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学唱歌曲,抒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技能目标:指导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深情地演唱歌曲
知识目标:掌握表情记号(P MF <>)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
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歌曲,感受美好的童年。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深情歌唱。
2.歌曲中力度记号(P MF <>)的运用。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采用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5—1”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谈话: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每当回忆起童年,我都觉得特别有趣。记得老师小时候……同学们,你的童年都有哪些难忘、快乐的事情呢?谁来谈一谈。
二.读歌词
师:我们回想起许许多多的童年趣事,同时也唤起一位日本作词家三木露风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读小诗。)
三.歌曲教学:
师:如此美妙的小诗,连作曲家山田耕筰也赞不绝口,为之谱写了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歌曲——《红蜻蜓》。
1.听范唱,感受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师: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想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学习第二声部。
a.听辩。
师:老师来弹其中一个声部,你们听听是那一只蜻蜓在唱歌?
师:再听一次,能听出是几拍子的吗?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b.学唱旋律。
师:我们把右手当作一只蜻蜓,随着音乐的线条,边划边模唱U。
师:我们分别用P弱的和MF中强力度,唱唱旋律吧。
师:蜻蜓在哪一个音符停留的次数最多?(1)
这些力度表情记号,你都认识吗?
师:请你填入歌词张口默唱一次。
师:轻声高位置地唱出来吧。(解决不足)
师:注意力度表情记号。
3.学习第一声部。
师:老师请出另一只蜻蜓。(师弹,出示高声部旋律)
师:请你轻声高位置地用U模唱。
师:代入歌词唱一次。
师:真动听!注意力度表情记号。
4.合唱。
师:如果两只蜻蜓同时歌唱跳舞一定更迷人。请你仔细聆听,在歌声中找自己的声部。
师:在老师的琴声中找自己的声部,并张口轻唱。
师:让我们轻轻地唱出来吧。
师:请你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注意力度的变化了吗?
师:第一遍请高声部的一位同学独唱,第二遍全体合唱。
四.课堂延伸,小结下课
师:童年有美妙的歌声,童年有迷人的画卷。让我们留下童年清晰的脚印,回忆梦幻般的童年!(听《红蜻蜓》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