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概况;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识读图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其他不平等条约,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性。
4.了解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上次这帮家伙为了中国搞在一起还是1900年。一百二十年了,还在做梦。
——2021年5月,画家乌合麒麟
1900年,“这帮家伙”对中国发动了怎样的侵略?
义和团又是如何抵抗侵略的?
乌合麒麟作品:“新八国联军”
侵略者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1.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义和团人员
早期口号: “反清复明”
遭镇压
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山东泰安县知县秦应逵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1.兴起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传教士活动猖獗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1.兴起
义和团
反清秘密结社
或单纯习武团体
广泛群众性反帝斗争组织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2.斗争方式
揭帖中反映了义和团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拆掉铁路
拔掉电线杆
毁坏蒸汽轮船
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盲目排外性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3.口号
“灭洋”
“扶清”
表达了反帝斗争意识
盲目排外的
落后性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扶清灭洋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4.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反帝组织,清政府是怎样的态度呢?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利用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运动
一
4.发展
义和团活动地区
1900年,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1.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英国
美国
英属
澳大利亚
英属
印度
德国
法国
奥匈
帝国
意大利
日本
沙皇俄国
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
(1840—1929)
廊坊
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义和团取得廊坊大捷,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1.八国联军侵华
19日,慈禧太后召开第三次御前会议……却在这天传来了大沽沦陷的恶讯。慈禧太后立即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强行决定对外宣战。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李侃《中国近代史》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大沽炮台
失陷
义和团围困下的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使馆及西什库教堂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2.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在北京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
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
——义和团顺口溜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2.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在天津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
聂士成
(1836—1900)
将军驱骑刀光寒,
一跃桥头此生瞻。
聂公当年激扬处,
多少青松配雨寒。
——题于聂士成就义100周年所建铜像
天津失陷
炮轰紫竹林租界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2.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慈禧太后西逃
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
并请八国联军“助剿”
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藉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832—1904)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2.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抗击八国联军
二
3.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美军抢劫的白银
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坐在龙椅上的各国公使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
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
充分暴露侵略者
凶恶本质
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
1.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辛丑条约》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
2.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迁都洛阳
主要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大大增加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长期受列强控制
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外交体制近代化,打上屈辱烙印
影响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在军事上失去自主权;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842
1858
1860
1895
1901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1.“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和好斗精神,无论欧美日本各国,都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1/4,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时任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也有类似看法。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义和团运动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B.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C.列强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D.列强需要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C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C.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民众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
A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口号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兴起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侵华
“扶清灭洋”
影响
内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斗争方式
拆铁道、砍电线、毁轮船等
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和传教士猖獗
性质: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发展
1900年,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与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发生在晚清时期,二者有何异同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对二者进行比较。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再 见