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2.通过研读史料,分析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通过时间轴,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货币上的“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为何袁世凯的头像会出现在货币上?
袁世凯
中华民国三年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各省宣布独立
支持革命
建立统一的
中央政府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
全国引起强烈震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1.背景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9日上午10 时,17省45位代表齐集南京,举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临时大总统选举会。投票结果: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2.概况
南京临时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纪年:中华民国纪年,改用公历
《大总统誓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2.概况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2.概况
公元xx年=1911+民国N年
民国N年=公元xx年-1911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南京临时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纪年:中华民国纪年,改用公历
临时副总统:黎元洪
机构:临时参议院
国旗:五色旗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2.概况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汉
满
蒙
回
藏
五族共和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知识拓展
1912年
1927年
1949年
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袁世凯
(1859—1916)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1.原因
出生于
河南
官宦之家
出卖维新派
得到
清政府重用
1859年
1895年
镇压义和团
获得
列强信任
1905年
编练
北洋新军
获取兵权
1900年
被任命为
内阁总理
大臣获得
行政权
1911年
大权在握
材料一 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各国驻华公使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声称必须由袁世凯“统一”南北,还出动军舰在长江上示威,劫掠中国海关税收,以加剧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1.原因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以北洋新军为主体的清军在对武昌的进攻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他们对如何抗击袁世凯缺乏必要的信心,许多人表现出与袁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孙中山只好让步,答应只要袁世凯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他“即可正式宣布解职”。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西方列强对袁世凯的支持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在国内外形势严峻下,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打击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支持
重用
利用
拥护
施压
1.原因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2.过程
1911年12月南北议和
终止和谈
武昌起义成功后
孙中山当选临时
大总统
南北议和中北方代表唐绍仪(左)和南方各省代表伍廷芳(右)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2.过程
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泪,面前地上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而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皇帝退位的问题。
——溥仪《我的前半生》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2.过程
小时候的溥仪
(在位:1909—1912)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退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2.过程
清帝退位诏书
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
——梁启超
标志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1912.2.12
清帝退位
1912.2.13
孙中山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1912.2.15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2.3.10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外国公使合影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2.过程
1912.4.1
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
1.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材料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
2.内容
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
人民主权
自由平等
分权制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
3.意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属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②它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标志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下列关于第二次“大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D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的是(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⑤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南京临时政府就发表《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民国此举意在( )
A.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彻底推翻封建主义
D.解决国内根本矛盾
A
C
概况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
建立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背景
袁世凯窃取
革命果实
过程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颁布
意义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原因
袁世凯个人、列强支持、临时政府矛盾重重
内容
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时间、定都、纪年、机构、国旗等
1912年3月
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孙中山解除大总统职务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有人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辞职是必然的;也有人说,没有孙中山的拱手相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不会落入袁世凯的手中。孙中山到底该不该让位给袁世凯?请同学们分成两组,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辩论。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