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9 21: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第60-61页例3、例4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 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问题。
(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2.揭题。
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在其他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运算中又会有什么规律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题3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列式得出:5×3=15(人)或3×5=15(人)
(3)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3×5=5×3 追问: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
(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板书)
(6)回忆以往学过的乘法计算中有乘法交换律的运用。(课件出示)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题4。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一: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3×5)×6 =115×6 =690(人)
算法二: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23×30 =690(人)
(2)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①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比一比。
课件出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
①18×5×2 18×(5×2)
②13×25×4 13×(25×4)
③24×(125×8) 24×125×8
学生通过比较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c=a×(b×c)(板书)
3.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指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子上解答。
三、反馈完善
1.填空题。(课件出示)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订正是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特点。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并交流计算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相关的简便运算
3×5=5×3乘法交换律
a×b=b×a
(23×5)×6 = 23×(5×6)乘法结合律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