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0 16: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两节课的延续,以此为基础,为第四节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做好铺垫.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来看,教材从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情境入手,用两个问题逐步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大致步骤;然后通过例题1对解题步骤进行强化,最后通过做一做进一步熟悉;接着在“大家谈谈”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步骤。最后设置了练习、和A\B两组习题。本节教材内容的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非常适合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并且在第一节教材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有了一些渗透,本节内容的学习不会太吃力。
2、七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培养。特别是抽象概括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3、七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好表现自己。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部分学生尚不是很熟练。
5、每个班有5---8名的学困生;需照顾到他们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技能。
(2)体会方程和方程组是刻画世界的一种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抽象概括问题的习惯。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一起探究”、例1、“做一做”中的三个问题的解答;使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从了解到强化到自己探究总结概括,从而实现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后用总结出来的解题步骤再试着解答教材16页中的练习题。使学生体会到认识发展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
我所遵循的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参与活动;二是探究性原则,即并不是由教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得出结论。三是利用多媒体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四、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 提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有什么方法? 5x+3y=162x-3y=-2选两名学困生到黑板上各用一种方法解方程组。 1、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同学评判。 让学生熟悉一下本节新授课会用到的知识,以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课本例题比较简单,学困生也能做对,激发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境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教材14页“大马和小马”的对话插图;1、思考“一起探究”中的前两个问题?2、选一中等生到黑板上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3、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为单位讨论。对列出的方程组进行点评 1、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讲解例题 幻灯片展示教材15页例1:指定学生读题提问:哪句话中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等量关系。指定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设未知数,把等量关系变成方程。指定学生写到黑板上。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定一学困生到黑板上解方程组。强调解题规范。 思考交流老师布置的任务;2、小组讨论,对黑板上的答案进行评判。3、注意解题规范。 进一步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可以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小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关注学困生,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巩固提高 布置学生做教材15页“做一做”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一名中等生到黑板上板书。提问:通过前面的三道题,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对黑板上学生的作答予以评判。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继续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认知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培养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堂小测 教材16页第1.2题,全班在纸上做答,限时4分钟,只列出方程组;统计学生正确率。做错同学的答题过程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组织学生分析出错或者不会做的原因,探究避免出错方法。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答题。分析出错或者不会做原因,探究避免出错方法。 小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当堂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思考习惯。
课堂小结 先由小组代表总结,最后老师点评并完善。师:1、方程组是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刻画世界的一种模型。2、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1、寻找适当的等量关系3、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检验 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作业 课本第16页 A组1、2题; B组1、2题 及时完成作业 巩固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寻找适量的等量关系2、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检验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了适量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在本节课中,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教学内容多少适量,深浅适度,学生整堂课毫不费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关注学困生,对题型反复练习,减慢进度,多给时间思考,本节课没让一个学生掉队。
3、对所学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讲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设置好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总结、交流、讨论,进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学习的乐趣。
4、典型练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5、当堂小测验是我认为设置比较成功的一个环节,既让做对的同学有了一种自豪感,还可以掌握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二、再上这节课,我想让学生用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课上应用题,一可以让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做一下比较;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一题多解的意识。
三、我发现了自己数学教学理论水平不足,需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