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13 17:34:46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方程中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一元二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未知数最高项的次数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B项,当a=0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因此该方程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元二方程必须满足3个条件:未知数最高项的次数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且是整式方程。而a + b x + c = 0中没有说明a不为0.a=0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2018九上·建平期末)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是0,则m的值(  )
A.1 B.1或2 C.2 D.±1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
m2-3m+2=0且m-1≠0,
解得m=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m-1≠0,再根据常数项是0列出方程m -m=0进行解答.
3.(2016九上·三亚期中)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由方程x(x+2)=5(x﹣2),得
x2﹣3x+10=0,
∴a、b、c的值分别是1、﹣3、10;
故选A.
【分析】a、b、c分别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4.(2017·潍城模拟)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nx﹣1=0的两实数根,则式子 的值是(  )
A.n2+2 B.﹣n2+2 C.n2﹣2 D.﹣n2﹣2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a+b=﹣n,ab=﹣1,

=
= =﹣n2﹣2.
故选D.
【分析】欲求 的值,先把此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5.下列方程能直接开平方的是(  )
A.5x2+2=0 B.4x2﹣2x+1=0 C.(x﹣2)2=4 D.3x2+4=2
【答案】C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能直接开平方的是(x﹣2)2=4,
故选:C.
【分析】根据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可得答案.
6.对于代数式﹣x2+4x﹣5,通过配方能说明它的值一定是(  )
A.非正数 B.非负数 C.正数 D.负数
【答案】D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x2+4x﹣5
=﹣(x2﹣4x)﹣5
=﹣(x﹣2)2﹣1,
∵﹣(x﹣2)2≤0,
∴﹣(x﹣2)2﹣1<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原式变形为﹣(x﹣2)2﹣1,再确定代数式的符号,可解答。
7.用公式法解﹣x2+3x=1时,先求出a、b、c的值,则a、b、c依次为(  )
A.﹣1,3,﹣1 B.1,﹣3,﹣1
C.﹣1,﹣3,﹣1 D.﹣1,3,1
【答案】A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x2+3x=1整理得:﹣x2+3x﹣1=0,
则a,b,c依次为﹣1;3;﹣1.
故选A
【分析】方程整理后,找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即可.
8.(2017·邕宁模拟)若方程x2﹣(m2﹣4)x+m=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m等于(  )
A.﹣2 B.2 C.±2 D.4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方程x2﹣(m2﹣4)x+m=0的两个根是互为相反数,
设这两根是α、β,则α+β=m2﹣4=0,
解得:m=±2,
但当m=2时,原方程为:x2+2=0,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m=﹣2.
故答案为:A.
【分析】设这两根是α、β,则α+β=0,然后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到α+β=m2﹣4=0,从而可求得m的值,最后,再进行检验即可.
9.(2017·台湾)一元二次方程式x2﹣8x=48可表示成(x﹣a)2=48+b的形式,其中a、b为整数,求a+b之值为何(  )
A.20 B.12 C.﹣12 D.﹣20
【答案】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x2﹣8x=48,
∴x2﹣8x+16=48+16,
∴(x﹣4)2=48+16,
∴a=4,b=16,
∴a+b=2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方法的原则: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根据完全平方差公式得出a和b的值,从而求出a+b的值.
10.(2017·成华模拟)一元二次方程x2﹣6x﹣5=0配方可变形为(  )
A.(x﹣3)2=14 B.(x﹣3)2=4
C.(x+3)2=14 D.(x+3)2=4
【答案】A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x2﹣6x﹣5=0,
x2﹣6x=5,
x2﹣6x+9=5+9,
(x﹣3)2=14,
故选:A.
【分析】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32,这样方程左边就为完全平方式.
11.下列方程不适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的是(  )
A.x2﹣(2x﹣1)2=0 B.x(x+8)=8
C.2x(3﹣x)=x﹣3 D.5x2=4x
【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A 左边满足平方差公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B 不具有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不能因式分解;
C 把右边的项移到左边,可以用提公因式法提取x进行因式分解;
D 把右边的项移到左边,可以用提公因式法提取x进行因式分解.
故选B.
【分析】运用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解方程,发现D是不能因式分解的.
12.以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  )
A.+bx+c=0 B.+bx﹣c=0 C.﹣bx+c=0 D.﹣bx﹣c=0
【答案】C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求根公式知,﹣b是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c;或者二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c。
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C选项.
故选C.
