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是一种及时简单地报道新而重要事实的新闻体裁。一般采用客观报道形式,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不应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
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性
2、时效性
3、客观性
4、篇幅小
新闻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结尾
5、背景
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常见的有三种方式:一、通过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 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题。二、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 起始部分 来引出主标题;三、通过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不写新闻事实。
副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些补充和解释。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 。
导语,就是 消息 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何果
何果
六要素
5w 1h(how)怎么样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 等。其作用 在于帮助读者深刻
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 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新闻
新闻的分类:
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香港问题由来
了解香港
再现香港的屈辱历史
香港问题由来
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
香港问题由来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展示香港回归 祖国的过程
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中英联合声明
问题1 、
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
1、导语 (第1段)
2、主体(第2—10段)
3、结语(最后1段)
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具体报道了英方撤离的过程。
总结全文。从米字旗的降落到五星红旗的升起,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香港掀开了新的一页。
4 、背景:港督府变迁
问题2、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
港督府
讲解过程:
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至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
第二场景: 6月30日下午4时40分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第三自然段)
第三场景: 6月30日下午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六自然段)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第四场景: 6月30日下午7时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降下英国国旗。
(第七自然段)
第五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第六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
彭定康神情黯然
英军卷旗走人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 添马舰 英国告别仪式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最后一分钟 香港 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7月1日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答案: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问题1、你觉得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特点和深意?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1)、旧题新用 意味深长;
(2)、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标题有两层含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
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于被洗刷。
(3)、
问题: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
参考答案:如文章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的回顾,文中对港督府的修建(4段),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7段),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11段)等,都有准确的记载。
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问题、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住 港 三 军
就学校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请同学们写一则短新闻。
五、作业:
中新社香港2月16日电(记者 黄旖琦)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16日发表网志表示,香港的经济日渐成熟,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而未来劳动力和土地是限制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曾俊华表示,香港过去十年的经济有不错表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若的已发展国家比较,香港的增长明显较快,大致在4%的水平。亚洲四小龙中,香港过去十年的发展也不比韩国和台湾逊色。
他指出,亚洲四小龙中,最为突出的是新加坡,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仍有月6%的高速增速,主要因为新加坡在过去十年大量输入各层次的人材,现时有超过120万外来劳工,超过工作人口的三分之一。另外,新加坡也大量填海造地,过去十年土地增加约30平方公里。
他表示,劳动力和土地是两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香港不能原封不动照搬新加坡的政策,必须客观分析香港经济的优势和限制,对症下药,加强香港的竞争力。
曾俊华:劳动力和土地是香港经济发展主要障碍
男: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女: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女: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沧凉的胸膛 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