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正反比例比较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正反比例比较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19: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正反比例比较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请准备好:
铅笔
橡皮
直尺
数学书
练习本




1.怎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它的关系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2.怎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它的关系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思考
正比例和反比例
1.怎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它的关系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思 考
y
x
= k (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2.怎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它的关系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
(一定)












=数量(一定)
单价
总价
因为:
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
想一想,如果购买笔记本的数量一定,笔记本的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
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相同点 不同点
比 一 比
正比例和反比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1.变化方向相同,
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 (缩小)。
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 (扩大)。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3.关系式:
3.关系式:
4.正比例图像。
4.反比例图像。
根据特点,准确判断
正比反比两同胞,
“关联”相同要记牢。
比值一定成正比,
乘积一定成反比。








(数学书第65页第7题)
(反比例)
每排的人数×排数=120名同学(一定)
(正比例)
铺地的面积÷地砖的块数=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
(不成比例)
(反比例)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怎样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浇树总棵数÷浇树的时间=每分钟浇树的棵数(一定)
(正比例)




两种量
不相关联
相关联
→不成比例
积一定
商一定
→成反比例
→成正比例
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
它们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一看
二看
→不成比例




找 错
纠 错
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长+宽=长方形周长÷2(一定)
不成比例
不成比例
不成比例
圆的面积
半径
=半径×(不一定)








(数学书第64页第5题)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1厘米 :40米
=1厘米 :4000厘米
=1 :4000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一定),
答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4000。




40×12=480(米)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米。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米。
















反 比 例
天平平衡时,支架两侧所挂回形针的个数和从中心点起圆孔的个数的乘积总是一定的,所以,回形针的个数和从中心点起圆孔的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