【分析】对照求根公式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3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为300cm3,则原铁皮的边长为(  )
A.10cm B.13cm C.14cm D.16cm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正方形铁皮的边长应是x厘米,则没有盖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为(x-3×2)厘米,高为3厘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3×2)(x-3×2)×3=300,
解得x1=16,x2=-4(不合题意,舍去);
答:正方形铁皮的边长应是16厘米.
故选: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以及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4.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16 B.12 C.16或12 D.24
【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x﹣3)(x﹣4)=0,
x﹣3=0或x﹣4=0,
所以x1=3,x2=4,
∵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
∴边AB的长是4,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
故选A.
【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3,x2=4,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确定边AB的长是4,然后计算菱形的周长.
15.若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使a*b=(a+1)2﹣ab,则方程(x+2)*5=0的解为(  )
A.-2 B.﹣2,3 C., D.,
【答案】D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可将所求方程转化为:(x+3)2﹣5(x+2)=0,
化简得:x2+x﹣1=0
解得x1=,x2=,
故选D.
【分析】根据运算“﹡”的规则,可将所求的方程化为:(x+2+1)2﹣5(x+2)=0,然后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二、填空题
16.已知x=(b2﹣4c>0),则x2+bx+c的值为    .
【答案】0
【知识点】代数式求值
【解析】【解答】解:∵x=(b2﹣4c>0),
∴x2+bx+c
=
=
=
=
=0.
故答案为:0.
【分析】把x的值代入代数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17.(2017·新吴模拟)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c<5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
∴x1+x2=5,x1x2=6,
∵(x1﹣x2)2,
=(x1+x2)2﹣4x1x2,
=25﹣24,
=1,
∴x1﹣x2=1,
又∵x1﹣x2<c<x1+x2,
∴1<c<5.
故答案为:1<c<5.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5,x1x2=6,再由(x1﹣x2)2=(x1+x2)2﹣4x1x2,代入得出x1﹣x2=1,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出答案.
18.(2017九上·姜堰开学考)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为x1、x2,则 + 的值等于   .
【答案】3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 ,x1x2=﹣ ,
所以 + = = =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x1+x2 及x1x2的值 ,然后将异分母分式通分运算再整体代入即可。
19.(2017九上·双城开学考)方程2x2﹣6x﹣5=0两根为α,β,则α2+β2=   ,(α﹣β)2=   .
【答案】14;19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α+β=3,αβ=﹣ ,
所以α2+β2=(α+β)2﹣2αβ=32﹣2×(﹣ )=14;
(α﹣β)2=(α+β)2﹣4αβ=32﹣4×(﹣ )=19.
故答案为14,19.,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α+β,αβ的值,然后将α2+β2变形为(α+β)2﹣2αβ,将(α﹣β)2变形为(α+β)2﹣4αβ,整体代入即可。
20.(2017·冠县模拟)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    .
【答案】﹣1或4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x★2=6变形得:
x2﹣3x+2=6,即x2﹣3x﹣4=0,
因式分解得:(x﹣4)(x+1)=0,
解得:x1=4,x2=﹣1,
则实数x的值是﹣1或4.
故答案为:﹣1或4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三、计算题
21.(2017九上·徐州开学考)解下列方程:
(1)x2﹣4x+4=0
(2)x(x﹣2)=3(x﹣2)
(3)(2y﹣1)2﹣4=0
(4)(2x+1)(x﹣3)=0
(5)x2+5x+3=0
(6)x2﹣6x+1=0.
【答案】(1)解:(x﹣2)2=0,
所以x1=x2=2;
(2)解:x(x﹣2)﹣3(x﹣2)=0,
(x﹣2)(x﹣3)=0,
x﹣2=0或x﹣3=0,
所以x1=2,x2=3;
(3)解:(2y﹣1)2=4,
2y﹣1=±2,
所以y1= ,y2=﹣ ;
(4)解:2x+1=0或x﹣3=0,
所以x1=﹣ ,x2=3;
(5)解:△=52﹣4×3=13,
x= ,
所以x1= ,x2= ;
(6)解:△=(﹣6)2﹣4×1=32,
x= =3±2
所以x1=3+2 ,x2=3﹣2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观察各个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1)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用提取公因式法求解;
(3)直接开平方法解;
(4)直接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5)(6)利用公式法求解。
四、综合题
2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p2﹣2p+5=0的一个根为2.
(1)求p值.
(2)求方程的另一根.
