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
《整理与练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4页
教材分析:运算律是整数加法和乘法计算法则的推理依据,也是继续教学某些重要数学知识的基础,尤其是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既提高了解决计算问题的效率,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法: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导观察
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
《数学故事》 《成语故事》 《科幻故事》
12元 15元 18元
仔细观察,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解决问题
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解决自己选择的问题,教师巡视。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计算的?
(着重交流是怎样运用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
3.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
(板书课题:运算律的整理与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你想怎么复习?通过复习达到什么要求?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的其他习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