
C.上面落下的棋子有惯性
D.最下面静止的棋子有惯性
8.如图所示的惯性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图1钢球没有随塑料片一起运动是因为钢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2汽车的安全气囊能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C.图3被打出去的那个棋子是因为没有惯性
D.图4松了的锤头能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锤柄有向下运动的惯性
9.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利用惯性 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0.某同学左脚用力向后蹬地,如图甲所示;之后他随着滑板车一起水平向前运动,如图乙所示;该同学不再蹬地后,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该同学左脚向后蹬地,地面给了他和车轮向前的摩擦力,他和滑板车向前移动
B.图甲:该同学向后蹬地,他和滑板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图乙:该同学不再蹬地后,滑板车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滑板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D.图乙:该同学不再蹬地后,滑板车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填空题
11.滑板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向前运动,当脚不再蹬地,由于______滑板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如果地面绝对光滑,滑板将做______。
12.马龙在2019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球离开球拍后,由于______仍向前运动。
13.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___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后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14.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0.8s,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车经过点后的运动情况是______。
三、简答题
15.某公交车上有如图所示提示语。请你说明车辆启动时,乘客容易向哪个方向摔倒。
16.飞机在高空空投物品时,不能飞到目标正上方投放,而是要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这是为什么?
【自主评价】
通过本次了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 ;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C错误;
B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甲图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出去,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助跑后不能增大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被击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突然不受一切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受到冲浪板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冲浪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4.D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力与否都可以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分析】
根据“防止惯性”可知,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和防止,根据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逐一进行分析.
【详解】
A. 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属于利用惯性;
B. 将足球踢出后,足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射入球门,是利用惯性;
C. 撞击前,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撞击时,锤柄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惯性;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属于防止惯性现象;
故选D.
6.B
【详解】
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足球发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但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0,若此时受力全部消失,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所以足球将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示知,球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而这个过程中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是重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这个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的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被击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不了飞出去的棋子具有惯性。故A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说明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到原位置的下方。因此这个实验说明上面落下的棋子有惯性。故C符合题意;
D.中间棋子击飞,最下面的棋子静止不动是受平衡力的作用。不能说明最下面的棋子具有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图1钢球没有随塑料片一起运动是因为钢球原来是静止的,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因而没有随塑料片一起运动,故A正确
B.图2汽车的安全气囊能减小惯性对驾驶员的伤害,并没有减小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图3被打出去的那个棋子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图4松了的锤头能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突然停止运动时,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而紧套在锤柄上,惯性是一种性质,它没有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B.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的大小不变,故AB错误;
D.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而不是利用惯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B.图甲:该同学左脚向后蹬地,地面给了他的左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他和滑板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正确;
CD.图乙:该同学不再蹬地后,滑板车没有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滑板车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最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停下来,说明了力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D错误。
故选B。
11. 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2]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向前运动,当脚不再蹬地,由于滑板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滑板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如果地面绝对光滑,滑板不受阻力,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运动状态 球拍 惯性
【详解】
[1]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3]球拍把球扣回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
13. 伽利略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2]由物理历史的发展史可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牛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4.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由图知
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
[2]长木板是光滑的,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5.见详解
【详解】
答:车辆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增大,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人向后倾倒。
16.物品原来随飞机一起向前运动,投放后由于惯性,会一边下落一边向前运动,所以要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
【详解】
物品在没有进行投放时,是跟随飞机一起运动的。当飞机开始进行投放时,物品离开飞机,但是这时物品本身由于自身惯性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会一边下落一边向前运动,所以要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