【答案】(1)解:将x=2代入原方程,得:4﹣12+p2﹣2p+5=0,
整理,得:p2﹣2p﹣3=0,
解得:p=﹣1或p=3
(2)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
根据韦达定理,得:m+2=6,
∴m=4.
答:方程的另一根为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分析】(1)将x=2代入原方程可得出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p的值;(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2=6,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3.(2017·黄冈模拟)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
【答案】(1)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7000(1﹣x)2=5670,
解得:x1=10%,x2=190%(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2)解:(1﹣5%)×(1﹣15%)
=95%×85%
=80.75%,
(1﹣x)2=(1﹣10%)2=81%.
∵80.75%<81%,
∴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设出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利用原每平方米销售价格×(1﹣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经过两次下调每平方米销售价格列方程解答即可;(2)求出先下调5%,再下调15%,是原来价格的百分率,与开发商的方案比较,即可求解.
24.(2017·惠阳模拟)某种商品的标价为400元/件,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324元/件,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
(1)求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若该种商品进价为300元/件,两次降价共售出此种商品100件,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问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多少件?
【答案】(1)解: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依题意得:400×(1﹣x%)2=324,
解得:x=10,或x=190(舍去).
答: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10%.
(2)解: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
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400×(1﹣10%)﹣300=60(元/件);
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324﹣300=24(元/件).
依题意得:60m+24×(100﹣m)=36m+2400≥3210,
解得:m≥22.5.
∴m≥23.
答: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23件.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两次降价后的售价=原价×(1﹣降价百分比)的平方”,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2)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根据“总利润=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25.(2017九上·台州月考)在一块长方形镜面玻璃的四周镶上与它的周长相等的边框,制成一面镜子,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设制作这面镜子的宽度是x米,总费用是y元,则y=240x2+180x+60.(注:总费用=镜面玻璃的费用+边框的费用+加工费)
(1)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   元,加工费    元;
(2)如果制作这面镜子共花了210元,求这面镜子的长和宽.
【答案】(1)120;60
(2)解:根据题意得:
240x2+180x+60=210,
整理得:8x2+6x﹣5=0,
即(2x﹣1)(4x+5)=0,
解得x1=0.5,x2=﹣1.25(舍去),
∴x=0.5,
∴2x=1,
答:镜子的长和宽分别是1米和0.5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1)设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m元,
∵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镜子的宽是x米,
∴镜子的长是2x米,
∴2x x m=240x2,
∴m=120,
∴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
∵y=240x2+180x+60,(总费用=镜面玻璃的费用+边框的费用+加工费),
∴加工费就是60元;
故答案为:120,60.
【分析】(1)根据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镜子的宽是x米,得出镜子的长是2x米,求出镜子的面积,再设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m元,列出式子,求出m的值,再根据总费用y=240x2+180x+60直接得出加工费用.
(2)根据共花了210元,再根据总费用是y=240x2+180x+60,列出方程,再进行求解即可.
26.(2017九上·秦皇岛开学考)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点P运动到点B停止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
(1)问几秒后,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2)问几秒后,以P、Q、D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提示:根据不同情况画出不同的图形,再给予解决问题.)
【答案】(1)解:设x秒后,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16﹣2x﹣3x)2+62=102,
(16﹣5x)2=64,
16﹣5x=±8,
x1=1.6,x2=4.8,
答:1.6秒或4.8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2)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16,AD=BC=6,根据题意得:AP=3t,CQ=2t,∴DQ=CD﹣CQ=16﹣2t,过点Q作QM⊥AB于点M,∴四边形BCQM是矩形,∴QM=BC=6,BM=CQ=2t,∴PM=AB﹣AP﹣BM=16﹣5t,①如图1, 若∠DPQ=90°,∴∠APD+∠MPQ=90°,∵∠APD+∠ADP=90°,∴∠ADP=∠MPQ,∵∠A=∠PMQ=90°,
∴△APD∽△MQP,
∴ = ,∴ = ,
解得:t=2或t= ;
②如图2,
若∠DQP=90°,则有DQ2=DP2﹣PQ2,
∴(16﹣2t)2=62+(3t)2﹣62,
解得:t= ,
综上所述,当t=2或 或 时,△PDQ为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求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矩形的性质和速度得到各个边的关系式,当∠DPQ=90°时,得到△APD∽△MQP,得到比例求出t的值;当∠DQP=90°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出t的值,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注意实际意义.
1 / 12018-2019学年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方程中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2018九上·建平期末)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是0,则m的值(  )
A.1 B.1或2 C.2 D.±1
3.(2016九上·三亚期中)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4.(2017·潍城模拟)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nx﹣1=0的两实数根,则式子 的值是(  )
A.n2+2 B.﹣n2+2 C.n2﹣2 D.﹣n2﹣2
5.下列方程能直接开平方的是(  )
A.5x2+2=0 B.4x2﹣2x+1=0 C.(x﹣2)2=4 D.3x2+4=2
6.对于代数式﹣x2+4x﹣5,通过配方能说明它的值一定是(  )
A.非正数 B.非负数 C.正数 D.负数
7.用公式法解﹣x2+3x=1时,先求出a、b、c的值,则a、b、c依次为(  )
A.﹣1,3,﹣1 B.1,﹣3,﹣1
C.﹣1,﹣3,﹣1 D.﹣1,3,1
8.(2017·邕宁模拟)若方程x2﹣(m2﹣4)x+m=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m等于(  )
A.﹣2 B.2 C.±2 D.4
9.(2017·台湾)一元二次方程式x2﹣8x=48可表示成(x﹣a)2=48+b的形式,其中a、b为整数,求a+b之值为何(  )
A.20 B.12 C.﹣12 D.﹣20
10.(2017·成华模拟)一元二次方程x2﹣6x﹣5=0配方可变形为(  )
A.(x﹣3)2=14 B.(x﹣3)2=4
C.(x+3)2=14 D.(x+3)2=4
11.下列方程不适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的是(  )
A.x2﹣(2x﹣1)2=0 B.x(x+8)=8
C.2x(3﹣x)=x﹣3 D.5x2=4x
12.以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  )
A.+bx+c=0 B.+bx﹣c=0 C.﹣bx+c=0 D.﹣bx﹣c=0
13.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3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为300cm3,则原铁皮的边长为(  )
A.10cm B.13cm C.14cm D.16cm
14.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16 B.12 C.16或12 D.24
15.若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使a*b=(a+1)2﹣ab,则方程(x+2)*5=0的解为(  )
A.-2 B.﹣2,3 C., D.,
二、填空题
16.已知x=(b2﹣4c>0),则x2+bx+c的值为    .
17.(2017·新吴模拟)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
18.(2017九上·姜堰开学考)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为x1、x2,则 + 的值等于   .
19.(2017九上·双城开学考)方程2x2﹣6x﹣5=0两根为α,β,则α2+β2=   ,(α﹣β)2=   .
20.(2017·冠县模拟)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    .
三、计算题
21.(2017九上·徐州开学考)解下列方程:
(1)x2﹣4x+4=0
(2)x(x﹣2)=3(x﹣2)
(3)(2y﹣1)2﹣4=0
(4)(2x+1)(x﹣3)=0
(5)x2+5x+3=0
(6)x2﹣6x+1=0.
四、综合题
2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p2﹣2p+5=0的一个根为2.
(1)求p值.
(2)求方程的另一根.
23.(2017·黄冈模拟)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
24.(2017·惠阳模拟)某种商品的标价为400元/件,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324元/件,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
(1)求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若该种商品进价为300元/件,两次降价共售出此种商品100件,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问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多少件?
25.(2017九上·台州月考)在一块长方形镜面玻璃的四周镶上与它的周长相等的边框,制成一面镜子,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设制作这面镜子的宽度是x米,总费用是y元,则y=240x2+180x+60.(注:总费用=镜面玻璃的费用+边框的费用+加工费)
(1)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   元,加工费    元;
(2)如果制作这面镜子共花了210元,求这面镜子的长和宽.
26.(2017九上·秦皇岛开学考)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点P运动到点B停止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
(1)问几秒后,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2)问几秒后,以P、Q、D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提示:根据不同情况画出不同的图形,再给予解决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一元二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未知数最高项的次数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B项,当a=0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因此该方程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元二方程必须满足3个条件:未知数最高项的次数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且是整式方程。而a + b x + c = 0中没有说明a不为0.a=0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
m2-3m+2=0且m-1≠0,
解得m=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m-1≠0,再根据常数项是0列出方程m -m=0进行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由方程x(x+2)=5(x﹣2),得
x2﹣3x+10=0,
∴a、b、c的值分别是1、﹣3、10;
故选A.
【分析】a、b、c分别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4.【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a+b=﹣n,ab=﹣1,

=
= =﹣n2﹣2.
故选D.
【分析】欲求 的值,先把此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能直接开平方的是(x﹣2)2=4,
故选:C.
【分析】根据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可得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x2+4x﹣5
=﹣(x2﹣4x)﹣5
=﹣(x﹣2)2﹣1,
∵﹣(x﹣2)2≤0,
∴﹣(x﹣2)2﹣1<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原式变形为﹣(x﹣2)2﹣1,再确定代数式的符号,可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x2+3x=1整理得:﹣x2+3x﹣1=0,
则a,b,c依次为﹣1;3;﹣1.
故选A
【分析】方程整理后,找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方程x2﹣(m2﹣4)x+m=0的两个根是互为相反数,
设这两根是α、β,则α+β=m2﹣4=0,
解得:m=±2,
但当m=2时,原方程为:x2+2=0,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m=﹣2.
故答案为:A.
【分析】设这两根是α、β,则α+β=0,然后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到α+β=m2﹣4=0,从而可求得m的值,最后,再进行检验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配方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x2﹣8x=48,
∴x2﹣8x+16=48+16,
∴(x﹣4)2=48+16,
∴a=4,b=16,
∴a+b=2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方法的原则: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根据完全平方差公式得出a和b的值,从而求出a+b的值.
10.【答案】A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x2﹣6x﹣5=0,
x2﹣6x=5,
x2﹣6x+9=5+9,
(x﹣3)2=14,
故选:A.
【分析】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32,这样方程左边就为完全平方式.
11.【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A 左边满足平方差公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B 不具有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不能因式分解;
C 把右边的项移到左边,可以用提公因式法提取x进行因式分解;
D 把右边的项移到左边,可以用提公因式法提取x进行因式分解.
故选B.
【分析】运用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解方程,发现D是不能因式分解的.
12.【答案】C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求根公式知,﹣b是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c;或者二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c。
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C选项.
故选C.
【分析】对照求根公式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正方形铁皮的边长应是x厘米,则没有盖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为(x-3×2)厘米,高为3厘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3×2)(x-3×2)×3=300,
解得x1=16,x2=-4(不合题意,舍去);
答:正方形铁皮的边长应是16厘米.
故选: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以及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4.【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x﹣3)(x﹣4)=0,
x﹣3=0或x﹣4=0,
所以x1=3,x2=4,
∵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
∴边AB的长是4,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
故选A.
【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3,x2=4,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确定边AB的长是4,然后计算菱形的周长.
15.【答案】D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可将所求方程转化为:(x+3)2﹣5(x+2)=0,
化简得:x2+x﹣1=0
解得x1=,x2=,
故选D.
【分析】根据运算“﹡”的规则,可将所求的方程化为:(x+2+1)2﹣5(x+2)=0,然后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6.【答案】0
【知识点】代数式求值
【解析】【解答】解:∵x=(b2﹣4c>0),
∴x2+bx+c
=
=
=
=
=0.
故答案为:0.
【分析】把x的值代入代数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17.【答案】1<c<5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
∴x1+x2=5,x1x2=6,
∵(x1﹣x2)2,
=(x1+x2)2﹣4x1x2,
=25﹣24,
=1,
∴x1﹣x2=1,
又∵x1﹣x2<c<x1+x2,
∴1<c<5.
故答案为:1<c<5.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5,x1x2=6,再由(x1﹣x2)2=(x1+x2)2﹣4x1x2,代入得出x1﹣x2=1,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出答案.
18.【答案】3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 ,x1x2=﹣ ,
所以 + = = =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x1+x2 及x1x2的值 ,然后将异分母分式通分运算再整体代入即可。
19.【答案】14;19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α+β=3,αβ=﹣ ,
所以α2+β2=(α+β)2﹣2αβ=32﹣2×(﹣ )=14;
(α﹣β)2=(α+β)2﹣4αβ=32﹣4×(﹣ )=19.
故答案为14,19.,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α+β,αβ的值,然后将α2+β2变形为(α+β)2﹣2αβ,将(α﹣β)2变形为(α+β)2﹣4αβ,整体代入即可。
20.【答案】﹣1或4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x★2=6变形得:
x2﹣3x+2=6,即x2﹣3x﹣4=0,
因式分解得:(x﹣4)(x+1)=0,
解得:x1=4,x2=﹣1,
则实数x的值是﹣1或4.
故答案为:﹣1或4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21.【答案】(1)解:(x﹣2)2=0,
所以x1=x2=2;
(2)解:x(x﹣2)﹣3(x﹣2)=0,
(x﹣2)(x﹣3)=0,
x﹣2=0或x﹣3=0,
所以x1=2,x2=3;
(3)解:(2y﹣1)2=4,
2y﹣1=±2,
所以y1= ,y2=﹣ ;
(4)解:2x+1=0或x﹣3=0,
所以x1=﹣ ,x2=3;
(5)解:△=52﹣4×3=13,
x= ,
所以x1= ,x2= ;
(6)解:△=(﹣6)2﹣4×1=32,
x= =3±2
所以x1=3+2 ,x2=3﹣2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观察各个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1)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用提取公因式法求解;
(3)直接开平方法解;
(4)直接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5)(6)利用公式法求解。
22.【答案】(1)解:将x=2代入原方程,得:4﹣12+p2﹣2p+5=0,
整理,得:p2﹣2p﹣3=0,
解得:p=﹣1或p=3
(2)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
根据韦达定理,得:m+2=6,
∴m=4.
答:方程的另一根为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分析】(1)将x=2代入原方程可得出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p的值;(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2=6,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3.【答案】(1)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7000(1﹣x)2=5670,
解得:x1=10%,x2=190%(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2)解:(1﹣5%)×(1﹣15%)
=95%×85%
=80.75%,
(1﹣x)2=(1﹣10%)2=81%.
∵80.75%<81%,
∴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设出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利用原每平方米销售价格×(1﹣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经过两次下调每平方米销售价格列方程解答即可;(2)求出先下调5%,再下调15%,是原来价格的百分率,与开发商的方案比较,即可求解.
24.【答案】(1)解: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依题意得:400×(1﹣x%)2=324,
解得:x=10,或x=190(舍去).
答: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10%.
(2)解: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
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400×(1﹣10%)﹣300=60(元/件);
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324﹣300=24(元/件).
依题意得:60m+24×(100﹣m)=36m+2400≥3210,
解得:m≥22.5.
∴m≥23.
答: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23件.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两次降价后的售价=原价×(1﹣降价百分比)的平方”,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2)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根据“总利润=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25.【答案】(1)120;60
(2)解:根据题意得:
240x2+180x+60=210,
整理得:8x2+6x﹣5=0,
即(2x﹣1)(4x+5)=0,
解得x1=0.5,x2=﹣1.25(舍去),
∴x=0.5,
∴2x=1,
答:镜子的长和宽分别是1米和0.5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1)设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m元,
∵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镜子的宽是x米,
∴镜子的长是2x米,
∴2x x m=240x2,
∴m=120,
∴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
∵y=240x2+180x+60,(总费用=镜面玻璃的费用+边框的费用+加工费),
∴加工费就是60元;
故答案为:120,60.
【分析】(1)根据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镜子的宽是x米,得出镜子的长是2x米,求出镜子的面积,再设这块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m元,列出式子,求出m的值,再根据总费用y=240x2+180x+60直接得出加工费用.
(2)根据共花了210元,再根据总费用是y=240x2+180x+60,列出方程,再进行求解即可.
26.【答案】(1)解:设x秒后,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16﹣2x﹣3x)2+62=102,
(16﹣5x)2=64,
16﹣5x=±8,
x1=1.6,x2=4.8,
答:1.6秒或4.8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2)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16,AD=BC=6,根据题意得:AP=3t,CQ=2t,∴DQ=CD﹣CQ=16﹣2t,过点Q作QM⊥AB于点M,∴四边形BCQM是矩形,∴QM=BC=6,BM=CQ=2t,∴PM=AB﹣AP﹣BM=16﹣5t,①如图1, 若∠DPQ=90°,∴∠APD+∠MPQ=90°,∵∠APD+∠ADP=90°,∴∠ADP=∠MPQ,∵∠A=∠PMQ=90°,
∴△APD∽△MQP,
∴ = ,∴ = ,
解得:t=2或t= ;
②如图2,
若∠DQP=90°,则有DQ2=DP2﹣PQ2,
∴(16﹣2t)2=62+(3t)2﹣62,
解得:t= ,
综上所述,当t=2或 或 时,△PDQ为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求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矩形的性质和速度得到各个边的关系式,当∠DPQ=90°时,得到△APD∽△MQP,得到比例求出t的值;当∠DQP=90°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出t的值,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注意实际意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